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杂志】《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 何海波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创建于 2013-11-30
  • 1179

一部好的作品,也许应该在特定背景中叙述感人的故事,刻画性格分明的人物,细致地表现情感,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便是这样的作品。这本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的小说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

我曾在大学期间看过这本书,如今再看时,它依旧给我莫大的感触与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许会忘记具体的故事情节,但书中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却始终萦绕心头。这仿佛是一句永恒不变的誓言,燃烧了主人公哈桑的整个生命,也照亮了阿米尔的赎罪之途。

一个救赎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由主人公阿米尔讲述。“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在一种淡淡的回忆笔调下,故事便从阿米尔的童年开始讲起。

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位富家少爷,其父亲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富商巨贾,而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喜欢读书,性格软弱;哈桑是被压迫的哈扎拉人,目不识丁,勇敢忠诚。这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从小一起长大,度过一段又一段快乐的时光。“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椹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椹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

阿米尔与哈桑一样,从小就失去母亲,还由同一个奶妈哺乳。但是,阿米尔从来没有把哈桑当作其朋友,因为阿米尔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陪伴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虽然我们彼此学习如何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放开双手,或是用硬纸箱制成功能齐备的相机。关乎这些事情,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

“每当我从床上爬起来,拖拖沓沓走向卫生间,哈桑早已洗漱完毕,跟阿里做完早晨的祈祷,帮我弄好早餐……我边吃边抱怨功课,哈桑收拾我的床铺,擦亮我的鞋子,熨好我要穿的衣服,替我放好课本和铅笔。”这段叙述仿佛就注定了哈桑会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奉献自己的一生,即使他是地位卑微的哈扎拉人,即使阿米尔只把他看作仆人。在哈桑眼里,阿米尔不仅是他的少爷,还是他一起玩耍、给他讲故事、称赞他的人。为了让阿米尔开心,为了保护阿米尔,哈桑在心里不停地重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的母亲是贵族淑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生阿米尔时难产死亡。因为这点,父亲对阿米尔一直很冷淡。阿米尔也认为其父亲恨他,因为他杀害了父亲深爱的妻子。正是这样,阿米尔特别渴求父亲的亲近、爱与认可。相反,阿米尔的父亲对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有着超常的温情和关注,甚至为哈桑请名医缝补好了兔唇,导致阿米尔心生妒忌。“我要爸爸全属我一人。再说,有一次哈桑和我在喀尔卡湖畔打水漂,他的石头跳了八下,我用尽力气,也只能跳五下。爸爸在旁边看着我们,他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阿塞夫是一个凶恶的富家少爷,经常欺负阿米尔和哈桑,阿米尔每次都胆怯,哈桑却勇敢地拿出弹弓保护着阿米尔,这也让阿米尔悔恨自己。

在十二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统统打败,成为最后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的主人。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哈桑!”阿米尔大喊,“把它带回来!”哈桑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

这一天,哈桑为阿米尔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胜利,阿米尔像个男子汉一样在严父的注视下赢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而哈桑却遭遇了不幸。在那个阴暗的小巷,恶毒的阿塞夫挥动着不锈钢拳套,与其他两人侮辱了哈桑,而这一切,阿米尔都看在眼里。他看到了哈桑奋力地挣扎,看到了哈桑痛苦的表情,看到了哈桑呆滞的眼神,看到了哈桑手里的蓝色风筝。而阿米尔,因为怯懦,眼睁睁的看着哈桑遭到侵犯而袖手旁观,懦弱地跑开了。

自那以后,阿米尔内心备受煎熬,但对哈桑的愧疚却被奇异地转化为一种莫名其妙的仇恨。阿米尔一直挑衅哈桑,甚至往哈桑身上扔石榴而希望哈桑暴打自己一顿,以此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可善良的哈桑什么都没做。“我希望他会报复我,破门而入,将我臭骂一顿——这样事情会变得容易一些,变得好一些。但他没有那样做,隔了几分钟,我打开门,他已经不在了。我倒在自己的床上,将头埋在枕上,眼泪直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哈桑每一日的存在,他的身影,他的关怀,都变成了抽打阿米尔的鞭子。在这种折磨之下,阿米尔将曾经的错误演变为罪恶,偷偷地把钱和手表藏在哈桑的床垫下,打算以此栽赃哈桑,从而使父亲将哈桑赶走。

