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科院参观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

  • 林夏艳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9-10-18
  • 1272

【新闻网讯 记者林夏艳报道】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各校学子之间的合作交流、使课堂知识不局限于课堂,10月17日,地球科学学院选修《大气动力学导论》的93名同学和北京大学气象专业的46名研一新生和本科生参观了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上甸子村的上甸子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所谓的大气本底监测站是指与普通气象台站相比,它监测的是整个大气环境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大气本底值的监测要求在“相对清洁”的大气环境中进行。因此,对大气本底站的站址选择是非常严格的。据上甸子本底监测站的周站长介绍,目前我国一共只有四个本底监测站,另外三个分别位于青海瓦里关山、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该监测站在1981年建站,当时是由国际气象组织组建的,是我国首个大气本底监测站,担负着华北区域,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五省的大气本底监测。

    一百多名同学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分批详细参观了风速风向、气溶胶、干湿沉降、大气辐射、酸雨、黑炭等的测量过程和机理。在这个过程中,讲解员耐心地给同学讲解仪器使用及原理,并不停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观察这些精密昂贵的仪器,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一些信息。

    不少同学反映,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大气所一位姓娄的同学告诉笔者,虽然他大学期间也去过气象台站参观或实习,但是来本底站参观是第一次。学院组织这样的活动很好,可以对气象相关的知识有直接的印象,对于书本上所学的原理也有更深的认识。比如对于数据的来源、误差、校正,天气预报的流程等都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大气动力学导论》的任课老师魏科介绍,这次的活动得到了地球科学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魏东平院长表示了极大的肯定,李光瑞老师积极联系各方面的事情。他本人则主要负责与北大方面进行联系,他说,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对大气监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尤其近年来大气本底气溶胶的监测,对于目前热门的全球变暖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次参观所得的一些信息会在以后的课堂讲论中反复提到,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能够使我们对于科研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他也指出,这是我院首次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的尝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人数偏多,造成有些细节没有很好地了解到。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北大的胡永云教授也肯定了参观对于学生的经验积累和彼此沟通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林夏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