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晶体学大师Alex和Gary讲述科学人生

  • 研究生会学术部 (生物物理研究所)
  • 创建于 2008-05-20
  • 2755
Alexander McPherson
Gary Gilliland
两位大师与大家亲切交谈
2008年5月15日下午3:30,两位国际晶体学大师Alexander McPherson(下简称Alex)和Gary Gilliland(下简称Gary)给研究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
 
他们当天上午刚刚结束了为期15天的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CSHL X-ray Workshop1008),完成此课程学习的有来自生物物理所、微生物所、上海生化细胞所等中科院研究所,和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的共计150余名研究生。老师在给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后,不顾课程的辛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精心准备这次交流会。他们的态度着实让我们钦佩和折服。
 
参加交流的都是这次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的组织者和老师。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了15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晶体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主旨就是“为中国培养最优秀的晶体学家”。
 
在交流会上,两位大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一生的宝贵经验。Alex声情并茂,在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下了他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给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几点建议。他首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娓娓道来,他很感谢自己在杜克大学读本科时所获得的物理学背景,使他从中得到了很好的数理训练,为他以后从事晶体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Purdue大学读PH.D时的导师就是Rossmann Fold的发现者,他的导师的导师是研究核糖体结构的,他的导师的导师的导师就是研究出第一个蛋白质大分子结构hemoglobin的第一人。Alex鼓励年轻学生要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因为晶体学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他说:在美国,单做X-ray的人找不到职位也申请不到基金。另一方面,Alex不认为晶体学已经步入“暮年”;相反,他认为晶体学在未来数十年一定会出现大的飞跃,会结合其他技术如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改变人们对晶体学的认识,不光从原子水平了解蛋白质结构、细胞器、细胞,乃至人脑以及整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还会从宏观水平反推至原子水平来研究各个生命过程发生的机制和结构基础,而这是化学家、物理学家所无法实现的。他的这番话深深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Alex还说,晶体学的发展不会停留在静态的结构层面,动态研究更是了解蛋白质发挥功能所必需的,如核磁共振技术为实现动态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终生学习,时不我待。
 
Gary和Alex已经是二十年的老朋友了。Gary向我们介绍了在没有分子生物学技术、没有计算机、没有解结构的各种软件的时代,作为学生的他们如何作科学,如何取得每一步进展,如何得到晶体学史上一个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如tRNA、GST(谷胱甘肽转移酶)等。他曾是RCSB PDB(protein data bank)的co-director,为PDB的发展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他曾经在很多大公司任职,包括罗氏。后来Centocor, Inc.找到他执掌结构生物学研发部,他说公司与研究机构科研氛围还有深造机会方面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在公司更注重的是产品和产业效益,研究机构则更偏重于基础科学研究。如果你想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究竟如何运作,想见证它们未来的发展,去公司是很不错的选择,公司也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和深造。 
 
接下来两位大师走到学生中间,针对大家各方面的困惑与大家亲切交流,气氛热烈融洽。在被问到对北京,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如何时,他们很坦诚地说中国的学生都很优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他们所意想不到和十分欣赏的。他们相信在未来不久这里就会诞生越来越多一流的科学大师的。
沙龙即将结束之前,我们把签有在场每一位同学名字的礼物送为了两位大师,同学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与大师们交流合影,向他们道别。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今天在中国这片热土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明天就会硕果累累!祝他们一路平安。
 
注:生物物理所研究生沙龙不同于单纯的学术报告,这里以研究生为主体,从联系大师、到主持、到组织全都是研究生自己参与,更注重学生与主讲人的互动交流;这里有宽松自由的环境,你可以与科学家们讨论任何你感兴趣的问题,解答你的各种困惑;这里有人性化的服务,小食品品出大味道;这里有热情服务大家的研会成员,您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是我们工作的宗旨。
 
责任编辑:研究生会学术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