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肽可骗过免疫系统
 
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人工合成的分子,它可让外来颗粒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这种合成肽可被用来改善药物向肿瘤的输送并增进医学成像技术。目前的药物输送及成像策略受到了免疫系统快速识别并清除外来颗粒能力的阻碍。所谓的“自我”细胞通过被一种叫做CD47的膜蛋白标记而受到不被清除的保护。
 
通过使用计算设计技术,Pia Rodriguez及其同事研发出了一种合成的基于人类CD47的肽。当研究人员将标记了该合成分子的纳米颗粒注射到小鼠体内时,该合成肽阻止了被称作吞噬细胞的白血球吞噬该纳米颗粒。该结果提示,这些合成肽是有效的逃避免疫系统的物质,它可能在多种应用中起到作用。
 
研究检测芬兰森林中气溶胶的产生
 
据一项研究报告,在芬兰Hyyti?覿l?覿北方森林中的实地研究及在实验室中的试验揭示了气体分子是如何形成大气气溶胶的。这些发现可能就新气溶胶形成对大气气溶胶预算的作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有所启示。大多数的气溶胶——它们是来自火山、尘埃、污染物及其他来源的极小的在空气中传播的颗粒——是从它们本身的环境中产生的,而不是从陆地、海洋或太空被完整直接地运输过来的。这些气溶胶来自一种增长过程,它开始时为大气中的分子及分子簇,它的尺寸随着其获取其他分子、分子簇和颗粒而变得越来越大。
 
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大气颗粒形成机制的线索,但在那时要知道其确切的机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检测微小颗粒以观察这一过程的肇始。Markku Kulmala及其同事研发了敏感的新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检测并对这些细小的起源物进行计数,从而使人们能够详细地勾勒出气溶胶形成的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气溶胶形成的起始步骤是以直径小于2纳米的集簇物开始,而硫酸及有机分子是颗粒增长过程的关键成分。研究人员发现,硫酸和像碳这样的有机分子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关键性的集簇物,它会增长成为一个气溶胶颗粒。集簇物足够稳定的积聚以实现持续增长是气溶胶形成的关键。理解气溶胶是如何形成的对了解这些颗粒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HIV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花费不菲有所值
 
本期《科学》杂志中的两则新的研究证明,在南非农村地区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为扩大针对HIV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规模所付出的巨大资金投入是值得的。首先,Jacob Bor及其同事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HIV预防试验网络052试验——或HPTN 052——进行了追踪。
 
该试验显示,感染了HIV的人如果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其传播病毒给他们性伴侣的可能性减少了96%,他们还发现自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夸祖鲁—纳塔尔扩展以来,该地区的成年人预期寿命增加了11.3年。这样的治疗每年在每个人身上的花费大约为500到900美元,因此,就扩大这种治疗规模是否合理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但是,这些研究人员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即在该地区扩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前4年及之后8年——在一个大约有10万人的人群中分析了成人预期寿命的改变,并确认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生存的收益是治疗成本的26倍而且还要多。这项研究确实有许多固有的局限性,因为,在夸祖鲁—纳塔尔地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规模增加的同时,人们获取清洁用水及电力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然而,据研究人员披露,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在南部非洲扩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规模仍然会对挽救生命和节约资金有帮助。
 
在另外一则研究中,Frank Tanser及其同事发现,在撒哈拉以南的“真实世界”环境中,感染HIV的风险在加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规模时明显地减少了。在2004年扩大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后,这些研究人员对一则研究所涉及的夸祖鲁—纳塔尔地区的近1.7万名未被感染者进行了为期8年的跟踪随访。
 
他们发现,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覆盖率低下的地区相比,生活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覆盖率高的地区的未感染者感染该病毒的可能性下降了38%。综合来看,这些研究提示,HPTN 052的结果远非偶然事件——而《科学》杂志挑选这项试验作为2011年的“年度突破”则预兆了以上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3-03-05 第6版 国际)

新华社洛杉矶3月3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在该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检测证明,经过治疗该女婴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数量明显递减,在其出生29天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检测不到。研究人员在随后18个月内继续对她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并在停止治疗10个月后发现,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仍为阴性,常规血液检测中未发现艾滋病病毒存在。

