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方晨】6月4日,阳光明媚,时值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隔日召开,信息学院、物理学院学生踊跃参加技术科学论坛第二十二次学术报告会,享受今夏科学院给我们学生准备的第一道学术大餐,体会科学名师的大家风范。 中午时分,同学们早早就在候车点集结,心早就跳在了嗓子眼边上,盼望着早一点到会场——京丰宾馆,和我们祖国伟大的科学家们探讨科学人生。 下午1点半左右,同学们驱车到达报告会场。信息技术学部的会场安排了四场学术前沿报告,内容都大多颇具深度,涉及软件、信息安全、电磁波、半导体等多个专业领域。四位报告人都是新当选的院士,还有很多老院士在场聆听报告。有部分同学早就把各位院士的简历成果烂熟于心,就等抓住时机上前请教。报告会则是由我国激光和光电子学前辈周炳琨院士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著名软件专家何积丰院士。何院士的报告题目是《Verified Software》(可验证软件),源自国际著名软件理论权威Tony Hore先生的Verified Programming项目。全面介绍了可验证软件的方方面面,引起了在座软件所同学的浓厚兴趣。 第二位报告人是超导电子学家的吴培亨院士。他从基础研究、波谱学、应用等角度全方位的介绍了太赫兹技术,并初步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太赫兹技术在材料检测、辐射研究、成像技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以实用于毒品检测、手术检测、材料成分分析等方面。。 第三位报告人是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褚君浩院士。他的报告《窄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跃迁效应》主要介绍他本人在带间光跃迁方面的研究结果。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能用于红外探测器,在军事上的价值不可小窥。 第四位报告人是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的黄民强院士。他可能是今天报告会中最年轻的院士,演讲题目是《现代密码学的几个典型问题及其数学基础》。黄院士介绍了密码学的基础概念,非对称和对称加密体系的典型问题。 会下,同学们抓紧几分钟报告间隙,充分和院士们交流科学问题、探讨科研方法、体会科学人生。在这里,我们信息学院的同学一睹院士们的真我风采,探得现今科学前沿动态,认识当代学术大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院士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院士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感动不已,被院士们的光辉形象鼓舞。 报告结束后,我们信息学院的同学和科学家们共进晚餐。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和院士交流人生感悟。有的同学细心体会老院士的教诲,感慨道:“今天,我才明白'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 晚上七点,我们驱车回到中关村园区。一路上,欢言笑语,交流心得,不亦乐乎。今天,到会每一位信息学院学生都收获颇丰,这将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次难得的经历。

【新闻网讯 李辉】2006年5月27日,中国第七届MBA发展论坛在湖南大学隆重开幕。全国96所MBA培养院校的商学院领导、老师和联合会成员1000余人集聚长沙,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MBA教育的共同发展之路,并且邀请了海内外两岸三地的知名教授、学者和成功企业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主论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MBA教育》在湖南大学大礼堂继开幕式之后隆重举行。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游汉明教授以及MBA学生代表先后发表精彩演讲。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彭赓等老师和MBA学生代表一行六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首次参加中国MBA发展论坛的香港代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游汉明先生,发表了主题为《中国MBA本土化的优势》的演讲。他从东方文化的角度谈起,指出中国古籍《易经》里面便有很多内容与创新相关,从而证明中国人自古便具有创新思维的传统,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的继承发扬这些理念。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现代MBA教育最主要的弊端便是没有认真学习和继承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谈到MBA教育的问题时,他表示,五年前香港中文大学就开始用《易经》、《孙子兵法》来讲现代管理。游汉明教授还认为,教育的投资要非常有效,研究经费应该主要放在MBA的教育里面。他强调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将西方和东方的两道“气”合二为一,这也是我们中国MBA本土化的最终方向。这也如同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所说:中国MBA教育应努力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结合和协调,发挥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放在国际化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并且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给予其新的内涵,使它重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 管理学院的老师和MBA学生代表参加了“以同根文化背景下的MBA教育模式的互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MBA 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为主体”等等几个分论坛。与各院校之间广泛交流,众多代表各抒己见,深入沟通。我院MBA学生代表还参加了联合会主席圆桌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MBA联合会工作,服务同学,协助学校更好的工作,共同促进MBA教育的影响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并投票选举暨南大学成为第三届全国MBA联合会主席峰会的主办院校,与会各位主席相约在金秋十月聚会广州,共同探讨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同MBA职业发展等相关问题。 “中国MBA发展论坛”是一个由中国MBA学生自己牵头组织的,用中国MBA自己共同的品牌命名的全国性的MBA学子交流平台。“中国MBA发展论坛”由全国高校MBA联合会负责人于2000年3月齐聚清华园共同倡议发起,自2000年5月首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大、西北大学、南开大学成功举办了六届,极大的推动了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各级政府、MBA培养院校、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尤其是在全国在读和毕业的十万MBA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共同努力下,“中国MBA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MBA界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活动。

     【新闻网讯】5月31日下午,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车浩博士受邀到我院中关村校区,献给中科院广大师生一场题为《An Integrated Traffic Control Strategy for Future Internet》的精彩讲座。

