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牛顿对经验主义的态度——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21讲

  • 文/刘孜铭 图/戴睿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5-05-06
  • 594
讲座进行中
万老师热情翻译
学生提问
教授耐心解答同学问题

5月5日,来自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史和思想史教授Rob Iliffe教授携其博士生弟子万兆元,一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学们带来了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的第21讲——“Newton’s Attitude to Empiricism”

讲座由Iliffe教授主讲,万兆元老师担任翻译。Iliffe教授从科学革命的前夜开始讲起,先列举了科技革命发生的四个背景。他从欧洲科学发展的初期讲起,当时的人们还推崇着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然而进入近代,尤其是在早期,科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反叛来的异常迅猛。Iliffe教授提出,科学革命使得两种思想的出现:一种是以笛卡尔为代表人物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他认为通过纯粹的思考就可以认知世界的真理;另一种是以培根和他的弟子波伊尔为代表的经验哲学,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切实的实验得到的数据才能当做真理。然而前者仅有理论却只是空想,后者偏重实际却缺乏理论性的概括。

Iliffe教授讲到,十七世纪上半页,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天体的运行法则,可能与数学有一定关系。然而大部分人却很难相信这件事情。这在1606年得到了改变,伽利略在重力的规律上面取得了进展。并且伽利略提出,两种哲学观点都是没有必要的,事物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数学关系来解决的。然而伽利略的理论仅限于在理想的状况下才能成立,因此并没有真正彻底解决问题。因此,这个任务就落在了牛顿肩上。Iliffe教授说,牛顿的成功,在于它打破了常理,终止了经验主义毫无休止的实验,进行了判决性实验,用一个实验解决了问题。他粗略讲述了一下牛顿的生平,然后着重讲述了他在光学和力学体系上的成就。Iliffe教授指出,牛顿十分痛恨无用的假设,因此他在胡克将自己的试验得出的结论归为假设时十分愤怒。但也正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牛顿比任何经验主义人士更加经验主义。更重要的是,牛顿将数学的抽象概念和思想带入了科学研究中。显著地提高了数学学科的地位,使其成为了科学的核心。并且牛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即用规律去认知世界。

整个讲座过程中,Iliffe教授与万兆元老师时常进行着眼神上的交流。不时地,万兆元老师会向Iliffe教授询问报告的内容已确定转述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可以说,很难看出两人是师徒的关系,因为地位十分平等,看起来就像是一对挚友,而Iliffe教授也丝毫未表现出为人师的威严。万兆元老师是一名十分风趣的人。话筒失灵,他笑着对Iliffe教授说:“No matter,No matter,I'll shout!”在提到自己名字时,王兆元老师更是笑着说:“我可是世界上名义上最富有的人!”

这对拥有深厚默契的师徒,为同学们献上了一次精彩纷呈的讲座。

主讲人简介:

Rob Iliffe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史和思想史教授。1990年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任教,2007年迄今在萨塞克斯大学工作,期间与2012-201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Searle讲席教授。1998年以来,一直主持英国牛顿项目(the Newton Project);著有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New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牛顿新传》,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Priest of Nature: the Religious Worlds of Isaac New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牛顿的宗教世界》)等;发表思想史、科技史论文40余篇。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养本科生人文修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文/刘孜铭 图/戴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