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随笔】马石庄:立志向,明使命,有成就

  • 林欣 (辽宁省实验中学)
  • 创建于 2015-07-30
  • 680

当代中学生应何去何从?7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马石庄教授为来自辽宁和云南的中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从理想、人生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对同学们的期望,给同学们带来了启迪,使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自身的存在与意义。

 马老师的演讲注重于人发展的三个方面:立志向,明使命,有成就。作为年轻人,有了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才能有动力,有目标;明确自己身为社会一份子的地位,意识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就能在奋斗长路上更加坚定的前行。有了艰苦而充实的奋斗,才能有所成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马老师严肃又不失生动的演讲深深吸引了同学们,赢得满堂掌声。讲毕,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依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在谈及教育问题时,马老师提到,“现在某些学校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精于学问精于算计,却不看重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的人。这个有趣的说法让我产生了联想。当今许多人批评现代人道德低下,自私自利,缺乏先人们敢于奉献的精神。这是集体观念的缺失。同时,在教育方面犹为明显的是,个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制度化的教育影响着学生们自身的发展,这是个人观念的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又不重视个人的价值,我们的教育自然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社会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回顾建国以来受人尊重的大学者们,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的同时,无一不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充满情调和人文关怀。这是什么原因呢?私以为,先人们的成就源于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历史环境。大师们心怀家国天下,是无私的使命感给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得以有如此成就。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也许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难以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更难以产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真正缺少的是人们对自己责任的意识。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整个社会持久的努力。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项漫长工作,想改变世界的人唯有从眼下做起,带给世界一点点正义。愿若干年后,人们会说,21世纪,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责任编辑:林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