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9日,成都山地所组织博士一年级研究生和硕士二年级研究生赴贡嘎山进行野外考察并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定桥参观。

  近年来,随着成都山地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和学科交叉的不断发展,其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了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发展等三大领域,涉及理学、工学和农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因此,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培养工作既在专业框架下进行,又与研究所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山地所大力加强了研究生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总结经验基础上,2008年下半年,山地所继续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和地质工程等三门专业基础课。三门课程分别由本所三位资深研究员担任主讲教师,并成立了由多学科多方向教师参加的授课专家组,有三十余名博士生或硕士生选修了这几门课程。人教处与主讲老师密切配合,从教材的选择、专题讲座的设计以及实习的安排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布置,课程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围绕山地所科研工作,加强了对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野外工作能力的培训。

  为了强化课堂学习的效果,使研究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山地所创造条件,精心安排,组织博士一年级研究生和硕士二年级研究生四十余人赴被称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进行野外考察。

  在考察活动中,山地所聘请了钟敦伦、刘淑珍、柴宗新、王成华和谢洪等五位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随队进行现场指导,人教处与专家们在考察线路和行程上作了周密安排,设计了丰富的考察内容。在考察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地,为研究生们系统讲解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地质剖面、环境遗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以及人文社会知识;指导研究生们学习和操作相关的野外考察和观测设备;五位专家还结合多年工作经历,为研究生们传授了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同时,为加强研究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弘扬“12·9”运动精神,在考察过程中还安排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定桥参观。同学们重走长征路,重温了红军北上抗日时“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在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研究生们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认真听讲,仔细观察,踊跃提问,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取得了极大的收获,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使研究生们全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团结友爱教育和尊师敬老的教育。

  本次活动在山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人教处和全体教师的精心准备以及中科院贡嘎山高山生态试验站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12月5日,QAI(Quality Assurance Institute)全球首席执行官Navyug Mohnot先生一行来访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双方就联合建立QAI资质认证考试中心及合作开展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资质认证(CSTE)事宜达成共识,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颖教授与Navyug Mohnot先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姚郑教授就合作事宜推进与对方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于QAI与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合作,王颖教授代表研究生院表示欢迎与支持。她首先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育科研情况进行了介绍,说明中科院教育科研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双方合作,王颖教授希望通过资质认证考试中心逐步推动双方在课程体系、高端认证与培训、专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Navyug Mohnot先生称,作为全球第二大也是亚太地区最大软件过程改进服务组织,QAI在软件工程和管理领域具有丰富咨询与实践经验,此次与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合作,希望通过双方共享资源推动QAI资质认证考试中心及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资质认证(CSTE)事宜,并为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提供学习与认证的便利。
 
在合作方案如何落实的研讨,双方就课程体系、推动点与推进层面等方面的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姚郑教授提出先由研究生层面的合作认证开始,不断扩大课程覆盖的幅度与深度,为不同层面学生提供该认证服务。Navyug Mohnot先生表示,QAI不仅在在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行业具有优势的资源,同时在PMP、Prince2等资质认证方面也具有权威的合作资源,双方在合作中可以根据需求加以使用。
 
Navyug Mohnot先生还受聘为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并承诺每年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师生交流相关领域最新发展。Navyug Mohnot先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有30余年的经验,在多家开发服务外包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并创立的QAI公司。
 
 

12月9日晚7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纪念一二九运动73周年歌咏比赛在玉泉路礼堂隆重举行。作为第一支出场的参赛队伍,资环学院合唱团用深情嘹亮的歌声将现场的热情正式点燃。
 
资环学院为同学们奉献的歌曲为《我亲爱的祖国》和《共青团员之歌》。由蔡璐同学原创的诗歌,激情澎湃,经过高红凯同学和她本人的深情朗诵,更是激情饱满,将歌曲《我亲爱的祖国》演绎得别开生面,观众们的思绪被引向山河啜泣的年代;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将精心准备的歌曲以自己最完美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资环学院合唱排练历时一个多月,来自全院12个班级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坚持排练两次,在三公寓多功能厅,礼堂大厅等场地均可见到同学们认真投入的身影。
 
虽然在比赛只取得了三等奖,但同学们深深的觉得辛勤付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准备过程中的积极踏实与团结协作让成员们紧紧凝聚;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是成员们坚持不懈的唯一注脚,并将继续激励我们前行。作为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同学们肩负祖国崛起伟大历程中的独特使命。即将走过的2008,我们一路坎坷。巨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奥运盛事彰显华夏民族崭新面貌,而神七飞天正是广大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奉上的赞歌!

