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学院魏东平教授解读汶川地震

  • 丁洁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8-05-16
  • 1309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界都热切关心着救援情况。科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在讨论着,我们能为赈灾作些什么。5月14日下午,地球科学学院魏东平教授,结合本次文传特大地震,进行了一次关于“地震与地震预测”的高级科普讲座。魏东平认为,在这样的天灾面前“科学家做好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政府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地震预测至今仍是个世界性难题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在问,为什么事先没有预报呢?地震预测真有那么难吗?从世界范围内来说,地震预测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决的科学难题,魏教授在讲座中也数次强调:地震孕育与发生的成因实在太过复杂,地震学家们任重道远
 
首先,地震学家至今还无法确定哪一些因素和现象预示了地震的发生。现在已知的地震前兆有地震波速变化,地应力、地电、地磁、地热、地下水、地声、地光、动物反应等等。那么,是不是其中的某些现象发生了,比如动物的异常反应及地震波速变化,就一定保证会有地震发生呢?他认为,并没有统计学证据支持这样的结果。但是当地震发生之后再回头看,的确是有异常发生。难点就在于每时每刻,每年每月都会收集到异常的发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异常并不是必然地会与地震联系在一起,因而从科学实践上来讲,我们不能够仅仅在这种情况下就简单进行地震的预测预报。
 
何况,地震预测预报之所以复杂,需要我们同时预测到地震发生的三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与强度,三要素缺一不可。魏老师解释说,例如汶川特大地震,如果只进行时间与地点两个要素的预测,却没有强度预测,不能算是成功预测了本次地震。简单来讲,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有强度大小不一的地震发生着。
 
虽然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是不等于地震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就没有意义。魏老师引用俄罗斯地震学家伽利津的话,地震好比为一盏明灯,照亮了地球内部,通过对地震相关资料的观测分析,我们人类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地球的内部结构。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在地震发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准确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并勾画出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这些信息的提供,对于各国政府迅速决策,并组织力量进行救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次大地震见证了中国地震界的成长与曲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即在中国科学院系统设立了地震台站等地震工作机构,进行地震观测,现场考察和人才培训工作。1953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下设综合组、地质组和历史组,为国家审核重大项目提供咨询。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地震进入活跃阶段,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6.7级地震,周总理接到报告后当天准备飞机,第二天便赶赴灾区,并总共先后三次亲临灾区指挥。邢台地震是中国地震事业起步式的里程碑。1967年12月,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地震办公室;1971年我国成立国家地震局,聚集了大批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工作,标志着我国地震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地震局成立后,陆续组建了包括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内的近十个相关研究所;同时,先后在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下属地震工作机构,并进一步在中国大多数县市,设立地震办公室,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正因为中国政府对相关领域的重视,我国地震学家对发生于1975年2月4日的海城地震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成功预测,并由政府进行了预报。这次预报成功,对大量地降低海城地震引致的伤亡人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过,随后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唐山大地震,一百万人员伤亡,整个唐山市被夷为平地,地震学家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对于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了解程度,仍然十分有限,依然任重道远。
 
魏老师认为,我国政府对待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快速反映能力,客观来讲,可圈可点。他并因此与1995年的日本神户地震进行了对比,由于事先对待神户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严重估计不足,地震发生之后约10小时之后,日本政府才派出自卫队进入救灾。比较而言,这次汶川发生地震后2小时内,总理温家宝迅即赶赴灾区前线,指挥救援工作,军队也随即跟进。这对充分利用震灾之后的救难72小时时间窗,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时间段内,经抢救伤员的存活率极高。过了72小时,伤员生存率会呈指数性衰减。
 
从地震看培养自救意识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魏老师接受是记者团记者的采访,魏老师着重强调了我们平日就应该养成预防地震、火灾等危急事件的意识。
 
魏老师留学日本,对于日本人浓厚的自救意识深有感触。“由于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所以他们从小学就会有防震教育的课程。不仅如此,日本城乡的每个社区,每年都会进行一至两次的防灾演习。平常生活中,日本人有三样东西:水、手电筒和收音机,都会摆放在靠近门口的一个固定并且最为显眼的位置,关键时刻,这三样可能就是救命稻草。由于在日本养成了这样的良好习惯,魏老师和家人在外旅行住宿时,他都会预先沿着安全出口走一趟,确认住处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我们要学习日本的自救意识。”――他这样提醒我们。
 
此次讲座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和“百人学者”论坛办公室共同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勋教授主持了讲座。
 
 
 
责任编辑:丁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