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2007年4月起,中科院研究生院推出了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TOP100)、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Program-10)、通识案例课程(Cover-All)、相对标准考核规则(Pass-90%)四项教育改革创新措施。2009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又确定为教学改革年。

    生命科学学院遵循学校教学改革精神,结合本院学科教学特点,以满足各培养单位和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围绕教学改革内容,遵循教学改革规律,组织实施了具有本学院特色的教学改革。为全面了解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改革情况,记者于09年11月5日上午采访了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秘书卢莎老师。

    以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Program-10)为起点,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对《生物工程与技术》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Program-10)进行反复研讨,最后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学院共组织14门课程供学生必修和选修,对跨学科及生物学二级学科的学生分别进行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两年来,选《生物工程与技术》跨学科项目的学生经过筛选,选课人数共30人,获得证书13人,通过率43.3%,严格保证了质量,圆满完成了此兼修计划。同时,学院对未获得跨学科项目证书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学科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自动放弃;二是学习任务较重,学生打算未修够的学分回培养单位后继续完成;三是由于一级学科相同,二级学科不同,要求考试成绩80分以上,未能达标。笔者问及跨学科兼修计划实施后所取得的成效如何,卢老师说:“现阶段还不能立即看到其成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将会对获得跨学科项目证书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评定跨学科兼修计划的成效。”

     2009年上半年,生命科学学院对专任教师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开设了10门以A(基础)+B(专业)模式设置的课程; 8门课程由原来的60学时调整为40学时;2009-2010学年,将开设9门讨论课。另外,还新增4门课程。增开的讨论课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选课人数超出规定人数,讨论课的开设将会使同学们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进一步加深对科研的理性认识。此外,强化学生课内外学时比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学改革中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每位专任教师在课堂之外,向学生提供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Office hour。Office hour 举措的实行将进一步促进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文献阅读》课程得到学生和导师的充分肯定,已在成都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试行,目的在于促进新生对其研究领域前沿动态的了解,加强学生与导师的联系与互动,也为今后学生回到培养单位后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的开题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文献阅读》课程实施办法也得到了相关培养单位导师的积极配合,此课程要求导师提供不少于15篇文献参考(英文不少于70%),同时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任教师负责监督指导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定期开展文献讨论,并由教学秘书备案。现共有114名新生(6个班,含7个专业)选修了《文献阅读》课程。一年后进行考核,由选课学生于春季学期结束前向导师和指导教师分别提交书面报告,从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在班里做口头报告,最终的成绩由导师和指导教师给出的综合成绩决定。

     为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在每个学期开设《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植物形态学实验技术》实验课。由于报名的学生人数很多,实验室条件有限,实验课程实行限选,为满足更多学生选修,有的实验课一学期开设二轮或两个班。学生们对实验课的评价是: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授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并且仔细地演示实验的操作,讲述操作过程的细节要求,为我们将来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生命科学学院密切注意与各培养单位的联系,时常听取各培养单位教育干部和导师对集中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初,生命科学学院改选了生物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同年10月,召开学科专家组二级学科牵头人会议,就生物学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讨论。此项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研究生院的教学改革措施,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满足培养方向的不同需求,丰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构建相对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为研究生进入培养单位开展科研实践打好专业基础。

    记者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是“挺好的”,还有学生提出“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实际。” 王仁赞同学还说出了他个人的想法:“我觉得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学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培养,这里的大部分学生以后会成为相关学科的主力科研人员或是科学家,因此更应该加强个人爱国情操的培养和个人修养的提高。今天的我们步入中国科学院的大门,绝不能仅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而是要有为我国科研事业献身的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的所有领导以及教师都给予教学改革充分重视,积极联系各培养单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此外,学院还制定了教师公共服务工作量的核定办法,并加强了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考核,确保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12月6日,地学院610班党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以纪念“一二•九”运动74周年,并对支部成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凌晨6点钟,支部成员在研究生院大门口集合完毕,冬日的北京气温很低,但依旧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和脚步,集合完毕后,大家乘坐地铁向天安门广场出发。 

    到达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已经有几百人在广场入口等候入场了,我们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并和队伍的所有人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升旗仪式的到来。 

    7点钟刚过,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就从天安门内缓缓走出,从金水桥到国旗杆下的138步,每步都走得威武雄壮,铿锵有力。7点23分,朝阳跃出地平线,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伴随着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在广场上、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回荡,庄严神圣的气氛感染了所有的同学,当国旗升到顶端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到了最高。刚刚过去的60周年国庆节仿佛还在昨日,而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党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更是让我们每一个支部成员热情澎湃。随后,我们在国旗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这次观看升旗仪式的活动也是610班党支部纪念“一二•九”运动74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周五的晚上支部的大多数党员还参加了研究生院的“一二•九”运动74周年合唱比赛。 

    610班由南海海洋所和武汉岩土所组成,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也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对支部成员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支部成员都感到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12月5日上午8:30,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1205班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严开祺同学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次以“组织生活走进社区,科学知识贴近生活”为主题的党组织活动。

    党支部将参加活动的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与社区的老党员们进行座谈交流,另一组向居住在社区的居民们分发由同学们精心制作的《生活锦囊》宣传小手册。 

