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新入所的研究生、职工尽快熟悉环境,了解中科院和近代物理所及其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和心理调适,顺利进入科研状态,完成学业,日前,近代物理所人事教育处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入所教育。
 
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谢铭代表所领导讲话,并做了题为“入所须知ABC”的报告,介绍了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概况及其管理制度。他要求大家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师爱友,团结同志,爱护公物,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他强调,无论是职工还是研究生,近代物理研究所不埋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尽可能不让干事的人吃亏。在IMP靠关系,搞投机没门,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有为才能有位。研究生部邱嵘介绍了研究生管理制度,华明漪介绍了学位审核与学位论文要求及注意事项。
 
实验物理中心张玉虎研究员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做科研的一些感悟和体会,热情地鼓励大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实的做走好每一步,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技术安全防护室主任苏有武、保卫处处长杨世俊老讲述了大家非常关心的技术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保卫须知。
 
所图书情报组的蒋西虹主任介绍了研究所图书资料资源,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辛小萍等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中科院信息资源建设新理念新特色,分馆概况与学科化服务。她指导大家如何更有效、快捷的利用好我们的资源,并介绍了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
 
三天的入所教育圆满结束了,通过此次教育,大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自己今后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更有信心了。
 

为配合三十周年所庆,激发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术报告水平,活跃全所学术气氛,2008年9月24日,广州能源研究所在新能源大楼907会议室举行了“青年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主办,广州能源所科技处、团委、研究生会协办。会议得到了全所各科研团队的首席研究员和青年科技人员(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支持,共有37人报名,通过遴选,29位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在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其中获得2006-2007年所长基金博士科研启动课题资助者13人,其他青年科技人员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人。

大家在研讨中普遍感到,本次研讨会开得很有独创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学科荟萃,交融汇流。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研究领域涵盖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环境能源材料、微能源、燃烧、空调与蓄冷和能源战略等学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涉猎广泛、内容多元、论述精辟、思维独到,充分体现了“兼容并蓄、交融汇流”的特点,为广州能源所开创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主题鲜明,创新思维。本次研讨会以创新研究为中心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题鲜明。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大家以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出发点,以能源可在持续发展为交汇点,从宏观到微观,多视角,多层面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目标和方向。

3.气氛浓厚,引人深思。研讨会学术气氛相当浓厚,学术报告人主题突出,听众提问讨论踊跃,各抒己见,既有共识,也有不同的意见,对关键问题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探讨,既解答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新的方向。另外,许多学术报告相当有质量,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研讨会邀请了广州能源所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学术报告进行评奖,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和优秀奖5名。

吴创之所长作了会议总结。吴所长认为,短短的一天学术研讨会充分说明了广州能源所的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报告主题欠突出,有的准备不够充分,多媒体制作质量尚有提高的空间等。

总的来说,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大家一致认为,研讨会进一步了激发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对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9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宽带网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在清华大学举办数字多媒体技术研讨会。50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清华大学的刘烨斌博士首先介绍了宽带网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在三维重建领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近期研究进展。该实验室多年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多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
 
工程应用研究中心的韩振军和何新英两位同学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做了报告。韩振军同学在《滤波框架中的跟踪特征评估》报告中,介绍了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现状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详细介绍了自己提出的基于特征评估的目标跟踪算法;在《一种基于网络流的图像特征优化匹配算法》报告中,何新英同学介绍了她提出的一种解决图像配准问题的新算法,该算法的匹配准确率与本领域中的一些经典算法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工程应用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普遍认为,通过此次交流会,既了解了国内一流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也肯定了自己取得的成绩,对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9月22日晚5:30~6:30,在教学楼205教室召开了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学生会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各班班长和学生会成员参加了会议,学院执行院长丁文军教授也在百忙中莅临会议现场,并给新一届学生干部做了精彩演讲。
 
丁文军指出,生命科学是门学术性很强、极为前沿、发展迅速的学科,因此生命学院应形成学术讨论的氛围,鼓励同学尽早加入学术研究的队伍,为祖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指出,应该重视各所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研究生第一年京区京外所集中在玉泉学习的机会,综合各种资源,促进所与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针对研究生新生即将开始的科研历程,丁文军强调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问题。他指出应该扎实掌握各项实验基本功,时刻防范各种安全隐患,安全准确地实施实验,取得优秀成果。丁文军还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他建议大家要学会自我解压,一旦有了较重的心理负担,应该及时与他人沟通或者咨询心理老师,以尽早解决问题,保证研究生学业能顺利完成。其他学生会成员各自阐述了各部的工作计划,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广州能源研究所03届博士研究生张伟同学荣获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这是广州能源所研究生首次取得该殊荣。

     张伟同学2003年考入广州能源所微系统实验室,师从徐进良研究员。思想端正,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于读报,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发展动态。作风端正,勤于业务,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日常学习、工作上,与研究室其他人员合作顺利,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学风严谨,实事求是,对待科研工作认真,求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验工作中出现的难题、疑点进行解拆攻克。与时俱进,不断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业的最新动态。能胜任并出色完成所承担论文研究工作,协助进行课题任务工作。在硕二阶段,他成为广州能源所第一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张伟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热学微流控系统中瞬态相变传热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根据论文实验数据写作的论文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国外重要期刊上刊出,一共发表或收录核心刊物论文和会议论文22篇,被SCI收录9篇, EI 收录13篇。博士毕业之后,他选择继续出国深造,继续他深爱的微传导研究。

      据了解,朱李月华奖学金、奖教金由香港朱李月华女士为促进内地科教事业发展,奖励成绩优异的博士研究生和研究生教师,捐资在中科院设立“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和“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今年首次评审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