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为了圆满完成迎接2006级新生的工作,资环学院自8月份起就投入到了各项准备之中。 8月下旬资环学院召开了关于迎新工作的准备会议,会上王艳芬副院长对此项任务做了全面的部署,时间安排到每一天,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9月2、3日,资环学院参加了学校的迎新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9月4日上午资环学院在王艳芬副院长主持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张洪勋教授、院长助理崔骁勇教授也出席了会议。会上王艳芬副院长就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着重点向各位老师做了详尽的阐述。她强调指出:班主任的脚色和功能是资环学院与各培养单位之间的桥梁,是学生与学院之间的桥梁,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院与培养单位之间的关系。她提出迎提高对学生的学术关怀,而在学生生活方面要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事务秘书杨湘莲向各位老师传达了学生处对各院系学生工作的要求。 会议结束后王艳芬副院长与全体班主任一起到4号公寓看望了新生,了解了新公寓的实际情况和同学们的生活状况。对学生们提出的宿舍洗漱条件较差、宿舍没有椅子、网线没有接通等问题,王副院长耐心地向同学们进行了解释,使同学们理解到各培养单位招收研究生的规模扩大和集中教学比例的提高是导致住宿紧张的主要原因,研究生院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同学们谅解,她表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克服生活上的困难。 下午3:20,500多名新学生及资环学院全体老师参加了资环学院迎新大会。王艳芬副院长主持会议并讲话。她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赵英时教授代表资环学院全体教师发言,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教学秘书、学生事务秘书分别就学生课程学习及学生管理规定等事项向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最后王艳芬副院长引用了动物所人教处长侯晓霞写给中国科学院2006级研究生的信中的一句话,作为迎新大会的结束语:“这里不仅仅是你们的学业与事业,更会让你们发现自己、 历练自己、尽快成为永远阳光和始终自信的人。这才是我们的初衷。在这里,你们将展开全新的旅程,希望你们不虚此行”。迎新大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到目前为止,资环学院迎新工作进展情况良好,9月12日开学典礼的准备也在顺利进行之中。

【新闻网讯 刘建华】9月6日下午,管理学院905班新生聚集一堂,与成思危院长的两名优秀学生闫妍、李自然面对面交流,大家收获颇丰。 正式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即将开始了,虽经过刚入学这几天的适应,各位新生已经对学习、生活环境有所了解,但仍然存在不少困惑。为了更快更好地让大家融入新的学习中去,也是为了促进班内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905班临时班委会组织了此次交流会,交流会除邀请到两位学长外,还邀请到了学生主管程华老师、班主任周金山老师以及两位学生辅导员李媛和龙海泉学长。 交流会上,李自然学长主要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给了大家三点建议:搞好生活、搞好体育、搞好学习。他建议大家要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发挥个人能力,确定合理明确的目标,不断努力,不能仅仅把发表论文作为一种目的,而要将其作为一种通往目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同时要重视参与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经验和团队的合作精神。而闫妍学姐则主要通过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强化大家对学习的认识,她特别强调了不同专业的互补合作和社会实践实习环节,在与其他院所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开拓自己专业的思维空间,而在社会实习过程中,则可以切身体会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思维。两位学长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跟大家交流之后,同学们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目前存在的一些困惑,通过互动的交流解惑,大家对以后的学习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最后,程华老师就同学的一些问题延伸谈了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及时释放压力,调整好心态,身心健康地投入学习、工作当中。 整个交流会气氛融洽,大家相谈甚欢,满怀憧憬的学子们现学现用,借鉴着学长积累的经验来规划即将到来的学习,等待他们的将是充分考验个人能力的巨大空间,过程与目标的水乳交融仍需要每个人付出相应的努力。

[新闻网讯 马明霞报道] 为加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武汉教育基地承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高级研讨班于8月15日在湖北宜昌结束。来自中科院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42名研究生指导教师和12名教育管理干部参加这次为期一周研讨班学习。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教育基地主任袁志明,武汉教育基地副主任何长才,研究生院培养办张兆华主持了本次研讨班。 为了办好本次研究生指导教师高级研讨班,武汉教育基地在研讨内容、授课导师的遴选、学习辅导材料的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研究生院和武汉分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本次研讨班,武汉分院院长叶朝辉院士、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亲自为学员授课。 研讨班着重开展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思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科学道德规范、学风建设与素质培养;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知名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教育心理学与教育规律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研讨班采取授课、提问、讨论的方式,使培训学员不仅系统地了解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心理学与教育规律、研究生教育特点等理论知识,而且对我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导师们深刻地认识到除了在科研方面带领学生完成课题外,还要通过言传身教,与学生做到教学相长、情感交融,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短短几天的培训,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员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增进了了解、促进了合作,圆满达到了研讨班的预期目的。

[新闻网讯 于洋报道] 8月14日,长春应化所图书馆和教育大厦门前,在“伸出您的双手 献出一份爱心”的红色标语下,摆放着研究生们精心制作的捐款箱,广大师生、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到此纷纷解囊,10元、1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他们都在为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 当长春应化所的同学们正以喜悦的心情迎来新学期之际,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从医院传来:2005级硕士研究生王喜被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生命危在旦夕。 21岁的王喜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区。这个有8个子女的贫困家庭,省吃俭用供出了家中唯一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巨额的治疗费用,王喜的父母一筹莫展,老泪纵横,“好儿子,爸爸妈妈卖房卖地也要救你!”。可每天近1500元的化疗费用,他们不知用自己那双苍老的手还能支撑几天?! 王喜同学的病情牵动着每一个同学的心,他所在班级自发捐款近万元,很多同学主动轮流到医院进行照顾陪护。他们说:“没有王喜同学的班级是不完整的,希望他能够早日回到我们这个班集体,这里将是他永远的家!”但这点钱,对医治重病的王喜同学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挽救年轻的王喜同学,8月14日,由长春应化所研究生部、研究生学生会发起,开展了以“伸出您的双手 献出一片爱心”为主题的募捐活动。活动得到了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热烈响应。仅8月14日当天,就有近500人为王喜同学捐款,捐款数额达57035元。院士、所领导和导师们纷纷带头捐款,一些出差在外的导师得知了消息专门委托他人代为捐款,广大职工和研究生纷纷慷慨解囊,图书馆和教育大厦门前成了奉献爱心的海洋……王喜的导师高连勋专门到医院看望并鼓励他好好养病,“别的不用想,什么时候好了什么时候能下室了再告诉我!”这番贴心话,让这张原本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同学们的捐款热情更是非常高涨,感人的事例层出不穷。有位同学本来准备拿100元钱去充饭卡的,当他看到为王喜同学的募捐活动时,毅然把钱放进了募捐箱。“要坚强!”、“等着你回来!”……很多同学都在条幅上留下鼓励的话语,有很多人悄悄地把钱留下不肯留下名字,还有的人手里还拿着实验材料匆匆忙忙地把钱扔下就走,只留给大家一个背影…… 截止到本篇报道发稿,累计捐款数额已近8万元,捐款仍在继续。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即使是死神也会望而却步。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不放弃!

日前, 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优秀导师奖评选结果揭晓。在今年的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及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评选活动中,中科院寒旱所成绩斐然。   在评选出的5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学富博士论文《寒区隧道多场耦合问题的计算模型研究及其有限元分析》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导师赖远明研究员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奖,王大雁博士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庞洪喜博士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马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中,共评选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0篇,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49人,院长特别奖学20人,院长优秀奖199人,优秀导师奖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