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第六届博士后学术论坛在玉泉路校区办公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12个学院(实验室、中心)的41位博士后分享了近期的科研成果,相应学科的15位专家受邀作了现场点评,董纪昌教授等五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会员做学术报告并与博士后进行深入交流。副校长侯泉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侯泉林在开幕式上指出,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博士后培养工作,努力为博士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些年来,博士后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岗位的重要后备力量。侯泉林还表示,学校更名并启用雁栖湖校区后,人才需求会有所增加,对博士后是难得的机遇,但学校对人才的要求不会降低,希望博士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抓住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各类学术交流机会,加强科研工作交流,加快成长。

开幕式后,41位博士后分四组进行了学术报告,汇报进站以来的工作进展和科研成果,新进站博士后介绍博士期间工作的同时并汇报进站后的研究计划。报告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建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科学技术史等学科,涵盖了我校大部分学科。与会的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博士后报告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经各分组评审专家无记名投票表决,共评出报告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

下午,青促会会员与博士后进行了深入交流。吕晓睿副教授及董纪昌教授首先介绍了青促会的入会条件、资助政策及我院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方面的其他政策;之后,董纪昌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相关问题与博士后做了交流,针对博士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中肯建议;马晓丰、苗兵、杨益民、吕晓睿等4位副教授饶有兴致地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做研究的体会,这些分享为博士后做好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次交流历时四小时,与会博士后踊跃提问,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次论坛是由我校人事处主办,国科大博士后联谊会、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共同承办的年度学术活动。历年来,学术论坛得到了校领导、专家学者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博士后的积极参与。目前,博士后学术论坛与不定期举行的博士后学术沙龙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扩大博士后学术交流面的同时,也不断强化交流深度,为保证博士后的培养质量做好教学科研队伍的人才储备服务,也为进一步增强我校科研氛围贡献力量。

 
                                                                                           

 
有关格陵兰和南极冰层减少速度的结论
在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未能对冰层通过动态过程(如因冰下水文活动的变化而发生的冰加速)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作出一个估计。这个问题,再加上来自卫星观测工作的成熟数据流,导致了大量研究工作的进行。Edward Hanna等人回顾了过去六年有关冰层物质平衡变化的研究工作,得出结论认为:来自格陵兰的冰层加速消失是一个可靠的发现,但来自南极洲的冰层消失可能远低于人们以前所想的。
 
基因组和染色质扰动检测
当DNA发生双链断裂时,ATM激酶便被激发。“乙酰转移酶” KAT5 向被修饰的组蛋白标记物H3K9me3上的结合通过使该激酶乙酰化来促进ATM激发。在这篇文章中,Abderrahmane Kaidi和Stephen Jackson发现,在DNA损伤后,c-Abl激酶磷酸化“酪氨酸44”上的KAT5,增强其与H3K9me3的相互作用,并允许由ATM介导的信号作用来启动DNA损伤检查点。这些发现也许可帮助解释“赖氨酸脱乙酰基酶”(它们作为治疗药物正在研发中)的作用机制,因此也许还能为应该怎样最好地将这类药物用于癌症和神经退化疾病的治疗提供线索。
 
探明单分子内部结构
拉曼光谱被广泛用来通过检测分子的特征振动识别它们。该技术已被优化到在单分子层面也有效,办法是采用能增强光谱信号的强局域化的等离子场。这项研究走得更远了一步:它演示了一个与“尖增强的拉曼散射”(TERS) 相关的方法,该方法允许对等离子激元共振和拉曼光谱成像进行精确微调,能实现低于1纳米的光谱分辨率,甚至能解析一个单分子的内部结构及其在表面上的构形。该方法为单分子层面上的光化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按需设计、控制和改变分子的功能提供了可能性。
 
