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外事管理培训班”在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举办。本次培训班由国际合作局主办、亚热带生态所承办,来自院属单位的120余名国际合作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亚热带生态所副所长谭支良致欢迎辞并作了所情介绍。此次培训邀请了外交部、公安部的有关专家前来授课,从护照管理、签证管理、《被授权签证邀请函》的管理和外国人在华治安管理、签证的延期和换发、停留居留许可的签发和延期进行了全面解析和阐述。
会上,国际合作局综合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分别就中科院基本情况和科技进展、国际人才交流计划、办理护照和签证的注意事项等作了专题报告。院属相关单位分别就如何做好外事管理作了专题报告。在随后进行的分组交流中,国际合作局相关老师还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作了我院海外拓展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因公出国管理的报告,介绍了院属单位海外科研中心布局情况及因公出国分类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强调了因公出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各研究所认真履行因公临时出国计划报批制度,严格按照“因事定人,人事相符”的原则,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同时要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正确执行分类管理,做好统筹协调等,确保我院“率先行动”计划和国际化推进战略的实施。培训结束前,全体学员参加了培训考试。
学员们认为培训班的课程具备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将宏观政策与细节实操有机融为一体,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事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使更多科研人员和学生能更深入的学习物理及化学吸附仪器系统的功能和相关技术,5月28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合作组织举办了物理及化学吸附应用技术研讨会。
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国际总监Jeffrey S.Dixon及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杨正红、应用专家熊鹰博士分别作了技术报告。内容包括物理吸附分析仪在孔结构表征上的应用,物理吸附分析仪在多孔材料吸附动力学上的应用,物理吸附仪在计算吸附热上的应用,物理吸附仪操作注意事项;化学吸附仪应用范围与举例,化学吸附仪功能介绍,化学吸附仪操作注意事项。
此次技术研讨会的内容实用性强,共60多人参加了培训。除本所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外,还有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广州化学所等单位共有20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此次物理吸附分析仪在多孔材料吸附动力学上的应用和物理吸附仪在计算吸附热上的应用为新型材料的表征及高档次论文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增进国科大学生对海洋知识的了解,5月28日地学院608班、609班在雁栖湖校区1食堂门口,开展海洋科普宣传活动。
为了准备本次科普宣传活动,一周前608班全体同学在班长李秀敏的组织下,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有的同学制作海报,有的设计宣传册,有的搜集海洋生物图片,还有的负责购买活动奖品。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准备,28日16时海洋科普活动拉开了帷幕。同学们刚布置好活动场地,就投身到发放宣传册的队伍中。宣传册上迷人的图片、详细的讲解,引得路过的同学纷纷驻足浏览,活动现场的有奖答题区域也被参与的同学们围的水泄不通。
2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很快结束了,虽然班级很多同学还没吃晚饭,但是大家都因为能让国科大其他院系的同学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海洋科学而感到快乐,也因为班级同学难得的团结合作而倍感幸福。
管理学院学生会外联部2014年秋季学期主办的“希望信封——为远方寄送问候”的活动,受到了国科大学生和云南漭水中学学生的一致好评。据悉,“希望信封”活动的另一方——云南山区漭水中学的学生,在新年时也都收到了国科大哥哥姐姐们带去的关心和正能量。学校负责此活动的老师反映:孩子们的反响积极热烈。本次活动前期,管理学院就已收到了30多封来自山区学生的回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回信一一反馈给国科大的同学们。第二期活动在举办前就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5月21日上午11点,“希望信封”第二期活动在雁栖湖校区一食堂侧门开展。活动面向全校师生,旨在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云南山区的孩子们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并带给孩子们外面世界的精彩。
未到午餐时间,活动的宣传展板就已吸引了不少同学上前询问。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积极引导同学们挑选一名山区学生作为沟通对象,选择喜欢的信纸和信封,给自己对应的同学写一封信。为了保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写信,本次不要求大家现场完成,工作人员会在每个宿舍区的宿管办放置一个信箱,与同学们约定统一时间(28日)放回信件即可。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中午12点,现场人头攒动,100位山区小同学很快都有了给他们写信的哥哥姐姐,其中也不乏参与了第一期明信片活动的同学。现场收到回信的同学欣喜万分,纷纷表示要给孩子们认真地写封长信,分享自己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外国友人了解到活动意图之后非常赞许,也积极参与到了本次的写信活动当中,期待收到信的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回忆。
活动在预期的时间内圆满结束,工作人员对写好的信件和参与者名单进行了简单的整理。期间不乏有同学表示会继续支持管理学院后续的爱心公益活动。
“希望信封”系列活动深受国科大同学们的欢迎和认可,除了书信往来活动,管理学院还给云南漭水中学的同学们邮寄了各种课外书籍,从而切切实实地帮助山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5月25日,黑龙江大学付宏刚教授来到长春应化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能量转换及储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耗竭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型能源材料及其相应装置的研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付宏刚教授在报告中展示了其团队在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经验积累与积极探索。付宏刚教授所在的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设计合成介观尺度的高效的能量转换晶态功能材料,在介观尺度的晶态碳基和氧化物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等方面显示出特色,为其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付宏刚,1980-1987年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研究所,并获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留校并被派驻学校在深圳的科技开发单位,1988年调入黑龙江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正教授。1997-1999年在哈工大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9-2004年任黑大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4年任院长,2010年起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至今,从2003年起担任化学学科带头人,带领黑龙江大学化学学科和工程学学科等两个学科进入全球科研机构的前1%。付宏刚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入选了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他是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美国“Sci.Adv.Mater.(IF:3.308)”的客座编辑,“Energy Environ.Focus”的副编辑和“Mater.Focus”的编委。付宏刚教授所在的团队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科技部“国际合作研究基地”。他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学科中的材料结构理论、晶态半导体材料、介孔材料以及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在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异质结构建,纳米材料的改性及界面电荷传输特性及与光电性质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发展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制备碳基纳米片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在能源和环境材料方面开展了应用研究。作为通讯作者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 EdEnergy.Environ.Sci.,Adv.Energy.Mater.,Adv.Funct.Mater.,Chem.Soc.Rev.,ChemSusChem和ACS.Cat.等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研究论文80余篇,3.0-5.0的研究论文80余篇,被引用5000余次,有16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用论文的Top1%。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