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杂志】“中国先生”傅高义眼中的邓小平

  • 魏娜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6-18
  • 927

2013年4月23日下午两点钟,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国科大玉泉路礼堂。他笑呵呵的脸上写满欣喜——他就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138场主题报告主讲嘉宾傅高义先生。傅老今年已经八十高龄,但从他自信灿烂的笑容依稀可以看到往日的意气风发。他作为关注中国事务长达半个世纪的老外,对中国的了解很全面、很客观、富有总结性。在本次论坛上,他以外国学者的视角客观地评价了邓小平时代以及中美关系。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傅高义就开始研究中文和历史,他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次中国,在中国生活六年多。他的巨著《邓小平时代》历时十年,无论内容还是细节都十分考究。宝剑锋从磨砺出,该书一问世便受到广泛赞誉。但于他自己而言“能让外国人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我很光荣”。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傅高义临时决定用中文演讲。整个报告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他一直用清晰、流利的中文进行表述并鲜有错误。他语速轻慢,言语间有着美国人的轻松、幽默。

傅高义的报告很简单,只有几十张照片,却让与会者从定格的影像中读出一个个丰满的故事,又用故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之缝合,展现出一个外国人所能读到的最为客观的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如数家珍般,根据邓小平重要的几个阶段向大家展示一个立体的邓小平。

他讲述的第一张就是邓小平留学法国时期的照片,那时的邓小平才16岁。他认为,邓小平非常幸运能去法国留学,在那里他看到资本家压迫工人的场景,因而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同时也认识到,为了改变中国,为了使中国变成一个强国,应该依靠工人。

傅高义着重介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邓小平。那时邓小平已经先后与赫鲁晓夫、胡志明等不少外国的共产党领导人结识。傅高义告诉大家,邓小平的个子是五尺,也有人说他不到五尺,很矮,但是他没有自卑感,而是很自信。就连毛泽东也告诉苏联人,你看那个小个子,他很有前途!但是文革时期,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直到1973年才重返政治舞台。之后,他就接替周恩来参加了联合国会议,那时的基辛格认为邓小平还只是外交学徒。对于这个说法,傅高义认为有失偏颇,他从当时的现实条件透彻分析了邓小平的处境,认为那时的邓小平行为还受到限制。

傅高义讲道,1977年,邓小平真正恢复了工作,这之后,他实实在在的做了很多大事。首先,邓小平恢复了高考,并积极利用了海外华人资源,与他们探讨科研和教育工作,这其中就包括李远哲和李政道等。傅高义还特别提到了1978年,谷牧率团考察欧洲五国的事情。“我认为科研工作对中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搞改革开放需要高科技支持。”他说,通过这次考察,中国认识到了很重要的三点:第一,中国的确很落后;第二,中国缺少资金;第三,欧洲人愿意教中国人科学技术和一些管理方法。虽然中国当时落后,但是利用这么一个机会搞改革开放,可以继续发展。

之后,邓小平主张和日本、美国关系正常化。傅高义举了一个在美国比较轰动的事件;照片上一个美国女郎给了邓小平一顶帽子,而他却和蔼地接受了。在傅高义眼中,邓小平从年轻时代就受到西方的思想熏陶,他认为,值得与美日合作。傅高义对邓小平的赞誉溢于言表,他说:“邓小平说‘我们不要对外国给予我们的一些制裁着急,我们可以等几年,外国的商人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外国早晚会跟我们恢复比较好的关系’。”他非常佩服邓小平的睿智眼光。

对于中美关系,他说,邓小平一直希望同美国、欧洲和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他这样解释现代美国人对中国发展的看法:美国人脑子里面主要是对公平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要是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用很公平的眼光来看,基本上美国的社会主流舆论会支持的。

傅高义还谈到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他说,邓小平最开始认为我们不要对军费投入过多,但现在中国军队开支却很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误解。现在中国提出和谐社会,其实美国也期待和中国合作。

报告会提问环节,副校长王艳芬向傅高义请教了他学习中文的秘诀。傅高义笑着说,我完全没有什么秘诀,你可以发现你问的问题我不一定听得懂。我这次来到中国大陆学习中文,在早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是从1961年开始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社会的,1973年才有机会真正接触中国,所以我要不断学习。一些教授对我的中文口语要求比较严格,批评我口音还不合格,所以我要不断学习。毛泽东的看法是不断革命,邓小平的看法是不断地改革开放,对我而言要不断地学习。

国科大学子就中美领导高层如何扭转中美关系、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从政比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一位没有座位、一直站着听讲、获得提问机会的女同学激动地说:“我很期待傅高义先生的演讲,为了等这个提问机会我已经站了一个多小时啦,看来值了。”

责任编辑:魏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