面对阿米尔父亲的询问,哈桑看着阿米尔,毫不犹豫地承认了,他承认自己就是贼,为了他许下的那句虔诚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心灵该是多么地高尚、善良与无私,宛如浩渺的天空,包容了阿米尔的所有过错。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但是仆人阿里还是带着哈桑离开了。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背井离乡地到了美国,并将家里的房子托付一个朋友和生意的合伙人拉辛汗看护。在美国,阿米尔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结婚,埋葬相依为命的父亲,成为崭露头角的作家。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拉辛汗的电话唤起了阿米尔童年的痛苦,却也为他指明了方向:“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从病重的拉辛汗嘴里得知一个惊天秘密:哈桑其实是自己的父亲和仆人阿里妻子所生,即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哈桑及其妻子死于非命,阿米尔冒死从塔利班人员阿塞夫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故事的结尾,阿米尔带着索拉博这个受尽苦难的孩子放风筝,当阿米尔内心涌出哈桑曾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并看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他或许真正得到了救赎。

永恒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就像笔下主人公阿米尔一样,他也是从小移民到美国,所以其对故事发生地喀布尔及美国的生活都有体验,使得《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显得很有真实感。小说一面世即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长达80余周,足见其魅力。

这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温情小说,笔触清淡,温婉含蓄,在沉静中暗含忧伤。讲述的故事既残忍又美丽,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值得瞩目,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极为难能可贵”,《出版商周刊》如此评价道。

在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阿富汗难以名状的情怀和记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内战、塔利班当权……我们看到了种族和种族的冲突,看到了宗教和宗教的矛盾,看到了文化和文化的融合,看到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制度的对立。但仍有风筝在高昂飞翔,飞行在一切的恶行和苦难之上,人们埋藏在心里的对幸福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也永远不会消失。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直率描写,以一颗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去述说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欢笑和悲伤。而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也让这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更多了一些悲天悯人的色彩。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贯穿全书始终,哈桑的这句话被无数读者公认为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文字。关于哈桑,那个对阿米尔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孩子,心地善良,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嫉妒。哈桑出生以后叫的第一个人名是“阿米尔”,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于哈桑来说,阿米尔是主人,更是不可背叛的朋友和兄弟。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顶替恶作剧的责备,在阿塞夫面前挺身而出,忠厚地化解来自阿米尔的嘲弄,甚至后来为袒护阿米尔的谎言承认自己盗窃并且甘心离开,哈桑一直都在为阿米尔牺牲。哈桑是哈扎拉人,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完美特性。

而阿米尔,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部分人格。掩卷回想,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结,在自己那懵懂无知的年幼时代是不是也因为某种内心的恐惧或懦弱而伤害过他人。成长的过程不会总是一帆顺风的,需要我们不断经历总结从而不断成长,人性也并都是至纯至善,而我们的力量来自于自我的忏悔和自新。或许,在阿米尔身上有着我们各个年龄段的影子,既是那个不愿与人分享关爱的童年阿米尔,也是那个始终无法忘记童年友谊、最终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的成年阿米尔。

正如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在前言中所说的一样:我看到小说作品独有的联结人们的力量,我还看到了人类的体验有多么普遍: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阿米尔懦弱的转身造成了哈桑心中的伤,人性当中的劣性战胜人性中的善;哈桑的死,让阿米尔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救赎道路展示出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恶,小说的主题也就得到升华。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一切美好的感情,也可以是一切美好的品质,甚至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追求一个完美的期许。在历史和命运面前,我们或许都曾经犯过错误,丢失过自己最为心爱的风筝,但终要有勇气将它追回来。正如译者李继宏所说那般:“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

责任编辑:何海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