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专家访问德国和英国

  • 杨益民 (人文学院考古系)
  • 创建于 2008-10-09
  • 3576
科技考古系专家访问德英
访问大英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

今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并经双方批准,我系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伙伴小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5月,该所的Svente Paabo和Michael P. Richards教授,专程来我校访问,商讨在伙伴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的有关事宜,双方决定向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提出申请,共同资助筹建中德生物考古联合实验室,开展古代DNA和古食谱的研究工作。随后,马普学会副主席Herbert Jäckle教授,将马普学会批准上述申请的决定致函我校邓勇书记。

    9月,应Richards和Paabo教授的邀请,我系的王昌燧教授和胡耀武副教授,回访了德国马普学会莱比锡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访问中,双方进一步磋商了伙伴小组的研究计划和内容,探讨了建立中德生物考古联合实验室的具体事宜。双方建议,我系拟选拔一名研究生,赴该所学习古代DNA的制备和分析技术,同时,也将推荐该生在Paabo教授的指导下,攻读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其间,该所的Krause博士,将来到中国,与我系共同组建实验室。这次访问期间,王昌燧教授和胡耀武副教授还参观了该所的古代DNA实验室,并和师从Richards教授、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马颖同学(原我系硕士研究生)以及中科院-马普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郭怡进行了交谈,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

      9月13-16日,王昌燧教授和胡耀武副教授,从德国莱比锡赴英国约克,参加了在约克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生物考古研讨会。此次参会,不仅详细地了解了国际生物考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知名学者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如荷兰自由大学Henk Kars教授、英国巴底士大学Richards Evershed教授、英国牛津大学Robert Hedges教授、英国达那姆大学Keith Dobley教授等等,并就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与有关学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目前,我系与荷兰自由大学,在中-荷联合培养博士生方面业已达成初步意向。

    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实验室,是国际科技考古研究领域中的最高学术殿堂,也是《科技考古》(Archaeometry)期刊的发祥地。应实验室主任Mark Pollard教授的邀请,王昌燧教授在牛津大学考古学系作了题为“中国陶瓷和冶金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详细阐述了我国目前陶瓷和冶金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陶器的起源、青瓷与白瓷的相互关系、原始瓷的产地、我国冶金的起源、青铜矿料来源等等,系统介绍了我国陶瓷和冶金研究的研究现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深入的反思和探讨,着重强调了我系研究中的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牛津大学考古系的师生以及恰在此访问的台湾国立大学若干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并在会后与王昌燧教授进行了友好而热烈的学术交流。

    在王全玉博士的陪同下,王昌燧教授和胡耀武副教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与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交谈,并探讨了一些颇为重要的学术问题。在伦敦访问期间,还与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的汪涛教授见面,向他仔细询问了如何选派研究生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有关事项。此后,伦敦城市大学考古学院的Thilo Rehren教授,热情地陪同两位老师参观了该学院的实验室,介绍了该学院在陶瓷、玻璃和冶金领域的研究进展。

    德国和英国之行,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我系与众多国外学术单位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为促进我系与国外单位学生的联合培养、推荐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创造了极好的契机。中德生物考古联合实验室的筹建,将对进一步提升我系生物考古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生物考古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杨益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