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应用数学学术研讨会”在玉泉路园区举行。中科院研究生院吕晓澎副院长主持纪念会,中科院研究生院叶中华副院长致辞,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中国科学院石钟慈院士、海装部赵登平将军、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扈阵衣副总经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潘建中研究员、中科院基础局数学处王永祥处长、加拿大六和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士泉博士、浙江大学应用数学所所长刘翔官教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周琳秘书长、中科院华罗庚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德庄教授、华罗庚先生家属代表华光先生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部分师生代表和北京市高中生代表出席会议。
“华罗庚是他那个时代的世界级领袖数学家之一,对于中国近代数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际数学界对华罗庚这样赞誉,“如果今天有许多中国数学家能在科学前沿做出突出贡献的话,如果数学在中国能享有异常普遍尊重的话,那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为学者与导师的华罗庚五十年来对于中国数学事业的领导和贡献”。同时,华罗庚是一位伟大的应用数学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时期,就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构想的蓝图中就包括应用数学。他身体力行的证明:一个数学家同时可以从事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的研究,并同时做出重要贡献。
在纪念会上,王元、石钟慈、赵登平、扈阵衣、潘建中、华光等专家分别作了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华罗庚先生的功绩不仅在于他作为数学家的个人学术成就,更重要的在于他对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指导和领导。上世纪40年代,他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三部曲蓝图:包括纯粹数学各分支、应用数学的各个方面以及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1950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后,立即着手于实施他的三部曲蓝图。他是中国纯粹数学众多领域的创始人、中国应用数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同时他是中国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三部曲不仅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几十个数学将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其他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
与会专家指出,华罗庚对应用数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华罗庚是中国应用数学发展道路的探路先锋、先行者和开拓者。中国过去没有应用数学的传统,又没有像纯粹数学那样在国际上已有成熟的套路可循。因此,华罗庚和他的高足在发展中国应用数学上花费了比发展纯粹数学更多更大的艰辛。国际上许多数学家在试做应用数学后也体会到,做应用数学比做纯粹数学更为困难。华罗庚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应用数学的道路。
第二,华罗庚发展中国应用数学,从一开始就在两个层面上工作。一个层面是普及型工作,另一个层面是创造型工作。普及型工作始于1958年,历时20多年,特别是普及推广统筹法、优选法,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听众有百万人之多,取得万项成果,产生重大的效益,古今中外史无前例,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创造型工作也始于1958年也历时20多年,产生了两个新的数学方法(两个新的数学技术):一个是国际著名的华(罗庚)—王(元)方法,另一个是正特征矢量法。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华罗庚开始指导他的学生从事面向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攻关研究。如工业产品(例如电力变压器等)优化设计、军用飞机部件优化设计、两淮煤矿管理决策、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优化改造、准格尔露天煤矿煤电运输优化设计,等等,开辟了中国应用数学的新方向,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攻关研究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平。
第三,华罗庚在引领中国应用数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他特有的应用数学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统称十二论。他对数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如数学现象、数学技术、数学工程等等。他的贡献,不仅推动现在的应用数学发展,而且影响未来。
当日下午举办了华罗庚应用数学学术思想研讨会,浙江大学应用数学所所长刘翔官教授等专家介绍了华罗庚先生在在钢铁行业、无线通信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变压器优化设计、大型器件减重等方面应用数学的成果和实践例子。
中科院研究生院华罗庚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中心,是中科院最早以华罗庚名字命名的科研机构,一直在努力传承华罗庚精神和他的学术思想,他们实战成果已有100多项,并在王元指导下先后为华罗庚编著了3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