大鼠眼睛始终关注头顶
眼睛朝前的动物如灵长类需要将两只眼睛对准同一方向,以便使左眼和右眼的图像融合,而不管头部怎样动。Jason Kerr及其同事发现,啮齿类的眼睛协调遵从一个不同的策略。利用一个定制的微型化“眼睛—摄像系统”,他们发现,对自由运动的大鼠来说,眼睛运动的作用是,使两只眼睛的视场在头顶上连续重叠,但未必要对准同一方向。大鼠是在地面上生活的动物,经常受到来自上面的威胁,所以这种策略可能是作为对来自头顶的捕食者不断保持警惕的一种手段而形成的。
 
万众一心的“超级蚂蚁”
蚁群有时被当成超级生物,即它们在群落层面上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在对“红色收获蚁”的集体行为与群落中生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所作的一项长期(27年)研究中,Deborah Gordon发现,它们的确能表现出这种超级生物特性。在干旱时期,“收获蚁”的觅食往往不像它们在食物丰富时那么多;它们似乎是等待时机,直到状况改善。这种懂得克制的特征会传给它们的子群落,说明它的确可被看做是一个群落层面的特征。
 
超导体假能隙前后相变
假能隙(铜氧化物超导体相图中以异常物理性质为特征的部分)的性质2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还可能为目前仍不是很清楚的高温超导性的机制提供线索。在接近最佳掺杂的情况下,铜氧化物超导体会表现出被认为与一个量子临界点前后的强波动相关的“奇怪金属”行为。这项研究报告说,YBa2Cu3O6+δ中的假能隙以一个“相变线”为界。这条线对掺杂的依赖性使其会在零摄氏度时在“超导穹”内终止,这说明,那种奇怪的金属行为是由量子临界性驱动的。
《中国科学报》 (2013-06-17 第2版 国际)

 
MRP基因与寿命相关
不同动物的寿命相差很大,但为什么是这样却不清楚。Johan Auwerx及其同事报告了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表达的自然变化何以能够转化成小鼠和蠕虫寿命的延长,并且提出了决定代谢扰动对寿命长短的影响的一个统一的机制。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寻找与近亲繁殖的小鼠的BXD基因参照种群中的寿命长短相关的基因变化。寿命长短被映射到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上。通过小鼠种群遗传学研究和用线虫所进行的RNA干扰实验,“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5”(Mrps5)和其他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被发现是代谢和寿命的调控因子。
 
科学家发现保守的复杂遗传—非遗传机制
Pif1家族的DNA解旋酶从细菌到人类都是高度保守的。Virginia Zakian及其同事发现,在酵母中,人Pif1能够展开一个被称为G-quadruplex的四链结构。在此过程中,它抑制在这样的结构上出现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人类的这种蛋白能够在酵母中提供补充的能力,显示了这种活性在整个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另外,这种不稳定性与一种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复杂遗传—非遗传(外成)事件相关。
 
许多动物拥有专门化嗅觉受体
嗅觉对大部分动物都至关重要,但它依赖于数以千计的嗅觉受体基因,这些基因中某一个的删除通常几乎不会导致可以检测到的行为缺陷。Thomas Bozza及其同事发现,小鼠的一个“与痕量胺相关的受体”(TAAR4)的删除,会完全消除对低浓度的挥发性胺和对捕食者(美洲狮)尿液气味的厌恶。关于单一气味剂受体基因会具有重要的、非冗余的功能的发现表明,组合气味剂检测方法实际上是有局限性的。
 
TLR4拮抗剂在流感中起保护作用
随着流感病毒的继续演化以及它对现有抗病毒疗法抵抗力的不断蔓延,我们迫切需要新的抗流感疗法。以前的研究工作表明,TLR4信号作用介导小鼠由流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生成和系统效应。现在,Stefanie Vogel及其同事报告,Eritoran(一种合成TLR4拮抗剂)在被流感病毒感染之后长达6天施用,可保护小鼠不会死掉。现有抗病毒药物必须在感染后3天内施用才会有效。这项工作表明,TLR4拮抗剂对流感可能是有效的,并且有可能延长流感感染之后可被有效治疗的时间。
 
