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1日起,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中关村园区内长达数十米的宣传栏替代了昔日矗立在园区路边的几根电线杆。宣传栏的建立,为中关村园区生活动态的展示提供了新窗口,也为同学们与园区管理部门的沟通架起了新桥梁。   开展这样一项工程,并非园区管理部门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管理部领导与中关村研究生会同学经过长期协商与深思熟虑,综合考虑了同学们展示自我、管理者与同学们沟通、协调的迫切需求后,做出的决定。园区管理部老师表示,虽然建立宣传栏涉及到拔除若干根电线杆,属于一项影响较大的工程,但是对服务同学、增进沟通、繁荣园区、增强校园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宣传栏的建立体现了园区管理部门对于同学需求的重视。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宣传栏更好地展示自我风采,提升园区文化氛围;管理部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透明度,增进与同学的沟通,更加有效地发现解决问题。宣传栏的树立只是管理部门不断改善工作的一个侧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管理部门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关村园区的明天会更好! (研究生记者团 袁巍供稿)

  在2004年5月8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下发的院发学字[2004]55号文件《关于公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优秀考生奖励金获得者名单的通知》中, 大连化物所2003级硕士研究生刘勇、彦飞、赵雨超、朱广奇、刘洪阳同学荣获了普通高等院校综合测评奖。   近年来,大连化物所在不断扩大招生宣传的基础上,也特别重视招收优秀生源。在今年完成的2004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中,77.3%来自重点院校,是历年生源最好的一年。 (大连化物所供稿)

  近期,岩土所新增了八名年青的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42岁。这是继2003年新增五名青年学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后的又一次大批遴选。   自2002 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以来,武汉岩土所结合学科目标凝练,对研究生培养专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增设。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逐步扩大博士生培养比例的同时,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遴选有硕士培养经验,项目、经费多并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骨干为博士生导师。伴随着新老科学家的交替,如今青年一代已成长起来并挑起了知识创新工程的大梁。武汉岩土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博士生导师由9人扩大为的21人,平均年龄由两年前的59.8岁下降为44.2岁;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由原来的22%上升为81%;硕士生导师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全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基本实现了导师队伍的代际转移。 (武汉岩土所研究生部 王海琳、邬明康供稿)

  4月14至16日,大连化物所举办了“走进科学——科技开放日”活动。为保障本次活动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由所研究生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了“科技宣传小分队”,共计60余位同学为本次科技活动周活动提供科技宣传服务。   在为期3天的科技开放日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分布在所区各个开放实验室内,为前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讲解科技原理,进行科普宣传,先后接待了6500余名参观者,并为520名初、高中老师分别做了3场4个专题科普讲座,受到了参观者和社会各界媒体的一致好评。 (大连化物所供稿)

  5月17日上午10点整,研究生院文化艺术节的第四项活动,即第3届“艺韵”书画摄影展率先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拉开帷幕。研究生院负责学生工作领导远泽清和院长助理、学生处处长杨建华为仪式揭幕。   据悉,本届书画摄影展共收到了包括研究生院在内的京区40余家培养单位的200多件作品。组委会经过认真细致地审核、挑选,约有150件作品得以最后展出。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展作品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摄影作品选取了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凤光以及人物,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深刻主题。虽然绘画作品数目较少,但其质量却颇高。特别是系列人物油画作品让观者无不啧啧称奇,惊叹不已。而展出的书法作品中则涵盖了各种字体,或娟秀,或豪放,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这些参展作品技法淳朴,视角新颖广泛,寓意深刻,不仅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情怀,也充分展现了研究生院师生员工的创新意识、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反映出了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本次活动丰富了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整体校园文化氛围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书画摄影展览将先后在玉泉路、中关村两个教学园区展出。由于观看展览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反响强烈,因此展览的时间较原计划大幅度延长。届时,广大同学可一饱眼福。 本次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将成立专门的评选委员会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敬请全院师生随时关注评选动态。   学生处副处长颜雪红、学生会秘书长常宏武、学生会副秘书长王静以及部分同学参加了揭幕仪式。 (研究生记者团 熊志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