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日晚上,806班党支部在教学楼304教室举行了主题为“UCASer应该知道的院史和校史”的组织生活会,参会人员包括806班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所有申请人。

首先党支书张建鹏致开场词,他希望所有党员同志在新的学期都能有更积极的表现,并把爱国爱党的口号具体落实到爱校爱院的实际行动上,人人争当先进和榜样;接着便正式进入组织生活会正题,本次生活会由党员王新新同志主持,会议内容包括:中科院院史;国科大校史;中科院重大贡献和中科院优秀党员事迹等,期间王新新同志通过PPT讲解﹑和参会人员互动交流﹑播放视频和现场提问等方式,向同学们全方位介绍了院史和校史知识,使同学们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收获,同时也增强了自己作为一个UCASer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今天我以UCAS为荣,明天UCAS以我为荣!科学报国,科技兴国,806在路上!

2015年3月27日,806党支部的同学在支部书记张建鹏的带领下,亲临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史馆,感受不一样的科苑文化,了解国科大的心路历程。

踏入校史馆,管载麟老师热烈地欢迎了大家的到来,在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开始,走入学校的历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探索,在这期间,科学院经历了搬迁、改革的艰辛历程;文革之后,科学院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研究生改革的先河,在这期间,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这是国内高校所不能比拟的,当管老师说到这里,也是激动万分;进入到21世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步入了创新跨越阶段,各个学科齐头并进,百家争鸣,中国科学院的教育真正地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参观过程中,党员同学认真聆听管老师的细心讲解,还仔细观摩一些泛黄的史料文件,在这些文件当中,有旧时的研究生证书、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学位证书等,这些珍贵的文件,见证了不同时期科学院走过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还积极与管老师互动,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关系,学校新址的建立问题等。谈到国科大的未来,管老师希望我们能够肩负起科研人的使命,本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为学、为人,踏踏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搞科研。

在参观的最后,管老师与各位同学在习总书记曾经拍照过的校史馆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通过重温校史馆,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而且更加坚定了当初对于国科大无悔的选择。

材料学院1210班于2015年3月31日在学园2-302召开主题为“依法治党”民主生活会。

本次会议主要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相关资料,明确反腐败斗争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依法治党的重要性,具体讨论了依法治党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进行等问题。在本次会议中,1210班的周琳,王海丽,赵泽平,王蕴玉同志代表发言,与大家共同学习了反腐败斗争和依法治党的相关内容。

反腐败斗争是依法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权高者以权谋私,关于“腐”这个问题看似很远,其实不远。当咱们身边的同学在将来的某一天位于高管或高官位置之时,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1210班就这很现实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全班党员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一致坚持了正确的政治立场。

会议最后观看了依法治而行的视频,并由1210班支部书记总结发言,对反腐败,依法治党作了进一步说明概述。本次会议学习了依法治党的内涵,明确了依法治党的重要性,丰富了党员同志依法治党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为拓宽研究生科学文化视野,强化研究生环境保护意识,4月1日上午,武汉植物园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赵士洞研究员作了《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成就及其后续行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峰研究员主持。

赵士洞研究员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术语、基本情况、重要贡献、生态系统现状及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未来的变化情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的对策、对MA的后续行动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报告详尽阐述了生态系统的评估方法、评估框架、评估步骤以及主要评估结论,生态系统在过去50年的变化状况,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的对策及中国的民生状况等重要内容。报告结束后,赵士洞研究员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生态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分类与分布,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的结构、功能、动态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评估等。现任科技部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副组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及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执委和东亚及太平洋区域网络(EAP-ILTER)主席等职。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应“理化青年论坛”、理化所青促会和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 刘俊教授于330日下午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Addressing Challenges in Large Scale Energy Storage的报告 

  报告中,刘俊教授主要介绍了目前纳米材料用于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的难题。报告从充放电流、电池容量等诸多方面对比了其实验室研究的Li-SNa-SK-S电池的优点与不足。他们还针对电极中的S易被电解液溶蚀的重大难题做了大量研究,来避免这一问题,例如采用介孔碳/碳纳米管来限制S的溢出,采用有机电解液、空气电解液等方法。报告还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前景。此外,刘俊教授就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刘俊教授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材料转化科学实验室主任,著名杂志Nano Energy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以及在能源储存、化学转换和能源、环境和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等。刘俊教授获奖100余次,并被评为2007年杰出电池发明家,2012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发明家。已发表学术论文350多篇,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Scientific America等著名杂志亮点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