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7月14日下午,北京军区张忠义干事与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江川老师共同主持了即将结束在研究生院学习任务的2003级北京军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座谈会。 中科院研究生院与北京军区合作,为军队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始于2002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2-2003年,“军区班”共录取70名现役军队骨干。根据北京军区的通知,该班在校学生须于8月1日前全部返回部队报到。这次座谈会是研究生院此项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研究生院一直非常重视为北京军区培养人才的工作,主管院领导吕晓澎副院长曾指出:作为与北京军区军地共建、培养高水平未来军事人才的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研究生院始终致力于为北京军区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信息技术和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研究生院的部署,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工程教育学院,紧密结合军区班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计划,遴选了资深授课教师,认真组织考生统考报名和统考串讲复习,为学生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保证了两期军区班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会上,该班班主任韩卫民老师对班级的课程学习情况做了简要总结。 “军区班”学生原先所学专业大都是军事指挥专业,本科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12.5%,但是该班取得的成绩却令人鼓舞,截止目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英语和专业综合课两科均通过的共50人,占总人数71.43%;已获得硕士学位和已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等待学位评定委员会终审的共有36人,占总人数51.43%。另有3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可以说,“军区班”是研究生院为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而做出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效果令双方满意。北京军区领导对研究生院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研究生院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在已有的两届军区班学员的教学安排上,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都体现出了高标准。 随后,学生们向张忠义干事介绍了他们在研究生院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张干事还就学生们关心的调职、考博、学费、离校等问题作了说明。至此,研究生院2003级“军区班”的工作告一段落。 针对未全部通过统考的部分军区班学生,研究生院将提供远程课件或讲义,以帮助他们在一年内通过统考。对将来可以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的学生,研究生院也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学生协调好论文导师的落实和论文答辩等工作。

【新闻网讯 骆平】7月20日,管理学院举行“06—07秋季学期新开课程试讲会”,本次新课试讲由普研与MBA合作完成。经过一天的严格评审,有6名教师达到了要求,他们所教授的8门新课将加入秋季学期教学课程。 通过秋季学期新课试讲的课程不仅包括管理学院3门专业课,也包括研究生院5门公共选修课。此次新课试讲扩大了课程规模和老师数量,同时也提高了试讲评估要求。试讲老师要以PowerPoint讲解的形式,介绍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教材及参考书;介绍教学组织方式和进度安排,讲解教学内容的有关章节概念,具体讲解的部分将由评委组随机抽样。 管理学院认真遴选了八位评委老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伟宣担任试讲评委组长,管理学院副院长高鹏,博士生导师周寄中、佟仁城等教授担任评委委员。评委组从教学内容选择安排、案例选区与互动设计、语言表达与讲课技巧、知识基础与熟练程度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总体评分,并提出了改进意见。评委们经过商讨,一致认为,管理学院的领导和授课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在课前准备充分,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经评委们认真评议,有6位老师已达到教学质量要求。 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从2006年初推行“新课试讲”制度,此前举办的“MBA新课试讲”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突出教学特色都取到了良好的成效。

在研究生院夏季学期中,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举办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进展系列讲座”,讲座上有幸请到了热物理研究领域的大师们做了五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上大师们的成功经验和启发思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讲座涉及面广,从理论层面的物理量到应用层面的新技术发展,使同学们拓展了思维,开拓了思路,在知识的广延性方面有了显著的增长。 首先清华大学的范维澄院士,做了“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实践”讲座,范院士首先从火灾科学的发展将起,将流体力学、燃烧学和传热学的基础理论运用于对火的产生和发展机理的描述,并将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作为实例详尽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型建筑防火布置的有效建议。清华大学的过增元院士做了“热学中的新物理量”讲座,过院士凭借多年的科研经验及学术背景,发现在热学、力学和电学中的物理量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比拟性的对应起来,创造性的提出了热学中的新物理量,这为热学中所遇到的有些难题的攻克指出了新思路。理化所的周院士做了“低温获得、应用及近期在中科院理化所的进展”将座,全面介绍了低温的概念、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和低温的获得等,重点介绍了最新的热声制冷机和混合工质制冷机。周院士还谈了他自己在做科研中的创新经历,提到搞科学要大胆的猜想,大胆的实践,这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性。理化所的杨鲁伟研究员介绍了脉冲管制冷机的研究进展,讲述了具有革命性的脉冲管制冷机的发展、低温制冷机,并详细的阐述回热制冷机和脉冲管制冷机原理,最后展望了脉冲管制冷机的发展方向。