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随笔】记在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 李戴薇 (泰安第一中学)
  • 创建于 2015-07-29
  • 544

    2015年7月25日,怀带着忐忑又夹杂着一点兴奋的心情,我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园。

    甫一进门,惊讶于校园的巨大的同时,便被国科院所独有的氛围所震撼——整齐利落的宿舍楼,庄严肃穆的教学楼,花园草地和小路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垃圾,所有人手中拿着书或是严肃的向教学楼走去,或是彼此谈论着学习的问题。秩序井然,治学严谨——这便是国科院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被安排的干净寝室中住了一夜,我们便被辅导员带上了夏令营的科学之旅。

    学术会堂的宏伟庄严,纳米科技馆复杂的仪器设备,物理研究所奇妙的显微镜,计算机技术的趣味原理,令人自豪的探月报告……这一切的一切令我们沉迷其中。

    在与校长和老师的座谈会中,我了解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独特的教学模式——兴趣至上。曾经有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因压力太大而主动退学,问其原因,答道:"国外的学生们选择自己的专业全凭兴趣,我却因家庭的压力,所以在学习的热情方面完全比不上那些国外的学生,效果自然也差。”然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这种情况却并不存在。在这里,所有人选择自己的专业全凭兴趣。我了解到,大一新生来到这所大学需要先上两年的基础课,为将来自己选择专业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并且,基础课全部由院士授课,避免了将来因基础不牢而造成的专业学习出现漏洞,同时也可以在与院士们的日常接触中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前接触到一些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技术,真正地体会最前沿科技的魅力。同时,每位同学都有三次更换自己专业的机会。由于前期所打下的牢固的基础,即使更换了专业,也不会处于接触新专业的迷茫中,反而会因为自己的兴趣去更加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无疑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与现今国内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大大不同。这种制度所给学生们的自由开放让我收到了很大的触动。即使选择的专业比较冷门也无需担心,若是表现突出,毕业后还可以进入国家科学院所设的104个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不用面对来自于家庭和就业的压力。而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还会有半年的时间出国留学,去学习其他国家顶尖的学术知识和科学技术,从而起到开拓眼界创新思维的目的。

    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每位同学还可以拥有假期去研究所参观的机会,提前与曾经只能在课本上见到的科学家和专业器材见面,真正做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在谈话过程中,校长和老师们的平易近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表现完全像是自己隔壁家和蔼亲切的叔叔伯伯阿姨,却并不像是普通人认为的科学家的木讷严肃。对于我们的疑问,他们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从关于学院的事宜到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迷茫困惑,他们在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我们,解答我们的问题。三个小时的谈话时间一闪而过,其间,欢声笑语充满了整间教室。直到谈话结束,我们还仍觉得意犹未尽,心中更是对这所校园充满了无尽的憧憬与向往。 

    短短几天夏令营的时间一闪而过,这几天我见识了许多中国目前最前沿的先进设备器材,也见到了很多位博学亲切的科学家。在参观各大研究所时,我的内心被人类社会的科技发达程度所深深震撼;在参与各位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的趣味座谈时,我为科技的魅力所深深着迷;在参观庄重严肃的院史馆时,我为中华民族科技的振兴而感到深深的自豪;在与辅导员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我又感到家一样的温暖愉快。这次夏令营不仅仅让我交到了天南海北的朋友,让我对国科大这所美丽的校园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识到了许多中国最前沿的先进科技,让我深深地被科学所吸引,产生了浓厚的科学兴趣。希望将来无论我能否考上国科大这所校园,我都能为中国科技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责任编辑:李戴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