    车浩博士于1998年,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校区获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其后的三年(1998-2000),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任副教授;从2000年到2002年,在桑塔拉系统集团公司(Santera Systems Inc)任系统架构师;2002年至今,在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讲座伊始,车浩博士介绍他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由NSF资助的传输控制研究(Traffic Control),其次是网络处理和TCAM联合处理(Network processor/TCAM coprocessor),最后是由NSF资助的跨层优化(Cross-layer Optimization)。随后,车浩博士介绍他的研究可能产生的作用:建立一个传输控制的理论基础(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raffice control),为网络处理器建立基础的表现回馈(Established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bounds for network processors),为跨层优化提供有效通路容量理论(A theory of effective channel capacity is developed for corss-layer optimization)。

    接下来进入讲座的主要内容。互联网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提供网络的恢复力,但是对一些边对边的服务特性考虑的不够,它们包括服务特性(Qos),传输工程(TE)和快速失效恢复(FFR)。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仍可以满足旧的数据服务的要求,但是已无法满足声音,图像等大量数据服务的要求。于是就要设计新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虽然目前已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都有其局限性,例如需要特定设计对象(Special design objectic),只适合特定速率(Rate adaptive only),设计过于僵硬(Rigid design),只能解决单一区域内的问题(Single domain solution)。

    基于以上提到的这些局限性,新的理论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可以应用于多种路径,多种服务的情况(It should be multi-path,multi-Cos enabled),可以在多区域的环境下工作(It can work in a multi-domain environment),在工作时用最少的反馈信息(using minimum feedback information),容许展开大范围的设计(allow a large design space to be exploited)。

    车浩博士及其工作伙伴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而且已经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部份,包括多种路径,多种服务的情况(multi-path,multi-Cos),单比特反馈(Single-bit binary feedback),但是也是只能解决单一区域内的问题(Single domain solution)。单比特反馈解决了用最少的反馈信息的问题,按照香农定理,这已经是信道里可能传输的最少的反馈信息。现在只需要解决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多区域(multi-domain)。

    最后,车浩博士代表德克萨斯大学欢迎我们中科院的学生和老师去攻读博士、博士后、或学者交流。

    报告结束时,同学们对车浩博士致以热烈的掌声。

     【新闻网讯 原义涛】为了丰富教职工们的业余生活,增强体质、促进凝聚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职工积极参加了研究生院工会组织的集体跳绳比赛。

    这次集体跳绳活动,受到学院教职工的热烈欢迎,大家积极报名。报名参加者有13名,有的老师甘愿作为替补参与这次活动,以表示对集体活动的支持。作为一个有实力参赛团队,信息学院认真地做了准备,并多次练习。在练习中,队员们出谋划策、切磋动作、编排队形,以期取得佳绩。

    比赛过程中,李恒光、杨林春两位老师摇绳,其他八位老师依次跳绳,而替补的老师在做好替补的同时,还充当起啦啦队队员。在跳绳比赛过程中,两位摇绳的老师根据队员跳绳的情况不时改变摇绳的速度和幅度,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的跳过。整个比赛过程中没有一位老师失误,中间没有一次间隔。停!2分钟的比赛结束。176个!!这是比赛的最好成绩,冠军!属于信息学院教职工团体!老师们还来不及休息,就已经开始欢呼了。这是每位老师积极努力、圆满配合的结果,是团队精神的充分体现。

    这次集体跳绳比赛充分体现了信息学院的凝聚力,增进了教职工间的默契和团结合作的能力,锻炼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信息学院会在这种集体精神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佳绩。

【新闻网讯】5月27日周六的上午天空落着小雨、伴着凉风,冲刷着大地、荡涤着空气,但是却阻挡不了生物系五十名同学慕名来到研究生院对面的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参加“袁熙坤国际名人雕塑园区”雕塑的落成仪式。 北京市及石景山区的有关领导,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著名雕塑家袁熙坤先生,以及捷克等国驻华全权大使等人士冒雨参加了仪式。此次落成的三尊塑像分别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生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世界著名的捷克教育家杨·阿姆斯·考门斯基。 参加这次活动同学们感觉收获很大。首先,这是我们来玉泉路研究生院后第一次进入和我们隔路相望、向往已久的雕塑公园,感觉挺不错。公园内面积辽阔,创作自众多国际雕塑家之手的各式雕塑作品和谐地与公园的植被融为一体,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人们在茵茵的绿色中采撷春的气息的同时也能受到艺术与人文的熏陶。此外最重要的是,今天我们还出乎意料地有幸一睹了慕名已久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他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这样说,没有他,就没有北京奥运啊!因此,我一直都很崇拜他。更令人激动的是,当我们要求和他合影时他欣然地答应了,这让我们亲身地感受到这位老人家的和蔼可亲。并且,当他知道我们是中科院的学生时还亲切地跟我们握手,并鼓励我们“努力”。繁忙的事务、杂乱的人群中老先生愿做这短暂的停留,着实让我们感动啊!何老先生,我们科院学子一定会谨记您的教诲,为中国科技的腾飞而努力,从而为期待以久的08年北京“科技奥运”贡献自己一点菲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