杨研究员结合科研实际提出的思考和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给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孙晓峰教授介绍了气动热力学中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孙教授以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对气动热力学的发展作了讲述,主要包括对湍流机理的理解,流动中的气固耦合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新型飞行器的发展等。 在这五场高水平的讲座中,每讲都有很高的借鉴性和指导性。同学们受益匪浅,反映相当热烈,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高水平的系列讲座。通过讲座,同学们感受到了专家们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为将来的科研活动获取了宝贵的科研建议,达到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目的。同学们在听完系列讲座后认真写出了心得体会与收获,一致对报告专家们与物理学院的精心组织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促进全国物理学博士生的学术交流,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活动平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办的《2006年全国博士生(物理学)学术论坛》于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园区举行。我们本次论坛的宗旨是:交流最新成果,探讨前沿趋势;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培养质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各种思想观念的平等讨论和碰撞,通过相互切磋、相互争鸣、相互启发、达到萌发新的思想,深化对客观物理规律的认识,以增强我国明日科技之星的创新能力。现在正时盛夏,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们欢聚在闻名遐迩的科学之城,畅谈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新发展,展现我们各个专业博士生独特的风采和博弈精神。如果借用武艺界常用的术语来表达的话,可以将这一盛会称之为“科苑论剑”。 自从三月份发出第一轮通知以来,论坛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理论所、高能所等全国40多院校和博士生的欢迎和支持,迄今已收到了二百多论文,内容涵盖了现代物理学广阔的前沿领域。为了便于开展深入的探讨,我们参照物理学二级学科设置,将本次论坛分为六个分论坛: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愈合物理、光学、量子信息、实验凝聚态物理和理论凝聚态物理。我们把收到的所有的文章要汇编成册,以便与会的博士生在选择分会场时用来作为参考,也便于我们组织专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为了活跃学术气氛本次论坛还专门请3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并参加学术讨论。 当然,优秀论文评选,不能只是简单的看研究的成果,而要对论文及其作者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基础研究的使命在于揭示客观未知规律,不断深化和拓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评选一项基础研究工作首先要分析研究其科学目标,即它提出或企图解决那些别人没有提出会上未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对物理学的发展或社会的长远需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或潜在的价值。对于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研究即使不是当前的热点或只是阶段的成果,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其次要着重分析研究工作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因为只有能吸引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全身心投入的研究才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第三,要考察与国内外有优势的团队合作交流的情况,高水平的研究只能在与优势单位的开放合作和交流竞争中产生。最后应对博士生及其所在团队的学风与研究中所表现的人文精神的进行和评价,因为只有对追求真理具有强烈愿望和激情的团队才能经得起失败和磨练,具有“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的高度严谨的学风。这几点看法,不一定成熟,仅供大家评选时参考。 最后,感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以及研究生院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大力支持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新闻网讯 陈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它预言了地球周围的空间由于地球本身的质量必然会发生弯曲,以及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空间扭曲。引力探测器B就是为了证明这一伟大预言而设计的实验仪器。实验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围绕地球运行的陀螺球。空间弯曲效应将导致陀螺自转轴沿轨道平面以每年6.6角秒的速率偏转。空间扭曲效应将导致陀螺向垂直于轨道平面的方向以每年0.042角秒的速率偏转。7月13日下午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301教室,王肃文教授以生动的文字,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上了一堂物理学界尖端的实验研究课。这是本期“李政道讲座”的第九讲。引力探测器B的基本概念在1960年由Schiff、 Fairbank及Cannon提出,引力探测器B于2004年4月20日发射,2005年八月底数据收集结束。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处理。这些工程数据主要用来阐述探测器B的飞行行为特征,最后的研究结果有望在2007年4月发布。这项研究具有非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国际同类研究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王肃文教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声学专业。1983年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攻读物理硕士学位,从事高能物理理论研究。1988年获得杜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液氦在超流相变处的临界现象。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作超低温研究及在麻省大学作第三声的研究。现任斯坦福大学高研。目前主要从事于相对论有关的实验,其中包括引力探测器B和等效原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