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外国专家局共同组办的“2014外国友人眼中的百姓中国梦”摄影文化活动圆满结束。我校来自白俄罗斯的留学生RUSINKEVICH VITALI(维塔利 )在摄影活动中凭借其出色的摄影作品喜获优秀奖。

此次活动中RUSINKEVICH VITALI(维塔利 )的参赛作品共7篇,分别取材于雍和宫、地坛公园等地。其中,获奖作品Glare 采用了剪影的艺术效果,将颐和园在夕阳西下时水光浮动、船只悠悠的休闲意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而另一幅获奖作品Mirage则采用渲染的效果将我们熟悉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的“生命之树”的轮廓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完美呈现。正是由于让人耳目一新的摄影效果,RUSINKEVICH VITALI的作品才得以在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摄影爱好者的4000余幅作品中成功突围,获得优秀奖。并且,两幅获奖作品也被收录在专题文集中。

另外,由于我校在此次活动中组织得力,负责留学生工作的王有勍老师也代表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者奖”。

据悉,“外国友人眼中的北京”摄影活动自2009年起到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为推动外国友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文化活动、百姓生活、京城地标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外国友人能够通过手中的相机,更加真切地感受北京的变化,体会北京人的梦想和追求。

此次摄影大赛可拍摄美丽北京一年四季的自然风貌,京城新地标、老字号,历史文化景观及设施建设,老街整容恢复旧景观和“老模样”,旧货市场寻宝,民间绝活儿;丰富多彩的北京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的戏剧演出,社区里的文化生活;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现代新城建设,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环保活动;北京的百姓生活,敬老院里欢乐多,和谐邻里一家人,工人的生产或生活场景,北京的特色农业和农户,京郊农家乐。

通过这次摄影大赛,使北京及海内外的外国朋友感受北京的变化,体会北京人的梦想和追求,拿起手中的相机,定格他们眼中的京城之美。

2015122日星期四晚18:00,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级本科生首学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阶一6教室举行。国科大本科部主任孙晓明、副主任张宏,以及各省市的招生组老师等40多位领导与嘉宾莅临了现场。会议由孙晓明主任主持。

孙晓明老师首先进行了简短的开场白,宣布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接下来,由张宏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国科大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开阔学生的社会视野,而假期社会实践就是实现该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次社会实践主题为“筑梦国科大,感恩母校行”,旨在增强大家的感恩意识,鼓励同学们回访母校、看望恩师,并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汇报个人的成长情况,分享自己在国科大的学习生活,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成长,展示出国科大本科生的风采;二是与母校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为学弟学妹备战高考提供经验支持,鼓励其努力奋斗,为梦而行;三是借助回访母校,为高中学生全方位展示国科大的风采。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仅能给同学们提供个人锻炼的机会,更有助于塑造起积极向上的人格,同时也能借以进一步提高国科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张宏老师介绍完相关情况后,中科院西安分院孙传东副院长给学生代表进行了授旗,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正式启动。

之后,各招生组老师又分别与各省市的同学们进行了座谈。

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风险投资研究室出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天使投资:理论、方法与实践》。该著作由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教授亲自作序,风险投资研究室主任刘曼红教授、王佳妮博士主要执笔,同时也凝聚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研究团队、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及天使投资专业人士等众多人的精力和智慧结晶。这本新书也是研究中心与新华都商学院合作项目的成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天使投资行为特征、组织架构与公共政策研究”(71303224)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视角下的天使投资市场特性与政策体系研究”( 2014M5508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成思危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正如十六年前在全国政协提出一号提案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一样,支持天使投资的发展也是要发现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支持他们把创新思想转化为产品或技术,真正能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从事天使投资研究的学者也不多,希望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天使投资,探索天使投资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最优模式,为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推动中国天使投资规范健康发展。 

这本新书与刘曼红教授之前的两本书——《天使投资与民间资本》、《创业投资圣经:天使投资理论与实践》全然不同。它不仅涵盖了天使投资的理论,而且囊括了大量中国天使投资的具体情况,突出了中国天使投资市场的特殊性,尤其是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访谈获得了相对丰富的一手资料,让研究内容更加“接地气”。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篇,共十二章。其中:理论篇阐述了天使投资的简史,梳理了天使投资的概念及其金融内涵,并概括了天使投资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方法篇则从研究者、创业者、投资者及第三方几个视角讨论了天使投资的方法问题;实践篇是通过20个活生生的案例探讨了中国天使投资的市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及国际天使投资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启示,还包括天使投资热点区域和新兴现象等领域的专题研究。 

值得一提的,风险投资研究室联合中国发展出版社于1月22日推出了新书“众筹”项目,主要目的在于借助当前最流行的众筹模式和互联网平台开展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让支持新书的朋友有机会体验众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天使投资,支持创新创业。

