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系研究成果入选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 人文学院考古系 (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创建于 2012-01-05
  • 354
近日,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有关新疆吐鲁番苏贝希墓地2400年前的小米面条的研究成果,被美国考古界权威杂志《Archaeology》评为2011年度“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该研究实验工作由蒋洪恩副教授与杨益民副教授共同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龚一闻完成,于2011年初发表于科技考古界权威杂志《考古科学》(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s)。
 
新疆吐鲁番地区气候干燥,遗址中的各类遗存多保存相对完好,为研究当地先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80年至199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火焰山中的苏贝希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并得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珍贵文物。2007年,蒋洪恩在访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期间,对保存完好的植物遗存,尤其是其中的面食遗存如面条、点心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与苏贝希墓地发掘者吕恩国研究员协商,决定对相关材料进行了采样,开展合作研究。
 
由于面食已经过加工,仅凭肉眼难以鉴定其原料。蒋洪恩博士与杨益民博士决定从形态结构稳定的植硅体(Phytolith)及淀粉粒(Starch grain)入手,以鉴定面食的原料;通过蒸、煮、烤等模拟实验,进一步判断面食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古代面条与点心均为黍(亦称为小米、糜子)制成,前者经过水煮,而后者则经烤制而成。科技考古专家王昌燧教授认为,该项研究结果为探讨2000多年前吐鲁番地区先民的生计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也将为今后同类样品的研究建立较好的分析流程。
 
世界考古十大发现自2006年开始,由美国《Archaeology》杂志进行评选,每年一次。2011年度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中,苏格兰发现的海盗船棺荣登榜首。此外约旦费南谷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部落活动中心遗址,捷克普莱德莫斯蒂发现的首批驯化犬化石,危地马拉纳库姆发现的玛雅女首领化石等均榜上有名。苏贝希墓地发现的小米面条与陕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狗肉汤共同名列第七。
 
 
 
有关苏贝希墓地发现的小米面条的研究可从以下链接下载:
 
美国《Archaeology》杂志颁布的世界考古十大发现可见以下网址:
 
责任编辑:人文学院考古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