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无依——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第23讲

  • 文/卢美旋 图/蒋翔宇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5-05-20
  • 549
讲座中的金浩老师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提问环节

中国古典舞,不依赖于故事,不依赖音乐,以一种自流的方式存在。也许用“魂”来它形容最为贴切。

5月19日,北京舞蹈学院金浩教授作客国科大,为同学们开展了“中国古典舞蹈审美鉴赏”讲座。讲座由中国古典舞蹈的前世今生为始,以其基本元素为线展开。带领同学欣赏了《楚腰》《秦俑魂》等优秀作品。金浩教授运用讲述和舞蹈两种语言让听者领略了中国古典舞的别样韵味。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破形入神”,提取中国传统舞蹈的特征,延续中国传统的审美,并将传统文化内在根脉缠绕其中。形神兼备,起于心,发于腰,形于体;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动作中和圆满,女子旁提如风吹满帆;拧倾圆曲,曲线美、力圆的完美呈现。将内蕴展于形体表达,颇似将内心思考用言语表达出来。

舞不同于电影,它并不需要固定的载体,不需要任何依赖,也不一定需要情节。金浩教授讲述古典舞的前世今生,宋元以后,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它融入了戏曲之中;在新中国时期,古典舞蹈断代,但是它仍然以另一种方式留存在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之中;后人将这种隐匿的文化发掘出来,提取典型性的舞蹈美学原则,根据当代审美眼光,融入传统舞蹈韵律,创造出今天的古典舞。

舞蹈独立于音乐存在,正如金浩教授所言,一个真正优秀的伴奏者,会抓住舞者的即兴的舞蹈节奏,据此配乐。二者共同追求节奏、韵律和意境,舞蹈抓住“形”“神”“劲”“律”,与音乐相应相合。

舞蹈未必具有情节。讲座上展示的《扇舞丹青》,舞者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时为画者,时为画笔。身形的一收一放真若画笔的星星点染;狂舞身姿如狼嚎走笔,任意渲染;行云流水中的不时停顿,亦若顿笔般余味无穷。脱离情节,关注于舞蹈的本体,是古典舞的写意法。

金浩教授说,舞是动态的。舞是舞者独有的语言,他们在用自己的语言时最舒服,最惬意。而语言,是一种需要了解其文化根基,用心理解感受的东西。

主讲人简介:

金浩,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古典舞系专业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北京舞蹈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学术著作有《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新世纪中国古典舞发展十年观》《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主编《中国古典舞简明教程》《古典舞基础训练》《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法》等。曾在国家大剧院、炎黄艺术馆、国子监国学大讲堂、超星名师讲坛及国内各大学开设艺术讲座。多次出访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新西兰进行艺术交流。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讲座系列》课程为培养本科生艺术人文素养而设置。《讲座》课程得到校领导高度重视,曾对课程的设计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研究员担任此门课程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研究员和国科大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为课程组织者,人文学院负责此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国科大本科生的必修课,亦可供研究生选修。课程共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板块,拟邀请国内外杰出学者在三年时间内做108场讲座,其中每学期18场。

责任编辑:文/卢美旋 图/蒋翔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