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破解卓越工程师培养瓶颈

  • 崔雪芹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10-12-21
  • 698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在国内高校中,工科学生占到大学在校生总数的30%。我国工科教育每年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700万,相比于美国几十万、英国十几万的生源量,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尽管如此,这些工科院校、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却并不能和工程型人才画等号,相反众多学生成了仅能撰写论文的工程学术型人才。为此,企业常常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程人才。如何能够让中国的工程师“卓越”起来,已成为工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工科生第一大国”为何难出一流工程师?》,中新网,12月10日) 
  
    今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如今,国家已将“卓越工程师计划”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辟“教育特区”,定向培养专才。今年首批进入计划的全国61所试点高校,设定280多个专业点,从工科生中选拔真正的“工程生”。
  
    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只懂得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致使高校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眼高手低。这是我国高校目前的一大通病,早已引起专家们的广泛关注。而工科学生竟然也如此,致使企业“没有合格的工程人才可用”,实乃高等教育的一大悲哀。
  
    环顾美英德法的工程教育体系,虽然各国的工程教育体系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光靠大学培养不好工程人才,只有校企联合培养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真正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在我国,各个部委、各个行业协会亦曾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独立办过高等院校,尽管存在种种与现有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师生与企业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今,各个高校在“综合性大学”、“一流大学”等目标的指引下,过分强调自身的学术成果产出,而忽视了与企业的联系,校企之间的脱节十分明显,这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后只会纸上谈兵,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近年来高校一直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综合性人才,但许多高校对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大多处于一种探索阶段,还缺乏严密的培养体系,也缺乏严格的培养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人才”,到社会上处处碰壁也是必然的。
  
    而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对于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问题认识不够,总觉得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事,缺乏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一些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投入不够;另一方面,一些有意识的企业也希望能够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但目前高校在与企业联合方面还缺乏成熟的机制,国家层面也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致使企业摸不着“门道”。
  
    如何破除校企之间割裂的藩篱,打通校企之间联合的通道,仍是未来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校企之间因体制机制不同,互相隔阂的现象仍十分严重。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做的,是推动校企两个不同的主体形成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积极走出“象牙塔”,到企业了解生产实际,根据企业的需求,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与企业一同商谈培养计划。同时,高校也应积极推动学生,更要推动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学习。而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专业人才,尤其是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责任,让企业成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企业不仅要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强与高校的配合和互动,同时也要加强投入,共同分担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
  
    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动校企形成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后,还应推动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尤其在体制机制上,为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提供保障。对于建设有人才培养基地或实习基地的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考虑联合工商部门一起,对投入基地建设的部分资金、设备少缴或免缴税收,以促进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树立主体意识。
  
    近日,有消息称,教育部与宏观经济部门正联手制订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树立战略眼光、承担社会责任,配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这是好事,希望“卓越工程师计划”能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各种要素,真正为我国培养大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才,以解企业的人才渴求。

 

 

 

 

责任编辑:崔雪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