    参加座谈会的同学们,与曾在研究生院工作过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及负责研究生院治安的民警同志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老同志们为大家答疑解惑,详尽地介绍了社区的生活,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就同学们如何摆正心态、找准定位,如何正确处理压力、转变角色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在谈到如何正确处理情绪问题时,社区民警贾警官结合自身成长历程和工作经历,指出研究生的社会经验少、阅历浅、与社会的沟通交流少,初次步入社会时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在校期间,应学会正确处理好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情感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促进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针对当今社会,学生触犯法律屡见不鲜的现象,贾警官更是提醒大家遇事要冷静、慎重,不要冲动,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矛盾,要学会宽容待人。

    七十六岁的黄启玉老师,从五十年代起就在研究生院工作,可以说她见证了研究生院的诞生和发展。她深情地向大家讲述了研究生院这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并告戒同学们要学会感激,要懂得忆苦思甜;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时,要以积极地心态去努力解决,她希望同学们在研究生院都能有一个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最后,社区党支部书记顾燕同志对材料学院1205班党支部开展的这一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她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之余,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

    在与社区老党员进行座谈交流的同时,支部另一组的同学们则不顾严冬的寒风,向过往的居民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发放《生活锦囊》宣传小手册。“醋真的有这么大的用处吗”、“为什么不能用茶叶煮鸡蛋啊”、“水果真的可以解酒吗”等等,面对社区居民们的问题,同学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大家逐一解答。寒风吹起了落叶,但吹不走同学们服务社区、宣传科学的热情;冰冷冻红了同学们的双手,但却温暖了社区居民的心。

    这一条条由同学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收集并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生活小窍门,是1205班全体党员的一份真诚、一份情感。为组织好这次科普知识进社区的活动,严开祺、程伟及段春阳三名支委,一直积极策划准备,做出了许多努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院党总支的大力支持和研究生院离退休工作处及研究生院社区党支部的积极帮助。

    通过这次活动,同志们不仅对社区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同时,也为社区老党员们极高的社会责任感所深深的感染。大家在交流中得到进步,在服务中体会充实。相信以此为契机,1205班党支部一定会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1月29日,自动化研究所召开研究生党建工作会议暨团学干部培训会,研究生院马石庄副院长、自动化所党委何林书记、研究生部邸凌主任、李磊副主任以及各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及主管研究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研究生党总支委员、所团委委员、各班级学生干部代表、党团支部代表以及研究生会全体成员。会议由研究生党总支书记、所团委书记毛磊主持。 

    会议包括主题报告和讨论交流两个单元。在主题报告单元,院所领导作了主题报告发言;在讨论交流单元,参会人员在两天的时间里分别结合情况发言和讨论。

    马石庄副院长做了题为《学生党建形势与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报告。马院长对我院目前学生党建形势与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实际状况作说明,并将全国高校的相关情况作了说明和比较。马院长认为,目前我们的党建工作首先应该在思路上作出转变,将原来的“管人”变为“育人”,同时应该认识到管人不是根本,育人才是根本;要将学生党建和学生党支部工作为一个育人的平台,为中科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何林书记传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学生党建工作会议的精神。他认为,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业务中体现出来。目前的时代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应该坚定我们目标,努力学习和工作,奋力拼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贡献力量,实现我们科学院的科技创新的目标。最后,何书记对全体参会人员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围绕科学院和研究所中心工作,做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 

邸凌和毛磊分别作了题为《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置要点》和《我所研究生党建和团学工作的源、流、变》及《学生工作如何创新》的培训报告。邸凌老师的报告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况进行说明,并对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建议。针对党建、团学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毛磊老师在报告中分别做了详细阐释,特别就学生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作了精彩讲解。 

    会议第二单元的交流讨论分别在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举行。交流部分在29日下午进行,所各实验室的辅导员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分别发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的闫研老师首先发言。闫研老师的发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在党建、团学工作的大体情况介绍,取得的成绩,以及实际中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熊佩越老师就辅导员工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马良俊同学作为研究生代表,从团队和个人发展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其独到的学生工作经验。讨论部分在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两个时段进行。参会人员被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主要包括实验室的辅导员代表和研究生代表,熊佩越和李园为召集人,邸凌老师、李磊老师等参加讨论;小组就自动化所学生工作的热点、难点,部门党建工作、团学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培养研究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工作建议和思路等话题进行了讨论。第二小组主要包括所研究生会成员以及上任研究生会的相关成员,谷多玉和李维杰为召集人,何林书记、毛磊老师和郝银星老师等参加了讨论,并分别发表谈话;小组讨论主要围绕29日上午主题包括对大家的启发和感受、如何将学生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等话题展开。讨论期间,所研究生会谷多玉主席向何林书记等人汇报了研究生会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何林书记对所研究生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他希望研究生会的全体成员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表现出先进性,实现团队和个体同步发展。

    30日上午的讨论气氛更加活跃,参会人员对各自关心的问题和参会收获发表了看法。大家表示,培训让大家对研究生工作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方法都有很多启发和帮助,有助于推进自动化所今后的研究生党建和团学工作。

 

12月5日,大连化物所召开2009年研究生工作总结会议。研究生会、研究生分会以及研究生记者团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究生部老师对研究生会、研究生分会以及记者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大家在2009年为活跃研究生课外活动做了出色的工作,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成长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生分会积极配合研究生部和研究生会的各项活动,做到了通知及时有效,活动积极参与;研究生记者团在团长王从新带领下工作出色,在本年度足球赛、篮球赛、毕业典礼、所庆报道以及优秀校友报告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后,研究生部老师希望大家做好即将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和2010年元旦晚会的准备工作,为2009年的研究生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