1月21日上午,国科大2015年博士后座谈会暨基金申请讲座在玉泉路校区求是报告厅成功举行。国科大副校长苏刚、人事处处长顾海燕、副处长张莉、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秘书长颜廷锐等出席座谈会。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博士后基金管理处张永涛老师、物理学院彭光雄教授、数学学院在站博士后张庆昭等受邀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等问题作了精彩报告。座谈会由人事处博士后主管李扬帆老师主持。现场80余名来自中科院各系所的博士后就基金申请、在站科研工作等相关问题与嘉宾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苏刚首先致辞,他强调博士后要以学术为第一要务,尽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学术交流以及人际沟通,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苏刚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博士后是青年研究人才中不可缺少的一块,最近全国的博士后流动站都在进行评估,这一工作背后正体现出国家对博士后培养的重视和支持。苏刚最后叮嘱在场的博士后要把握良好政策和机遇,认真学习基金项目申报的经验,并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以及未来生涯中取得更好成绩。

随后,中国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秘书长颜廷锐发表讲话。颜廷锐首先感谢国科大一直以来对中科院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肯定了国科大博士后联谊会围绕博士后的成长与成才所做的工作。同时,颜廷锐也介绍了中科院在博士后培养上正在规划的一些支持政策,如未来五年中科院将扩大博士后规模;设立专门的中科院博士后基金来资助博士后进行科学研究等。

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孙艳琦博士代表理事会汇报了联谊会过去一年的工作。2014年博士后联谊会开展了第七届博士后学术论坛、选派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中科院博士后学术年会,组织参加了北京博士后趣味运动会等业余活动。孙艳琦博士之后还展望了2015年博士后联谊会的工作规划,期盼能有更多的博士后加入到联谊会这个为大家服务的组织中,并欢迎各位博士后能够在新的一年积极参与联谊会的各项活动。

基金申请是博士后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此次座谈会特别邀请张永涛老师、彭光雄教授、张庆昭博士等三位嘉宾介绍基金申报的基本情况、申报要点和成功经验。张永涛老师和彭光雄教授都从“局内人”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本情况,包括设立特点、资助情况、申请条件、评审办法等。彭光雄教授作为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流动项目主任,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评审经验,分析优秀申报书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特点,介绍提高申请命中率的一些方法。张庆昭博士在站期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因此他以自身的项目申请书为例,详细介绍申请书每一部分的撰写经验,分享心得以及注意事项。三位嘉宾的演讲紧密围绕基金申请主题,联系实际,对在场的博士后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引来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三位嘉宾还与现场博士后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博士后座谈会由校人事处、国科大博士后联谊会共同主办,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固定活动之一,旨在交流和解决博士后在科研、工作以及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博士后队伍的凝聚力。

1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国科大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白春礼院士主持会议,副主席丁仲礼院士、李国杰院士、万立骏院士、康乐院士及委员共28人参加会议,国科大各学科群分会秘书长列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对本次学位申请及审议情况、学位授权培养点增列情况、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学位基本要求及评估工作方案的汇报;高鸿钧副校长介绍了建议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人员情况;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介绍了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培养情况;招生与学位部缪园副部长通报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点定期评估结果等。与会委员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审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就如何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白春礼充分肯定了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国科大学位与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向与会委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白春礼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1次会议与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对国科大科教融合深度推进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白春礼谈到,2014年8月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科院的《“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求抓好落实。研究所分类作为“率先行动”计划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按照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等四种类型,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希望国科大要借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的机遇,一方面针对四类研究所的特点,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重点任务,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准确把握学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定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促进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院属基础类研究所的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加强以学科建所、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所与国科大基础学院的科教深度融合;根据领域布局,结合四类机构的建设,选择条件成熟、技术研发特征明显的研究所,与国科大深度融合,试点建设技术学院,积极探索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

白春礼肯定了上次学位会以来,各学科群分会及各研究所在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强调国科大应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梳理和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要求,展示国科大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并切实遵循培养方案和学位基本要求进行研究生培养,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各培养点的自我评估要真正实现自我诊断、发现问题、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建立起适合国科大的学位授权点自我诊断性常态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国科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与会委员所关心的国科大首届本科生的培养情况,丁仲礼介绍了首届本科生第一学期的培养成效。丁仲礼说,国科大已建立起完善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由院士领衔的教师队伍非常敬业,在教学上付出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很大精力。国科大所实施的学业导师制、双班主任制,以及常态化的主题讲座制等,得到本科生们的一致认可。本科生学习热情高涨,踏实努力,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国科大有信心将本科教育办成国科大一张非常靓丽的名片。丁仲礼强调指出,国科大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将从新课程体系和导师队伍的构建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一整套系统有效的方案,扎实推进科教深度融合,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未来领军人才。

白春礼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探索时期,建设好国科大、塑造卓越的中国科学院教育品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站在落实习总书记“四个率先”要求的政治高度上,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实现我院高等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96个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报送的937名学术博士学位申请人、205名学术硕士学位申请人、350名专业硕士学位申请人的学位申请;通过了拟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审议通过了2个一级学科学位培养点增列申请;原则通过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