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大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

  • 陈彬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11-12-30
  • 630
2011年底,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发布了《2010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和《北京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数据显示,与上一次监测相比,大学生的握力水平、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
 
李明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从小喜欢运动的他从大一入学开始,便养成了每天早起跑步的习惯。“锻炼身体嘛,跑跑挺好的”,良好的习惯让这个个子不高的大男孩有着一副很棒的体格。然而他也发现,在自己所在的这所在校生超过万人的校园里,如他这样的学生似乎并不多……
 
大学生体质不如中小学生
 
2011年底,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发布了《2010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和《北京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数据显示,与2005年的上一次监测相比,大学生的握力水平、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呈下降趋势。
 
在公开媒体中,记者没有找到此次调查的确切数据,但2011年9月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却用数据支持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判断。数据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19~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厘米、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秒、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厘米、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秒、1.87秒。
 
2011年早些时候,江苏省同样也发布了本省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大学生体质同样处于下降趋势中。在多数机能与素质指标的变化趋势上,大学生的表现甚至不及中小学生。
 
程捷是福建某高校体育老师,每年他所在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其中800米、1500米都是必考的项目。几年下来,程捷发现学生们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
 
“我们的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高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指定的,但即使是这样,现在每年也要有20%的学生不达标,以前的成绩要远远好于这几年。”程捷说。
 
作为学生体质监测的国家级检测点,东南大学从1985年起,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相关部门举行的体质监测。在接受采访时,该校体育系主任蔡晓波坦言,大学生体质下降“从数据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中小学,不少地方体育是与小升初、中考挂钩,而且学生参加体质监测的身体素质测试是与体育成绩挂钩,但大学生参加体质监测没有这样的具体规定,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自我意识较强,进入大学后管理的松散,课余生活选择的多元化,加之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体质下降的情况在所难免。”蔡晓波说。
 
不过在采访中蔡晓波也强调,尽管各项测试所反映体质下降的趋势没有变,但由于现在不少学生对体质监测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而且完全靠学生的觉悟和自律来约束,因此也不排除在测试过程中“出工不出力”情况的发生。“趋势是下降的,但或许并不像具体数据所表现的那么明显。”
 
尴尬的体育课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生体质下降,首当其冲应该负责的便是体育课教学。那么,现在大学体育课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国内某高校大二学生李清今年的体育课情况是这样的:每周一节体育课,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选修一项运动,李清选择的是乒乓球。上课时,老师要拿出近一小时的时间用来讲解,之后的一小时用来练习。至于锻炼效果,李清笑道:“休闲一下还行,锻炼根本谈不到。”
 
李清的体育课其实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在另外一所学校,本科生田楷的体育课便与之大同小异。他抱怨道,学校分配给体育课的学分只有4分,每学期一分,大二上完之后就基本上告别体育课了。
 
似乎在学生的眼中,体育课的锻炼价值有些“鸡肋”,而对此,老师则有着他们的苦衷。
 
程捷所在的学校也是每周一节体育课,但每节课的学生都比较多,“别的课程也可以有很多学生,甚至达到百人以上,但不影响老师讲课,我们却不行。”程捷说,由于场地原因和授课方式的不同,尽管他的班“只有”55个学生,他却已经盯不过来了。更谈不上一对一的体质辅导了。
 
“另外,大学体育课的定位应该是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但现在学生本身对运动的渴望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虽不是体育课能解决的,但也应值得我们深思。”蔡晓波说,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在运动中出现意外情况的过分敏感也束缚了老师们的教学。
 
在蔡晓波所在省的一所高校,一次老师在组织学生跑1500米时,一位身体不适又没有告知教师的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发生意外,尽管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却搞得人心惶惶。“类似的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并不少见,但人们对此过于关注,加之国内相关法律不健全,让学校和老师们背负了太大的社会责任和心理负担,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方面,体育课的效果又是怎样呢?
 
对此,田楷的回答是:“一般般。”
 
“其实选课的时候,同学们还是选择自己本来就感兴趣的课程,体育课在这方面的引导作用的确不明显。”田楷在今年的体育课上选修了网球和游泳,这两项本来就是他的兴趣所在。
 
其实程捷也知道在他的学生中,有些本就单纯为学分而来,想要培养他们的兴趣非常难。“我们会想一些办法,但如果他们上课的心思都不在此,其效果就很难达到。”
 
锻炼效果不尽如人意,激发学生兴趣也作用不大,现在的体育课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处境。
 
提升素质没有一定之规
 
当体育课难以完成提升学生体质的任务时,学校层面的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校又该如何作为?
 
几年前,程捷所在的学校实行了晨跑制度,规定每名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要有20次晨跑记录,并制定了严格的晨跑刷卡制度,学生们对此怨声载道,尽管学校规定缺席晨练者体育成绩将不合格,但在每年五六千名学生中,依然会有近千人不能达标。“现在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强制是强制不来的。”
 
然而同样是晨跑,在东南大学却是另一番情景。虽然学生们对此也有埋怨,但总体的执行情况却很好。“我们每学期都会有近70次达到满勤的晨跑,不仅有95%以上的同学达到45次的及格标准,而且每个年级都有超过200名的学生可以做到一次都不缺。”蔡晓波说。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在两所学校的效果完全不同?
 
对此,蔡晓波解释说,每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东南大学的晨跑制度已坚持了近40年,成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传统和特色,我们有健全的组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各种政策的保障。”
 
事实上,程捷的学校提升学生体制的工作中,也曾有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学习西方高校的俱乐部制,通过学生组织社团,学校承办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不错。“提升体质还要考学生的意识,靠好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这也算是我们的一点经验吧。”程捷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措施也的确符合了其学生自主意识强的特点。
 
“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多样,学校的应对之道也可以有很多,但首先要分析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蔡晓波说。
 
(部分采访者为化名)
 
 
 
 
 
 
 
 
 
责任编辑:陈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