不忘一二九,冬日的歌声抒发对崛起祖国的热爱,唱响用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

 

12月10日晚,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云降水物理风暴实验室主任雷恒池研究员做客研究生院,为大家做了一场生动别面的气象讲座——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首先,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1896年巴黎出版第一部国际云图,形象的展示了卷云、卷积云、冰晶、冻滴、冰雹、霰的形状各式各样,显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后,雷老师简要介绍了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物理学家IRVING  LANGMUIR在1943年开始研究人工影响天气问题,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开拓者。而后,Schaefer发现:按计划准备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一架飞机向云中播撒小块干冰,而将过冷云大规模转化为冰晶云。由此他相信,这种作业是切实可行、比较经济的,同时,大面积的云系也可用这种方法进行人工影响。这一发现极大的促进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1946年秋季,Vonnegut博士在实验中发现碘化银和碘化铅的晶体结构和冰晶相近、又不溶于水,由此发现有效的播云催化剂--AgI 。这些发现使得人工影响天气的初期社会效应比原子弹爆炸还要轰动。
 
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始于1956年,赵九章、顾震潮、程纯枢、徐尔灏等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先驱,早期在吉林、中南、华东地区实行人工降雨作业,并且在黄山、衡山、庐山设有云物理观测基地。其中,顾震潮先生,作为云降水物理的开拓者,提出了著名的暖云降水的起伏理论,以及人工降水作业时的最佳播撒方法。他对盐核的来源、云滴谱的形成理论、云动力学、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检验、雷电定位和闪电信息的利用、爆炸对云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然后,雷老师介绍了人工催化理论即静力播云假设和动力播云假设,冷云、暖云降水机制和人工增雨理论。接着,他简要的说明了人工防雹的物理概念,重点分析了防雹利益竞争理论:人工播撒足够多的冰核,与自然云中的雹胚互相争食过冷水,使得雹胚不能够长大到形成灾害。并指出利用Bergeron理论,促使过冷雾滴向冰晶转化,形成大的雪晶,降落到地面可以实现人工消过冷雾。并且向大家展示了多次人工消过冷雾的实例,在场观众无不惊叹。
 
接着,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奥运会人工降雨的流程和成果,并且结合我国人工影响我国现状:即随着探测手段(云物理综合观测实验基地、车载3cm多参量雷达、多参量雷达、移动雷达)的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一片红”。
 
最后,雷老师指出,人工增雨作业的核心问题是:对象、方法和效果检验的问题,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可以把已有传统的运动力学、微物理学、人工影响天气理论和最新的、严谨的控制论、规划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研究可行方法。总之,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任重道远。
 
雷老师的讲座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场下观众积极地提出问题,雷老师热情的一一讲解,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中,此次讲座结束。讲座刚结束,场下还未来的及提问的同学又充满好奇的向雷老师请教。
                                                   

12月6日早晨,雪后的天空格外晴朗,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清爽的空气围绕着我们,出行的感觉使人感到兴奋和喜悦。由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团委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活动如期举行。

早晨8:30,所团委副书记、人教处王世波老师带着着我们一行80余人准时坐上了开往省博物馆的大客车。大家在车上有说有笑,谈笑中郑养波同学还为大家献歌一首,赢得了满车的喝彩,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时间不长,客车开到省博物馆大门前,大家井然有序的进入馆内。参观就这样开始了,各种历史文物带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映入我们眼帘。一楼大厅巨大的方鼎传达着一份古朴、厚重的气息,二楼展示了各个时期的钱币、青铜器、铁器、玉器,三楼主要展示古代辽河文明的发展。
 
博物馆展品艺术气息强烈,以辽河流域人文发展为主线,详述了辽河文明伟大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让大家了解了古代钱币馆,陶瓷制品馆,古人类馆等九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展馆。通过省博物馆为观众开设的整点解说,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了一个器物蕴藏的文化气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信息,多角度了解了历史发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此次活动在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素质,可以让同学们以更好、更饱满的态度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