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回答“钱学森之问”,呼唤好的教育——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33场报告会侧记

  • 文/孙灿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2-12-12
  • 207
朱永新做客科学与人文论坛
座无虚席的玉泉路校区礼堂
提问环节,朱永新与在场师生探讨问题
朱永新(右)王艳芬(左)登场 图/平爱国
朱永新在作报告 图/平爱国
学生提问 图/杨天鹏
提问环节,朱永新与在场师生探讨问题
提问环节,朱永新与在场师生探讨问题 图/平爱国

【新闻网讯 记者孙灿】“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去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曾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回答“钱学森之问”,呼唤好的教育,思考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纵论教育发展。12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座无虚席,“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33场报告会如期举行。论坛邀请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发表了题为《回答钱学森之问——关于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坛演讲。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主持报告。

 

回答“钱学森之问”——反思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三大“病症”

 

“为什么我们产生不了像犹太人这么多的世界级大师?几年以前我做过一次演讲,有媒体说炮轰中国教育,后来我说我没有炮轰,我们需要的不是炮轰,需要的是思考。”朱永新坦言。

眼前的朱永新慈祥和善,一副眼镜透露出浓浓的学术气息。他是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为数不多的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典范。现在,朱永新教授走进国科大的礼堂,与科苑师生纵论教育改革。这儿没有“炮轰”,需要的是“思考”,是反思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那么,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这样杰出的人才呢?回答“钱学森之问”,朱永新谈到,“第一个原因就是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分离。”朱永新曾经多次写文章抨击文理分科的弊端,并呼吁取消文理分科。“仅有科学思维,没有人文情怀的科学家是走不远的;文科没有经过自然科学、逻辑思维的训练,没有精确考虑问题的方法,所以也是不行的。”在朱永新看来,文理分科,表面上看是减轻的学生负担,实则会降低民族的整体素质。纵览国内外学界,诸多大师都是文理兼修的,因此,朱永新坚决呼吁取消文理分科。

“阅读能力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阅读能力的下降导致国民整体素质的降低。”谈到阅读能力,朱永新认为,中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阅读能力的低下。民族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力量,民族的精神力量不取决于人口数量而取决于阅读力。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读书对人类的巨大益处时如是说。

朱永新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他的五个阅读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因此,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提高人生的高度,增加人生的厚度。阅读能够帮助一个人的精神更加充盈起来。

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在于教学体系。“满堂灌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课堂里面没有挑战,没有智慧的生成,没有智慧和智慧的碰撞,这是课堂最大问题。”因此,朱永新呼唤中国大学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一定要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建立在智慧挑战的基础上,让课堂有真正的活力和生机,让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变教师独白为师生对话。但是,朱永新分析到,“现实的问题,体制上、管理上有很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问题是对教育管的太死,管的太多。”

 

呼唤好的教育——关于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六条建议

 

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反思了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之后,朱永新针对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六条具体的建议。

首先是进一步明确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具体来说,“要处理好政府、学校、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建成服务型的教育行政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此外,对于“好的教育目标”,朱永新幽默地谈到,以前有说法讽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一个好的教育目标本应该是分层的,注重分工的公平,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其次是强调公平优先的教育原则。“十八大报告里面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目标,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朱永新表示,人民满意不满意主要看两件事,一是公平,二是品质。因此,需要尽快研究全国范围内教育基准的建立,继续出台鼓励优秀教师好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人群倾斜的政策。真正做到“保证机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争取条件公平——让所有的孩子上好学”“关注结果公平——让所有的孩子学习好”。

谈到近年来农村的村小大量消失,山区孩子跑几里地去上学的现象时,朱永新痛心地批判了“一刀切”的弊端,“现在我们规定太死了,我们师生比,多少学生一个老师,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在山村里面师生比就不能一刀切。”因此,朱永新提出要进一步下放行政权利,将“因地制宜”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和指导思想。允许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形成各地多样化的、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

第四,要进一步落实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放权才有活力,自主才有创新”,因此需要“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校长、解放教育厅长”,把教育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使学生自由地追求、自由地创造、自由地发展。

第五,建立管、办、评相对独立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管的太多,已经造成了权利过于集中,决策过于随意。”对此,朱永新建议政府由直接提供服务,转变为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从“划桨手”到“舵手”的转变,并建立教育决策、执行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

最后一点是进一步开放教育,这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开放。“对内是给义务教育阶段非盈利学校补贴,鼓励民营资本办特色学校、精品学校;对外则是鼓励中外合作大学、进行大学体制改革的试点。”朱永新表示,在制度设置上应该给民办学校更大空间,甚至可以给他们以补贴,更期望公有企业能在国家的教育、科研上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展望教育的未来——用实际行动回答“钱学森之问”

 

“您谈到搞科学是要有人文情怀,我想问这个人文情怀是对社会关注和国家有着很深的感情,还是你内心的信仰,比如像科学的坚定信仰?”在提问环节,在场学子向朱永新教授请教了自己存在的困惑。

“这两者不矛盾,是可以整合的。人类最重要的价值是相通的,无论是信仰,还是尊重、宽容、理解,很多这样的都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朱永新解释到,“人文情怀是在和人类伟大思想的对话当中去逐步获得的。那些伟大的作者的作品往往包含着许多伟大的争议,你只有通过与最伟大思想去对话,去交流,通过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然后被潜移默化。”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呢?为什么选择那些经典来阅读呢?朱永新继续谈到“那些经典作品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上沉淀下来的最好的东西。所以对于科学家,诗词、散文、包括好的科学作品,都是有价值的,这些价值不是在做科学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和体现的,而是需要不断交流。这些价值,从伟大科学家身上,从老师身上,从周围科学家身上同样也是能够获得。因此,增强科学工作者的人文素养,需要一种系统的,长期的坚定的信仰,否而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生命学院的王同学听了朱教授的解答很受启发,“作为理工科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受文理分科的影响,所以一直很少读人文方面的经典,也疏于关心时事,以后要按朱教授说的那样多读书、读经典,我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嘛!”

此外,朱永新还就“教育的去行政化”“行政的去学术化”、对民办学校的认可度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气氛热烈。

来自人文学院的高同学告诉记者,“听说有教育家来国科大做报告,我想自己一定不要错过。最近网上对博士生逃离科研的话题热议,我想就教育的目标与结果、科研与就业问题请教一下朱教授呢,可是想提问的同学实在太多了,时间又有限,我最后就没机会提问了,不过听完教育家的讲座感觉受益很大呢。”

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评价此次报告时表示:“感谢朱教授的精彩演讲。我自己在听的时候,更多感受的是一个教育理论家、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报告结束后,王艳芬鼓励在场学子“钱老问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么优秀的人才,我希望你们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文/孙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