一种微RNA将细胞分裂和营养状态联系起来
当它们在营养短缺时孵化,线虫L1的幼虫不会开始“胚胎后”发育,先祖体细胞(母细胞)分裂会停止,直到营养状态变得比较有利。以前的研究工作报告,胰岛素/IGF信号作用通道调控母细胞的这种静止状态。这项研究识别出一种微RNA,即miR-235,它在胰岛素/IGF信号作用通道的下游发挥作用,调制母细胞的静止状态。在挨饿期间,miR-235在神经胶质中和下皮中都有表达,在那里它冗余性地调控静止状态。在进食时,胰岛素/IGF信号作用的激发下调(抑制)miR-235,促进母细胞的再激活。
 
LGR4突变与复杂疾病相关
一项在来自数千名冰岛人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中搜寻变异体的工作(这些变异体对出现从病理上来说较低的骨矿物密度的风险可能会有直接影响),识别出了一个罕见的无意义突变,除了那些与骨生理相关的表现型外,它还与一系列其他表现型相关。在“含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片段的G-蛋白耦合受体-4(LGR4)”基因内所发现的突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度相关,也与电解质失衡、荷尔蒙失衡以及患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胆道癌风险的增加相关。这种突变的载体的表现型与Lgr4基因剔除小鼠的表现型重叠。
 
《中国科学报》 (2013-06-03 第2版 国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6月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三位审稿人盛赞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开辟了该领域的一片新天地”、“是一项设计精妙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意义重大的工作”。世界著名纳米光子学专家还在同期杂志的《新闻与观点》栏目撰文评述了这项研究。

据悉,这一成果由中科院院士侯建国领衔的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科学团队董振超研究小组完成,博士生张瑞、张尧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据了解,物质世界里的分子非常小,一般在1个纳米左右,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如此小的尺度,不仅肉眼看不到,连光学显微镜都无能为力。如何在纳米甚至亚纳米尺度上实现分子成像并能识别分子的化学信息,从而帮助人类认识分子结构、更进一步了解微观世界,是科学家们持续关注的热点。
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而频率的变化情况取决于散射物质的特性,这就是物理学上曾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的“拉曼散射”。“拉曼散射光中包含了丰富的分子振动结构信息,不同分子的拉曼光谱的谱形特征各不相同。因此,正如通过人的指纹可以识别人的身份一样,拉曼光谱的谱形也就成为科学家们识别不同分子的‘指纹’光谱。”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大教授董振超介绍说,拉曼光谱已经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特别是针尖增强拉曼散射(TERS)技术的发展,光谱探测的灵敏度以及拉曼成像的分辨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迄今,科学家们已将TERS测量的最佳空间成像分辨率发展到几个纳米的水平,但这显然还不适合对单个分子进行化学识别成像。”董振超说。
微尺度实验室单分子科学团队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制科研装备,发展了将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与高灵敏光学检测技术融为一体的联用系统。他们利用针尖与衬底之间形成的纳腔等离激元“天线”的宽频、局域与增强特性,通过与入射光激发和分子拉曼光子发射发生双重共振的频谱匹配调控,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个卟啉分子的拉曼光谱成像,使化学识别的分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可识别分子内部的结构和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可以说,在任何需要在分子尺度上对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进行识别的领域,该项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用途。”董振超表示,这项研究对了解微观世界,特别是微观催化反应机制、分子纳米器件的微观构造和包括DNA测序在内的高分辨生物分子成像,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也为研究单分子非线性光学和光化学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科学报》 (2013-06-06 第1版 要闻)

