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的第一天,在开营仪式上,我注意到会场顶层上有三个红色的词——责任、使命、科学梦。责任和使命似乎更适合那些导师、研究员、院士,他们是全国最顶尖的科技人才,他们肩负着引领国家甚至世界科学研究的重担。对比他们,我们还是那样普通。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接过这副担子,挑起科研的大梁,终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曾经的他们。
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来源于中国的科学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为了让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有一席之地,科研人员们倾尽全力。中国的科学梦,又是由千千万万大众的科学梦组成。普通人的科学梦可能是希望中国的科学拥有光明的未来,可能是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从科学研究中受益,可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因科技发展而变得更加美好;科学家的科学梦可能是希望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研究,可能是希望自己能发现震惊世界的真理,加快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可能是希望能为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尽一份力;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年轻向上,心中有对科学的热爱,他们的科学梦,简单而又单纯,他们希望以后踏上科研的道路,能多学一些知识,并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一些贡献。我们,便是那第三种人。
然而,科学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曾经,科学梦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幻想,一个小学生说出了:“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时,我们甚至不去想如何做到这一点。科学,对那时的我们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词汇。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科学的事情。从那时开始,科学便不再陌生了,它成了一个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学校也开始给我们提供一些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的机会。我们开始了解科研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再后来,我们有了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甚至有了进入高校实验室跟随专家做课题的机会。这时的我们,渐渐看清了自己喜爱哪个领域,在机会来临时,我们抓住每一个可能,去了解更多这个领域的知识,并动手实践。
最初我们只是幻想,但现在我们有了对某个领域的热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有了自己的科学梦。曾经的那个小学生,现在可以清晰地说出:“以后我要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最好还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家。我要为科学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路走来,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让我们离科学梦更近。
这次,全国各地怀揣着科学梦的青年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国科大夏令营。如果决意要踏上科学之路,这次的夏令营,或许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几天,我们参观了很多研究所、实验室,听了很多老师的介绍,也见到了很多科学家。曾经遥远的一切,现在已近在眼前。我们见到了背负着责任与使命,也满怀对科学的热爱的,我们一度想要成为的人。
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有些同学发现,自己的科学梦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坚定。国科大的老师们也说,做科研要舍弃很多东西,有时因为做连续的实验,很久都不能回家,有时重复实验多得让原本喜欢实验的人都觉得痛苦,有的专业毕业后很难找工作,工资也不高。有些原本喜欢生物的同学,开始纠结,是不是以后学金融或计算机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但我想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舍和得的问题,科研工作者的确舍弃了一些东西,但他们得到了更多。我们不应忽视老师们谈论自己领域时脸上的那种表情,那种眼中闪着光,一看便知道沉浸在兴趣与自豪中的表情。那是在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时才会有的表情。也许选择这条路会有些坎坷,但做自己爱做的事,每天快快乐乐的,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其实,有很多拥有科学梦的人最后都转行从事别的行业了,迫于父母或生活的压力,或是因为社会普遍价值观是收入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的确,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普遍的,但最终掌握我们人生方向的权力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如果我们真正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如果我们认定自己的位置就是在这里,如果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为什么不听从自己的内心呢?既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何不让这唯一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更适合自己?别人眼中的光彩,毕竟不是我想要的精彩,如果一个人只能选一条路,那么我会选有着自己眼中最美风景的那一条。
拥有一个科学梦还不够,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坚定的科学梦。
有了坚定的科学梦,我们便可以制定一个个目标了。无论是院士还是研究员还是研究生,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一步登天的,唯有一步步走下去,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国科大的学生或中科院的老师,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教导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将大梦想化为一个个小目标,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意味着我们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一个个目标,就像长途跋涉中的一个个路标,时刻引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提醒我们不要偏离航向。同时,它们也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进,每当达到一个目标后,内心的欢愉都会让我们知道,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会充满干劲,继续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一步一步,直到梦想的实现……
科学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它,坚定梦想,不断奋斗,总有一天梦想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