男孩病危父母贴求助信
今年7岁的武汉男孩浩浩(化名)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已3年了。两年前,父母带他来京求医。父亲张伟说,11月初,儿子做了一次化疗,但血象长时间不能恢复,由于粒细胞缺乏,儿子肺部感染,高烧不退,用抗生素都无法缓解病情。医生表示,最有效的办法是输入他人粒细胞,提高其抵抗力。由于感染严重,输入张伟的粒细胞后,病情并没缓解,形势非常危急。
夫妻俩只好四处张贴求助信,希望有人捐献粒细胞。
保安去“捐血”谎称探亲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园里,19岁的保安王刘华看到求助信。他给张伟打电话表示愿捐献。“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浩浩,孩子高兴地说,疼得不那么厉害了。”张伟说。
17日一早,王刘华向校卫队队长邢卫东说有个姑姑在北京,想请半天假探望。随后他来到浩浩所在的医院,当天进行了粒细胞捐献。当张伟询问他电话时,他只留了保安室总机。“忙到下午5点,队长批评我请假超时。”王刘华害羞地说,自己又编新理由说亲戚家出了点事。
感冒数日引起队长怀疑
18日,王刘华全天执勤,次日开始发烧。“医生告诉我捐献后,短时间内免疫力会下降,要补充营养。”王刘华买来牛奶,一天喝一包。但发烧越来越重。“发烧几天不好,我很纳闷。”邢卫东回忆说,过了几天,校卫队接到张伟的电话,称感谢一名青年捐献粒细胞。邢卫东问了一圈也没人承认。他想到王刘华发烧的事,就连哄带骗地“审讯”,王刘华最终承认。
患儿基本稳定明日返乡
浩浩的医生介绍,粒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有些白血病患者做完化疗后会出现粒细胞缺乏,并引发感染。此时需要输入他人粒细胞帮助恢复。
昨日,张伟说,在王刘华捐献后,中科院的研究生罗希韬也进行了捐献,儿子病情现已基本稳定,明日就返回武汉。为表达感激之情,自己给王刘华所在的公司写了感谢信。昨日,王刘华所在公司的领导送来了营养品和500元奖金。
■ 对话
孩子受折磨“我心很难受”
新京报:你同意捐献时是否有过顾虑?
王刘华:我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不懂医学知识,最初以为跟献血差不多,没多想。但进入病房见到浩浩,我就喜欢上他了。我去摸他的小手,他疼得都无法和我说话。我心里很难受,无论如何都要救他,想等他好起来带他出去玩。
新京报:你为何要编造假理由请假?
王刘华:我不好意思和队长直说,能找个理由去献就行了。只是没想到一去就是一整天。
新京报:最后找到你时,你为何还不愿承认?
王刘华:这不是什么大事,包括我给浩浩父母留的也是单位电话。我没想到,后来浩浩父母和单位领导这么重视,我也更不好意思承认。
本报记者 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