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部史诗——国科大夏令营营员心得

  • 肖骁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14-08-07
  • 355

起初,是混沌与黑暗。地球就如同地狱一般,狂风大作,浊浪排空,岩浆涌起,雷电交加。整块的岩石被不可逆转的巨力掀翻,冲向天穹,然后笔直地坠入原始海洋中那些被遗忘的、永远不曾见到阳光的深渊。

然而在这混沌中诞生了奇迹。

闪电,太多的闪电。原始大气中混入的氮化合物,在闪电的锻造之下脱胎换骨,一种又一种奇妙的长链物质被铸造出来。它们拥有完全不同的骨架、结构、形状,有些就像这个星球当时的状态一样不完美、幼稚,甚至有点丑陋;有些很复杂,并且具有对称、循环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结构,巧合般地缔造了这些化合物钢铁般的身躯,无机物对它不起作用,海浪、狂风的物理侵蚀也不能让它改变形态。这一种种物质在严酷的地狱中存在了下来!他们就是先驱者,是生命的始祖。

然而,某种有机物的稳定存在恐怕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在结构上坚不可摧的优势。另外一些没有这么登峰造极的物质,因一种更为神秘和可怕的能力而被选择:自我复制。它们的结构决定了他们并不孤独,也永远不会孤独,因为只要提供足够的物质作为养分,以及充足的环境因素,他们就会自动诞生出更多的自己,永无止境。

此二者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存在,是存在选择了它们。这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的物质,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最终存在了下去。是机缘巧合,使得地球上诞生了这两种可怕的物质,又是机缘巧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有了可以延续的灵魂、有了强壮的肉体,生命就开始在地球上生根发芽。

当第一个细胞出现的时候,距离此过程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生命已经演化成了无与伦比的系统,演化成了为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的精密机器。当意识第一次被注入到这样一个系统当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无法证明意识的存在,更无法证明意识可以脱离物质存在。意识为什么存在,是太过复杂的行为需求吗?是太过繁琐的应激动作吗?是极其巨大、强壮和灵活的身体吗?我们恐怕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在生命发展的某一段时间里,生物的自我控制和反应产生了激变。神经系统,可能于此产生。

之后,生命趋向复杂化。动物出现之后,有些动物通过群居来提高生存的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获取资源、铲除敌人。种群在竞争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地理隔离的作用,更多的新物种出现了。之后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斗转星移,但往事依旧。

曾经的庞然巨兽,如今静静地躺在深深的地层之下,仿佛要向我们诉说它往日的辉煌。再强大的,毕竟是环境选择出来的,在环境的改变下也微若蝼蚁、无力回天。然而,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拥有最复杂的神经系统,拥有与宇宙同尊的智慧、创造性。人就像神一样,在创造!意识是什么?主观是什么?人为什么能改变世界?为什么一个人能塑造最伟大的塑造者——自然?

自然的丛林法则,虽然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但是我们在使用之时,是不是扭曲了、改变了、创造了什么呢?人类的情感是什么?道德又是什么?为什么人会牺牲自己,违背宇宙中亘古不变的定律——存在?

人类,凭什么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或许这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好奇心总能带来惊喜。某一天,我们可能就发现了它们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那样,人类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就又前进了一步。

参观动物博物馆,见到无数标本,惊讶于生物之美妙与多样;又见地球生物演进历程,有感而发,作一文——生命是一部史诗。

责任编辑:肖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