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日下午,“相聚桃花岛,寻找最爱的人”大型相亲交友活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场在半岛名流接待会馆成功举办。来自大连化物所、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的职工和研究生,以及其他单位公务员和海归人士等100多名单身男女参加活动。

几位男嘉宾才艺表演之后,主持人首先介绍主办方—大连化物所与半岛晨报,简单叙述了本次活动的具体流程,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随后的“爱情宣言”环节,使所有嘉宾对彼此有了初步的认识;别出心裁的爱情游戏—“松鼠与大树”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心仪面对面”环节使大家在聊天过程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面对面的男女双方在短暂的八分钟里聊天,与心仪的人互换联系方式。活动其间不时穿插了嘉宾们带来的才艺表演,掌声不断。

活动进行约四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求心仪的另一半。活动中,多对男女牵手成功,他们不仅结识了新的朋友,还拥有了一段珍贵的缘分。  

713日17日,武汉大学基地班、弘毅班化学专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共54名师生到大连化物所参观学习。

在所期间,李勇、傅强、李砚硕、黄延强、章福祥、李先锋、陈剑、樊红军、冯亮、徐兆超、李兴伟先后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并介绍了各自研究室(部)的概况。同学们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提问,各位研究员分别进行了解答,科普报告的现场气氛热烈。研究生部工作人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大连化物所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研究生教育概况。

在此期间,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精细化工研究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燃料电池研究部、太阳能研究部、储能技术研究部、生物技术研究部,了解了各研究室(部)的基本情况和仪器设备情况,并与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互动。 

2015年,大连化物所累计接待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开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实践团来访师生136人次,所内科研人员为来访本科生做了23场次科普报告。社会实践团活动为高校师生了解大连化物所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大连化物所吸引优秀本科生打下了一定基础。

理化青年论坛、理化所青促会和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有机光电中心Natalie Stingelin教授于716日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 OPVs: structure property interrelation”的报告。 

有机光电子器件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未来光电子领域及能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器件半导体材料的薄膜结构及相态决定了激发态的产生、电荷分离、载流子的传输及器件性能。报告首先介绍了关于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薄膜形貌及相态结构调控的意义及目前该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随后,Stingelin教授介绍了该研究小组针对薄膜相态调控等有争议科学问题开展的研究。以聚噻吩/PCBM体系为研究研究对象,通过薄膜热处理、薄膜成膜工艺控制、添加剂的加入等实现了给受体相态结构的调控,并通过暂态光谱表征技术,研究了相态结构对于薄膜迁移率、激子产生、电荷分离效率及器件性能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为高性能材料的设计及器件的构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Natalie Stingelin教授现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有机光电中心教授,2001年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先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荷兰埃因霍温飞利浦研究实验室、苏黎世理工及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科学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功能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有机电子器学、多功能有机/无机杂化体系智能有机光学系统级生物电子学等。先后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J. Am. Chem. Soc.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目前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副主编。 

按照《中共中国科学院大学委员会在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以及董军社副书记在学校“三严三实”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要求,资环学院党总支认真部署,于7月14日上午专门组织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召开“科教融合意见征询会”,听取教工支部党员对科教融合的意见和建议,资环学院广大党员同志积极献言献策,将“意见征询会”作为一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学习研讨活动。

资环学院广大教职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就研究生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和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地意见意见,充分体现了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热爱和负责精神。校部高年级学生支部的党员同学则就即将入住的新校区提出了很多建议.

会后,党总支又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和汇总了部分群众及非党员同学对科教融合的意见建议,并以文字形式上报党委,希望能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并助力国科大迈向一流大学行列。

应理化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邀请,同济大学仲政教授于715日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题为“考虑湿度影响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理论建模与分析”的学术报告。 

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吸收大量水分,进而引起材料的溶胀和力学性能的退化。报告针对长纤维、短纤维和混杂纤维的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介绍了仲政教授及其合作者建立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用于预测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吸水引起的模量变化,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仲政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曾先后担任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断裂与疲劳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力学季刊》执行主编、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副主编、《中国科学》、《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应用力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空天防御》和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in Design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编委。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7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计算力学与仿真、结构的振动、噪声与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功能梯度材料与结构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层状电磁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与断裂准则”等重要科研项目10多项。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