研究人员说:“对新生儿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以阻止体内藏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该疗法能够清除、抑制该病毒,在非终身治疗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根除艾滋病病毒,即“根本性治愈”艾滋病当前难以实现。现在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

据报道,全世界目前约有250万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染每天新增约1700例。

改变人类情绪的药物也能改变鱼类行为
 
据一项对欧洲野生鲈鱼的研究,在被排泄、冲刷并在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之后而最终出现在全世界水道中的医疗用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对生态的影响。
 
Tomas Brodin及其同事发现,在接触了被称作去甲羟安定的减缓焦虑的药物之后,这些鱼的进食速度加快了、胆子变大了而且较不合群。这种精神病科的药物被用来治疗人类的焦虑症。但是,去甲羟安定残余常常会最终出现在污水处理厂下游的自然水生系统中,它们在那里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未知的。
 
如今,Brodin及其同事给野生鲈鱼喂食了去甲羟安定,其剂量等同于那些在瑞典的河流溪水中发现的该药物的含量;他们的结果提示,即使是很少量的去甲羟安定都会改变这些鱼的行为和觅食速度。在独处的时候,接触过去甲羟安定的鱼敢于离开安全的庇护场所并进入新的可能是危险的区域。这些鲈鱼吞食其食物的速度比没有接触药物的鱼更快——研究人员说,这一行为上的转变最终会改变水域中的物种组成并导致如藻类勃发增加等生态事件的发生。
 
在研究期间被给予去甲羟安定的鱼还会变得不合群,使自己与其他鲈鱼疏远,使它们暴露于被捕食的更大风险之中。这些发现提示,目前世界表面水体中的医疗用药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生态及环境后果。
 
加速质子证实宇宙射线来源
 
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我们星系的宇宙射线质子会在由超新星产生的冲击波中得到加速。人们经常受到快速、充满能量但又不起眼的被称作宇宙射线的粒子的轰击。这些大多为质子的带电荷的粒子不断地从外太空攻击地球。科学家中有普遍的共识,这就是超新星残余(它们是超新星爆炸后的剩余物)是宇宙射线的来源,但对此的最终证明一直难以找到,因为宇宙射线在它们从其源头来到地球的路径上发生了偏转。
 
Stefan Funk及一组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用安装在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上的大视场望远镜(LAT)来观察伽马射线。他们观察到了2个被命名为IC433和W44的超新星残余。二者都位于我们的银河系之中——IC443位于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的双子星座中,而W44则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万光年的天鹰星座中。研究人员在分析了这些数据后发现了中性π介子在伽马射线谱中衰变的特征性识别标志。π介子是当加速的宇宙射线与超新星周围的星际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亚原子粒子。π介子会快速衰变成为伽马射线,它们因此可被特殊的望远镜探测到。这些结果毫不含糊地证明超新星残余物可令宇宙射线加速。
 
人类与类人猿中存在平衡选择
 
一项新的对人类及黑猩猩进行的全基因组分析披露,这两个物种在数百万年中同时拥有着某些相同的会导致多态性—— 即在同一物种中有着不同的物理形式——的突变组合。在此之前,在人与猿之间只确认了两种共有的多态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或MHC的变体,及作为不同血型基础的ABO血型系统中的多态性。
 
Ellen Leffler及其同事对59个人及10个西非黑猩猩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研究并确认了在这两个物种中有125个区域含有类似的突变——它们中的大多数出现在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区域中有6个看来代表了自这两个世系分开后仍然持续存在于这两个物种中的多态性。
 
这些新的发现提供了平衡选择的证据,在这种选择过程中,某些在一个物种中的非显性特质却仍然以高出显性特质的程度得到维持。这种现象常常会使某些多态性在进化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北极融冰可能移动更多海藻
 
随着去年北极海冰衰减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员发现其下方有大量的藻类生长。Antje Boetius及其在研究船Polarstern号上的同事确认了这些藻类是叫做北冰洋直链藻的硅藻;他们现在报告说,一股股这样的海藻悬挂在该区域跨越广阔纬度范围的、随季节波动的冰的底部。
 