 
量身打造巨细胞病毒
可帮助T细胞察觉更多SIV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一种经过设计的巨细胞病毒(CMV)根本性地改变了T细胞保护恒河猴免于SIV感染的活性;猴子中的SIV相当于人类的HIV。Scott Hansen及其同事曾在近期报告了经过设计可表达某些SIV蛋白的CMV株,从而让得到疫苗接种的猴子能够控制SIV感染,现在他们又报告说,这种特别的疫苗载体会驱使出一种来自CD8+ T细胞的非常独特的免疫反应。他们说,当与设计的被称作68-1 RhCMV的CMV株相遇时,CD8+ T细胞会发动一种比其通常的对SIV的免疫反应强得多的反应。
在68-1 RhCMV存在的情况下,CD8+ T细胞能够将SIV的抗原表位——或者说是抗原性蛋白的小片段——作为其标靶,而这些抗原性表位通常会避开由其他经过设计的病毒载体或仅由SIV感染所激发的免疫反应。据研究人员披露,CD8+ T细胞通常只对由属于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或MHC-I——的细胞所呈现的抗原起反应,但68-1 RhCMV产生了对MHC-I 和 MHC-II 分子都起反应的CD8+ T细胞反应。
他们的结果表明,CMV载体可通过以遗传编程从而让它们能够识别更广泛的SIV抗原表位范围这样一种方法来影响CD8+ T细胞。这些发现可能最终会导致针对HIV治疗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而由Nilu Goonetilleke及Andrew McMichael撰写的一篇文章更为详细地解释了这些结果。
 
一恒星系统
比科学家所认为的更近
新的研究显示,一个恒星系统比我们所认为的要离我们更近,这意味着曾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吸积理论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是准确的。在被称为矮新星的恒星系统中,一颗白矮星会从一颗伴星的星盘吸积质量。如果——按照该理论预测——质量转移速度低于某临界值的话,这一过程可产生望远镜可见的光爆发,而这意味着吸积盘会变得不稳定。(当质量转移速度超过某临界值,吸积盘的稳定性会持续存在且没有光爆发产生。)
此前,用望远镜研究太空中吸积的科学家们发现吸积的机制如同预测的那样会发生。但是在1999年,哈勃望远镜对历史上研究得最彻底的一个吸积盘系统的测量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它提示了到矮新星天鹅SS型星(SS Cygni)的距离是159秒差距——或称天文长度(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是矮新星天鹅SS型星产生的明亮的光爆发只能在吸积速度低于某临界值时发生——而这在如此遥远的距离是不可能的。
如今,由J.C.A. Miller-Jones及其同事撰写的一则报告用无线电观测更强有力地测量了至双子座U型星的距离。它揭示了到天鹅SS型星的距离比1999年的测量所表明的距离要更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观察星星的科学家们经常能观察到来自天鹅SS型星的光爆发。这一发现符合研究人员对吸积理论所作的假设。一则由M.R. Schreiber撰写的文章对这些发现的意义提供了更多的见解。
 
找到瘙痒的根源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键分子,所有的瘙痒受体细胞都需要这种分子以实现发出瘙痒信号所必需的脑神经回路的沟通。该分子是一种叫做Nppb的小分子神经肽——将其去除就不会有瘙痒。但将其在恰当的地方进行注射时,瘙痒又会恢复。这些发现显示,Nppb是感觉瘙痒的皮肤受体细胞与将瘙痒感知输送至脑部的神经细胞之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Santosh Mishra及其同事用遗传学工具制造了缺乏Nppb分子的小鼠。这些缺乏Nppb的小鼠对任何在对照组小鼠中引起搔抓(这是瘙痒的一个关键性的标志)的化学物质或动作都没有反应。该研究小组接着将Nppb注射到这些小鼠体内,而引发了随后的小鼠的阵阵搔抓。
在进行更仔细的观察时,文章的作者发现,当瘙痒感觉通过受体细胞出现于皮肤时,Nppb分子会释放出来,从而发射出一个可让瘙痒感觉到达脑部的信号。
由于Nppb已被发现,研究人员可能会找到瘙痒反应环路中的其他神经肽,而这可能带来更多的对像湿疹或牛皮癣等慢性瘙痒性疾病的特定治疗。(由于Nppb对身体的其他过程也很重要,因此该分子本身可能不是一个良好的药物标靶。)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3-06-04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