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合唱团学生团长:“黄金一代”要用歌声打动听众

  • 徐扬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7-07-16
  • 3106
博士合唱团要用歌声打动听众
演出 摄影:杨天鹏

当博士合唱团三周年专场胜利落下帷幕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感动。这其中也包括合唱团的学生团长张轶群。演出翌日的早上,在博士合唱团排练现场——中关村园区6号楼多功能厅, 他绘声绘色地把合唱团的经历为我们娓娓道来。

科研搞好了,才能放心追逐合唱
 
合唱到底是怎样一门艺术,合唱团的经历又带来怎样的收获呢?在张轶群的眼里,合唱艺术,是一门让人与人心灵贴近的艺术。对合唱团成员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唱,更是倾听。透过倾听,大家互相欣赏,从而让彼此间靠近,产生共鸣,才有最和谐动听的音乐。“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声位上做好”。
 
歌唱是一个互相感染的过程,大家互相启发,互相欣赏,由此见证生命的美丽与动人。张轶群说,本月7号是合唱团的生日,大家举办了一个盛大的聚会,会上除了有合唱团成长过程以及西北行的精彩剪辑,少不了的是大家的即兴演唱。队员们知己相约,唱起自己喜欢的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合唱团进步显著,成绩有目共睹。身兼科研重任的研究生们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呢? 张轶群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是科研,参加合唱团是个人兴趣。任何时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都是摆在首位的,只有把科研工作完成好了,保证了基本前提,才能全情投入最喜欢的音乐中,放心追逐自己的艺术追求。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让身心愉悦的活动,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与合唱团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执著地在艺术之路上追求,是促使大家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
 
倾听和宽容是“法宝”
 
作为学生团长,耐心,倾听和宽容是张轶群工作的法宝。他把这个优秀的团队形容为年轻、热情,团结和充满了爱。 作为一名合唱团成员,主观能动性,能力,兴趣缺一不可。只有大家积极参与,主动承担责任,一个以凝聚力为核心的团队才可能走向成功。张轶群尤其感到兴奋的是,在合唱团,能认识许多优秀的人,欣赏到不同成员的个人魅力。大家秉承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严格的自我要求和认真的态度,也为合唱团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集体总有无限的吸引力。身为团长的张轶群,常常要和其他声部长一起,面试希望加入合唱团的同学。除了音乐基础,合唱团更看重的是成员的热情与毅力。合唱团对于坚持进步的同学,从来不落下一个。他说,有的同学在面试考核的时候落选了,仍然坚持跟着合唱团排练,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一段时间以后,不但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还顺利成为合唱团的一员。还有一些被称为“小骨头”的新成员,不仅要参加日常大团排练,每周六还要加学老团员学过的曲目,压力不小,有时不免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是在队员的互帮互助中和鼓励中,大部分人都能坚持下来。由此可见,参加合唱团的过程,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积累自信的过程。
 
“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出色了!”
 
合唱团从三年前在海淀剧院的首演,一步步走出来,从京区走向京外各所,从校内演出走到央视面向全国观众,合唱团一直在走向进步,走向成熟。对于合唱团的成长经历,张轶群体会尤为深刻。据说,当初合唱团首演的时候,在一些特别有难度的音上观众还会为他们捏一把汗。三年下来,虽然中间不少成员新老交替,合唱团整体的水平一直在进步,无论识谱还是视唱能力都大大提高,现在一首新曲子谱子发下来,各声部经过15到20分钟的准备,就能够进行整体合唱的排练了。“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出色了!”
 
说到默契,不能不提去年的西北行。张轶群用“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来形容那次的社会实践西北行。两周时间,大家利用难得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故事,彼此增进了解,整个团队的感情与默契得到了很大的升华。两弹一星原址诉说着科学家的艰辛与执著;偏远地区科研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科研士气;黄土高原边,水土流失让队员们深感痛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合唱团不仅为大家在艺术上的追求创造了优良条件,也为队员们提高自身素养,增长见识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黄金一代”要用歌声打动听众
 
为了迎接合唱团三周年庆典,每周六的大团排练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强度大大增强。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收的硕果,这一过程虽然非常辛苦,但大家的与日俱增的默契与配合,昭示了大家的成绩。张轶群尤其称赞声部长的工作,他们不仅仅是合唱业务上的骨干,更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团队的凝聚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称赞他们 “可爱”,更不惜用“黄金一代”来形容现任的几位声部长。他还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女中声部长陈名,三周年专场演出前夕在外地出差,为了及时赶回参加演出,连日劳累加上赶车的辛苦,患上重感冒,发烧不止。但她坚持参加了演出,用自己的激情克服困难。“只要声部长在队伍中,大家就能有足够的信心!”
 
谈到关于演出的心路历程,张轶群说,开始时是兴奋,紧张而且害怕。随着演出的增多,尤其是排练功夫的积累,队员们都在成长和成熟,现在合唱团的心态和表现都趋于稳定,应变能力增强,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唱出激情,唱出自信,展示出科院学子年轻、崭新的风貌。 谈到几次面向社会的亮相,张轶群很为博士合唱团感到骄傲。对于今后的目标,他表示尽管合唱团的影响力已经开始辐射全国,仍会不懈的努力提高艺术水平,希望进一步向全国观众展示中科院研究生院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要用歌声,而不是名气打动听众”。
 
最后,张轶群展示了崭新的三周年纪念T恤。T恤上面印有Smile Heart Balance Atmosphere,这四个词选自合唱的黄金守则。张团长解释道:Smile代表歌唱时保持微笑,闭着眼睛也能听出不同; Heart是说要用心灵去歌唱,以情动人;Balance指出保持声部之间音量及音色的平衡是合唱成员的责任,而不是指挥的;Atmosphere:要求排练时要始终在作品的情绪和意境中。醒目的S、A、T和B四个大写字母,还分别代表着合唱团四个组成部分:女高、女中、男高和男低声部。正如张团长用一句话概括的对博士合唱团所有成员的心声:“有你们的热情参与,我们的合唱团就有无限希望!”
 
正因为了有了这群爱乐之人的齐心合力,积极参与,博士合唱团的发展还将蒸蒸日上。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优秀团队的第四、第五乃至更多的生日,祝愿博士合唱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学院“名片”!
 
博士合唱团团员随笔
 
博士合唱团女高声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陈苑:《有些感动,有始,无终》陈苑.doc
 
合唱团女高声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孙李靖:《与合唱团的不解之缘——纪念与合唱团一起成长的日子》孙李靖.doc
 
合唱团男高声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李子龙:《合唱的魅力》李子龙.doc
 
合唱团女中声部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寸焕尧:《用心感受合唱团》寸焕尧.doc
 
 
责任编辑:徐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