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藻股很容易脱落,且有证据显示,它们中有许多已经沉至海底,并在那里形成直径为1~50厘米的斑片,这些斑片覆盖了高达10%的海底面积。他们说,在海底,一丛丛海藻会吸引大量可移动的如海参和蛇尾海星等无脊椎动物。尽管过去的研究曾经揭示过在北极冰下生长的藻类,但这一新的发现表明,可能因为海冰的变薄使海藻获得了更多的光线,从而促进了海藻生长并在冰融化时将海藻输送至海底,并因而增强了该区域的初级生产力。Boetius及其他的研究人员说,这种情况转而会导致北极碳收支与生物多元性的显著变化。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3-02-26 第2版 国际)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最新消息说,北京时间2月28日10时18分,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公里,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目前,卫星状态良好,各项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嫦娥二号卫星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
 
据介绍,自2010年10月发射以来,嫦娥二号从距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从700万公里处飞越探测小行星,到突破1000万公里,再到突破2000万公里……超期服役近两年的嫦娥二号卫星,在浩瀚太空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同时,“嫦娥二号”在700万公里深空成功近距离飞越并交会探测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在世界上首次获得10米分辨率的小行星图像。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科学的规划、零窗口发射、创新的轨道设计、精准的测控,最大限度节省了卫星燃料,确保了“嫦娥”太空远征之旅能量充裕。今后要继续开展嫦娥二号测控跟踪,力争控制卫星不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对中国深空测控网进行更加充分、全面的测试验证。同时,要抓紧时间开展全系统嫦娥二号任务技术总结,进一步深化科学研究,多出成果。
 
2013年,中国探月工程下半年将迎来肩负“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实现中国探测器的首次地外天体着陆。

核心阅读
 
□ 暗物质是一种特殊物质,很可能是一种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我们已知粒子之外的全新粒子
 
□ 据估算,我们所知的常规物质只占宇宙构成的4%,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23%和73%
 
□ 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之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在2月18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外宣布,阿尔法磁谱仪发现了弱作用重粒子(WIMP)存在的证据,而WIMP就是一种暗物质的候选体。丁肇中称,将于未来两到三周发表涉及暗物质的研究论文,对这项研究的进展作详细阐述。据报道,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
 
不管此次阿尔法磁谱仪是否发现了暗物质,各国科学家们都希望有关暗物质起源的问题能够变得更加明朗。
 
23%的“未知”
 
人类所知的常规物质只占宇宙的4%,未知领域的暗物质占据了23%
 
什么是暗物质?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回顾一段有趣的历史。
 
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们尝试用万有引力理论来解释太阳系的行星运动规律。尽管万有引力的解释在开始时是非常成功的,但在解释天王星运动时却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天王星的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的预言有明显的差异。法国天文学家U.Le Verrier和英国天文学家J.C.Adams猜测天王星的异常也许不是万有引力规律出了问题,而是在太阳系中还存在一颗当时还没有发现的行星,这颗行星的引力使得天王星的运动偏离了原来预期的轨道。根据他们的预言,于1846年由J.G.Galle发现了这颗行星,即海王星。
 
“由行星运动异常从而猜测到另外一颗未发现的行星的存在,非常类似今天我们关于暗物质的认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毕效军说。
 
大约80年前,天文学家意外发现,一些星系团中的星系运动速度比预想中更快,光靠所看到的这些发光物质(当时人们还没发现星系团中大量存在X射线气体,它们才是星系团中普通物质的主体)所产生的引力场根本无法束缚住它们。因此,大家便猜测这些星系团中应该有种看不见的神秘物质,也一起贡献着引力,拉住了星系。
 
“虽然我们从来没有直接‘看到’宇宙中存在这种物质,但我们却发现了由于这种物质的引力作用对于其他可见的物质运动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断定宇宙中存在这种物质的理由。”毕效军说。
 
这种物质的存在,在随后几十年中,又相继被各种天文观测间接证明。
 
目前被广为接受的说法认为,它们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很可能是一种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我们已知的粒子(如质子、电子、中子等)之外的全新粒子。
 
