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周玉琴报道】夸克是质子和中子内部的主要组成部份,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质子和中子最基本的性质。美国理论物理学家D. Gross, D. Politzer, 和F. Wilczek 因发现夸克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缩短而减弱(也叫渐近自由)获得了2004年度的物理学诺贝尔奖。渐近自由的反面是自然界中从没发现过的自由夸克(也叫远程禁闭)。研究夸克禁闭是当今理论和实验物理学中的一个重大前沿。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重大发现的物理意义和深远影响,6月23日下午1点半,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301教室,“李政道讲座”特地邀请了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季向东教授为同学们着重介绍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这是“李政道讲座”的第三个报告。 季教授的报告分为两部份。在第一部分,季教授着重介绍夸克的渐近自由和远程禁闭。季教授从同学们熟悉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引出描写强相互作用的精彩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当距离很近时,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很弱,这种所谓的渐近自由使得很多基本问题得以分析求解;当距离很远时,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变得很强,使得夸克不能独立存在,季教授笑言“夸克没有单身汉”。求解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是目前理论物理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季教授的第二部份内容主要介绍质子质量的起源。世界上万物的质量有99%来自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从何而来呢?根据量子色动力学——夸克和胶子的相互作用是这些重要物理量的起源。但是,非微扰QCD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相对论量子场论问题。要深入理解质子的结构需要大型的计算机模拟和高精度的高能物理实验。季教授主要介绍目前有关质子质量的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季教授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讲述深入浅出,赢得了同学们如潮般的掌声。 季向东毕业于同济大学,1987年在Drexel 大学获博士学位。1987-1996年曾先后在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研究工作。现为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

     【新闻网讯 方怡向报道】“在科研领域,众人所不关注的盲点或空白点,往往是极具意义的创新点,别人关注但却不愿意去做的往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就是说,对科学研究来说,盲点或空白点意味着机会,识别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见,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在6月23日下午举办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前沿进展》讲座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出了如上的“科研方法”。

    土壤污染与植物修复作为土壤植物营养系列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资源与环境方向的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资源与环境学院在夏季学期开设此系列课程的原因。在讲座中,陈同斌研究员对该领域的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同时针对国际前沿的发展,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看法,详细介绍了自己在该领域科研过程中创新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动机。他一再强调:要想有一流的科学创新,必须发现学科交叉中的“盲点”,并提出自己的创建。

    在讲座结束时,陈同斌研究员再一次倡导广大学子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要做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用于做别人不关注或不想做的领域,从众人关注的盲点或空白点找到创新的突破点。

    陈同斌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粮农资源开发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开发署(UNDP)小城镇环境保护项目专家、全球土地退化网络亚太地区中心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十多个职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闻网讯】按照中科院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研究生院于6月24日下午在玉泉路教学园区阶一六教室召开了“研究生院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通报会”。

    会上,首先由研究生院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邓勇同志通报了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整体工作及整改情况,随即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参加测评的人员为:研究生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各党总支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总支部委员、教工支部书记;所有副处以上干部(含非党员);离退休党总支部书记、副书记、总支部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代表、民主党派成员以及群众代表,共计202人。

    中科院督导组刘林恒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新闻网讯 侯红明报道】6月24日,中科院广州分院第一会议室花团锦簇,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中国科学院广州教育基地200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着装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广州分院陈勇院长、杨新潮党组书记、郭俊副院长、黄宁生副院长、耿安松巡视员以及各研究所领导、学委会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毕业研究生代表及观礼嘉宾约200人出席了会议。毕业典礼由黄宁生副院长主持。

    2005年,广州教育基地共有95位博士研究生、163位硕士研究生共258人学成毕业,是广州教育基地研究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广州教育基地已成为中科院和广东省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以其较高的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肯定。

    典礼上,陈勇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对同学们学成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培养单位代表、研究生导师和毕业研究生代表也发表声情并茂的讲话,表达了“祝贺、期望、感谢”的共同情感。各培养单位学委会代表给毕业的研究生逐一扶穗。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李斌)随着“2005全国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27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学,来自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等47所大学和15个科研院所的118名研究生将有机会通过三周的“小灶”式学习,接受化学科学前沿知识的洗礼。

    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年还将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举办数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公共卫生、管理学、地球系统科学、粒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等10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暑期学校。除此之外,教育部还安排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哲学、新闻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类暑期学校。

    旨在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前身是教育部从1984年至1994年连续举办的“数学研究生暑期教学中心”。1997年,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订协议书,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共同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迄今为止,已经举办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5个固定学科的暑期学校35期,开设课程750门次,学术报告和讲座400余次,参加研究生共计5700多人。化学学科领域此前已举办了3期。

    “2005全国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暑期学校为100多位研究生准备了以“化学新兴学科进展”为主题的学习“大餐”,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研究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的教授将参加授课,课程包括纳米组装与仿生体系、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新药设计与合成、单细胞成像观测、超分子材料、分子开关与逻辑器件等。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年06月27日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