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首次评选,至今已开展十二次,对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1999年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来,中科院研究生院各培养单位共入选181篇,其中,入选篇数较多的培养单位有: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篇)、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1篇)、金属研究所 (10篇)、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10篇)、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9篇)、物理研究所(8篇)、化学研究所(7篇)、生物物理研究所(6篇)、大气物理研究所(6篇)、理论物理研究所(5篇)、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5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0079 |
生物分子网络及复杂网络中模式结构识别问题的研究 |
张世华 |
章祥荪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2010080 |
块体金属玻璃的室温变形机制与超大塑性 |
柳延辉 |
汪卫华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2010081 |
利用羊八井ASγ实验研究Multi-TeV宇宙线各向异性 |
张 毅 |
胡红波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2010082 |
有机光电器件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狄重安 |
朱道本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0083 |
基于氢键活化的不对称有机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 |
陈小华 |
龚流柱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2010084 |
F(2P)+H2/HD/D2体系中非绝热效应及反应共振的研究 |
车 丽 |
杨学明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0085 |
碳纳米管限域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行为 |
陈 为 |
包信和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0086 |
东亚大槽变异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
王 林 |
陈 文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2010087 |
棉酚诱导的棉铃虫P450 GIP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 |
毛颖波 |
陈晓亚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010088 |
果蝇中基于目标突显程度的视觉抉择机制研究 |
张 柯 |
郭爱克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010089 |
Cu/Zn在土/液界面上的基本能量参数及其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
王玉军 |
周东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名单
2010285 |
供应链中的延迟策略分析与突发风险管理 |
李 健 |
汪寿阳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2010286 |
金属纳米结构材料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曹阿静 |
魏悦广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2010287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RHIC)实验中φ介子的产生及奇异夸克性质测量 |
陈金辉 |
马余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10288 |
太阳双带耀斑中的剪切磁场 |
宿英娜 |
黄光力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2010289 |
新型水溶性聚芴材料的制备与生物传感研究 |
贺 芳 |
王 树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0290 |
涉及联烯的一些可控性环化反应研究 |
姜雪峰 |
麻生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2010291 |
药物小分子及碳纳米管对DNA的分子识别 |
李 奚 |
曲晓刚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2010292 |
含铜系列化合物的形貌、结构控制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 |
徐浩兰 |
王文中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2010293 |
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化合物致核酸损伤的研究 |
梁敏敏 |
郭良宏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2010294 |
MODIS数据地表短波净辐射与中红外通道地表双向反射率提取方法研究 |
唐伯惠 |
李召良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010295 |
中国草地样带典型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
胡中民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010296 |
太阳风中中小尺度结构的观测研究 |
左平兵 |
魏奉思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2010297 |
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力学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 |
徐文杰 |
胡瑞林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2010298 |
TRTM30α在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功能研究 |
施木德 |
孙 兵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010299 |
RKTG调控ERK信号通路的功能研究 |
冯 琳 |
陈 雁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2010300 |
哺乳动物新Y染色体的退化和果蝇新基因起源模式的研究 |
周 琦 |
王 文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2010301 |
OsBZR1和14-3-3蛋白在水稻BR信号转导中的功能研究 |
白明义 |
王志勇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010302 |
纳米载药系统(胶束化阿霉素及装载siRNA 的脂质体)的组装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
唐 宁 |
梁 伟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2010303 |
水稻OsDCL1和OsDCL4基因的功能研究 |
刘 斌 |
曹晓风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0304 |
高等生物蛋白网络的调控与进化 |
夏 凯 |
韩敬东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0305 |
空间及言语工作记忆任务的情绪效应:来自ERP/ fMRI的证据 |
李雪冰 |
罗跃嘉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2010306 |
可伸缩视频编码研究 |
季向阳 |
赵德斌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2010307 |
微波左手Metamaterials研究——电磁特性分析、平面电路实现及应用 |
李 超 |
李 芳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2010308 |
用于相变随机存储器的无碲SiSb和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研究 |
张 挺 |
宋志棠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2010309 |
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应用研究 |
曹召良 |
宣 丽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2010310 |
几种三元层状陶瓷的合成、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林志军 |
李美栓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10311 |
基于静息功能磁共振影像的复杂脑网络研究 |
刘 勇 |
蒋田仔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010312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构造演化 |
张玉修 |
张开均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10313 |
宏观尺度纳米结构阵列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原型器件研究 |
段国韬 |
蔡伟平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10314 |
青藏高原现代雪冰和冰川融水中微生物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刘勇勤 |
姚檀栋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