“这种物质不发光,也就是不发出电磁波,所以看不见。于是,我们就称它为暗物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新民说,“与通常物质一样,暗物质有引力作用。这个引力效应让天文学家在宇宙空间发现暗物质占宇宙的23%,另外73%是暗能量。而组成我们身边这个世界的‘常规物质’只占4%。”
 
第一难题
 
暗物质是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研究它有助于了解星系的演化和物质构成规律
 
虽然,人们早已经猜测到暗物质可能存在,但一直以来从未明确探测到暗物质粒子,因此,还不能确定暗物质的性质。
 
目前,寻找暗物质粒子、研究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探索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奥秘、结合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攻关,开展这一重大交叉学科的研究。
 
2004年8月,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公开发布的物理与天文学发展战略中,列出了新世纪要解答的11个难题,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什么是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探测和研究暗物质,其意义何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多次指出:“暗物质是笼罩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它将预示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
 
其实,很多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开始有这样的预感:今天物理学的情况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相对论和量子论时非常类似。
 
“历史经过百年轮回,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又一次处在了十字关口,暗物质便是一个关键突破口。因此,可以这么说,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之后,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秦波说。
 
对此,张新民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对于宇宙中4%的物质,即所谓的通常物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备的理论,即所谓标准模型,进行描述。但是标准模型并不能描述宇宙中暗物质的现象。这就表明,我们对于物质的基本组元、基本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暗物质是目前最明确的突破了标准模型的观测现象,了解暗物质的性质就可能带我们走进基本粒子更加深入细微的结构中,了解更加深刻、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规律。在另一方面,了解暗物质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宇宙中像星系、星系团这样的大尺度的结果是如何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形成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捕捉“220千米/秒”
 
暗物质以220千米/秒高速运动、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弱难以探测,捕捉它需“上天入地”
 
暗物质之所以“暗”,不仅是指它不发光,更重要的是它太难捉摸。
 
“每天可能有几万亿个暗物质以高速穿过你的身体,且未留下任何痕迹,让你完全感受不到。”张新民做了个比较,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出膛的速度是每秒700米,而这些暗物质粒子却是以每秒220千米的高速在运动,是前者的300倍。
 
如何“捕捉”住暗物质?
 
首先,科学家们曾对这种物质可能的形态做过很多理论上的猜测,例如,惰性中微子(Sterile neutrino)温暗物质、引力微子(Gravitino)温暗物质、轴子(Axion)冷暗物质等。
 
张新民说:“就目前而言,被研究得最多也是最被粒子物理学家看好的暗物质模型是所谓弱作用重粒子。主要因为这种粒子与普通物质有弱相互作用,所以具有可探测性。相比之下,对于许多其他的暗物质模型,由于其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更弱,在目前的实验水平下使得探测它们的可能性更小。”
 
接着,科学家们又想了很多种实际探测的实验办法。
 
最初的办法是天文观测法,但是却无法解答“暗物质是什么”。后来,人们又采取间接探测和直接探测的办法。前者,是探测暗物质相互碰撞产生的普通物质粒子信号,一般通过地面或太空望远镜探测;后者,则是用原子核与暗物质碰撞产生的信号。而在地面上,因为宇宙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去干扰,让其“静心”工作。
 
“丁肇中团队所使用的阿尔法磁谱仪2号(AMS—02)当然是目前灵敏度最高,也是最复杂、最昂贵的一台暗物质探测设备,代表了当今科学实验的最高技术手段。在此之前,在不同的实验上都看到了一些‘反常’迹象,人们怀疑这些就是暗物质的信号,但是,由于实验的灵敏度还不够,这些迹象都还无法确认为暗物质的信号。”毕效军说。
 
除了阿尔法磁谱仪,其他实验,例如位于瑞士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的实验,以及深埋在中国四川锦屏地下的暗物质探测器实验等也还都在进行当中,他们都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有所新发现。
 
“世界范围内的暗物质探测实验正在蓬勃发展,未来10年、20年将是暗物质探测的黄金时代,肯定也会有所突破。”秦波说。(原标题:暗物质 我们身边的隐形“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