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每段学术实践的经历 周良辅、闻玉梅两位院士建议学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奢望短期回报
 
“我们和你们之间大约有50年的时差,对事物判断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站在讲台上,我们就是你们的学姐和学长,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够为你们在寻找自己的职业前途时,提供一点帮助。”昨天(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周良辅教授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的闻玉梅教授共同为学生上了一堂通识教育课。
 
寻找一生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立刻得到明确的回报,但很多时候,学术上或者工作上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在短期内有回报,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周良辅院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要珍惜自己的每一段学术和实践的经历。
 
周良辅院士在1965年毕业后就留在华山医院普外科,干了5年外科医生后被调配到神经外科。“从普外科到脑外科,对我来说跨度太大了。”周良辅院士说,当时的神经外科根本没人愿意去,一般医生8点半上班,神经外科则必须6点半上班。一到病房就要给病人换药,送病人做脑部造影。那时,无论造影还是手术,技术都很落后,常常是医生满头大汗忙到中午,才弄清楚病人的问题,简单吃完午饭就要去开刀。然后站六七个小时,到凌晨才结束,第二天继续6点半上班。
 
“最初我也不愿意去。但是一般对不愿意干的事情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消极对抗,敷衍了事;一种是主动出击。我呢,就是后面一种,觉得不干会给人家看不起,就埋头苦干,把华山医院图书馆和医学院图书馆有关神经外科的书基本通读了一遍。”周良辅教授说,“当越来越多的病人被我治好时,我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如果没有这段并不那么愉快的经历,也就不会有我的医术上的提升。”周良辅教授建议同学,珍惜每一段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这也许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闻玉梅教授则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现在很多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毕业后想去外科,不愿到内科,因为“做外科医生开刀能立刻看到治疗起效,比较有成就感,而且红利好”。闻玉梅就劝学生说:“外科医生挣钱时间短,内科医生挣钱时间长,老了还是很有价值。”可学生却说:‘对不起,我要讨老婆,老了来不及。”闻玉梅教授说:“虽然这是个笑话,但也是现实。我希望大多数同学不要只看眼前利益,我们虽然要解决老婆和房子的问题,可更需要解决‘我们一生价值在哪里’的问题。”
 
应敢于挑战权威
 
昨天的讲座,大家最关注的是两位院士选拔研究生的标准。对此,两位学者的答案是——“要敢于挑战权威,有所坚持,想方设法地为病人解决问题”。
 
闻玉梅院士曾经在招收研究生时,看到一张只有59分的专业试卷。但是这名考生在答一道题的时候额外写了一段话,表达了他对出题者的不同意见,提的意见很有新意。闻玉梅院士说:“这个学生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被录取,就质疑我的考题,真有点了不起。于是我给他加了一分录取了他。”结果这名学生入学以后果真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而且第一个考出国深造去了,在国外时,他的物理成绩甚至比物理专业的学生都要好。现在他在美国已成为著名学者了。闻玉梅院士说:“做研究最忌人云亦云,也最忌不懂装懂,那一定不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人。”
 
周良辅院士则建议学生,医学生一定不能轻言失败,因为“病人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就不会来找医生的,即便治疗不好,也要尽力安慰病人,这才是医学院学生的职责所在。合格的医学生一定会想方设法地为病人解决问题。”

大陆知名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台湾知名高校台湾大学,11月14日在台北启动三校理学院的合作计划。三方将在人才和师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签约仪式于14日在台大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三所大学的理学院院长共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交换了象征三方合作的纪念品。
 
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谢心澄在签约仪式后说,北大理学院一直与台大理学院有很好的往来和合作。新的合作计划有助于两岸的名校互相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实现双赢和共同提高。
 
台大理学院院长张庆瑞表示,全球的科研趋势正逐渐从西方往东方发展,希望利用三方的人力、物力和经验,推动大家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快地在世界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据悉,三方的交流合作将包括互派教师和学生、科研、教学和实验交流以及举办学生间的研讨会等,其中,大气科学、高能物理和凝聚态物理将是重点合作领域。

无法否认,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短板,5000多种的泱泱产量,却拔不出多少“将军”来。评价体系单一、行政色彩浓重、数字出版落后,各种各样的定语都在“无情”诠释国产科技期刊疲弱的现实。
但是,也有例外,《分子植物》和《细胞研究》组成的“双子星座”一扫国产期刊的灰霾之气,崛起为国际上响当当的字号。这对“中国样本”,能否撬动国产科技期刊的困局?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摆脱“低质生存”?上月底召开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各路专家集思广益、苦觅出路。不少人将破局之道寄托于两本国产期刊身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和《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它们如今已经拔地而起,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冒尖
组建高水平编辑队伍,延揽国际编委杜绝熟人审稿
连续两年在亚洲本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位居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第五名,跨入本领域所有190种核心期刊前5%,取得这样的成绩,《分子植物》仅仅用了4年多。
《分子植物》于2008年创刊,已先后聘请了包括18名中国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80多名海内外一流科学家组成编委会,采用国际通行的同行评审和在线投审稿模式。
中科院院士、该刊共同主编陈晓亚介绍说,对期刊而言,稿源如同“命脉”,在《分子植物》创刊伊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优质稿件。
“为了获得高水平稿件,本刊从第一期开始围绕植物科学领域的不同研究热点和特色领域,由几名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编辑部组稿和约稿,组织发表专刊。”陈晓亚回忆说。
“做期刊,都希望得到作者最好的论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为作者提供最好的服务。”《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表示,努力向作者约稿,让作者感觉把稿投到了一本很有前途的期刊。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2008年,《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升至4.535,2009年跃至8.151,并随后连续3年稳定在8以上,实现了中国期刊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之最。
“两本期刊的成功各有特点。《细胞研究》得益于有一支高质量的专业编辑人才队伍,这支专业人才队伍的优秀执行力是《细胞研究》数年来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陈晓亚透露。
在陈晓亚看来,高水平的国际化编委则是《分子植物》成功的关键,“期刊2/3是国际编委,国际编委的直接好处就是没有‘人情稿’。为保证质量,编辑部还避免熟人审稿。”
能否复制
无需每家期刊都国际化,应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影响力低的杂志吸引不到好论文,而拿不到好论文就无法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想要提升质量,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首先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目标,然后得靠一支有热情、有影响力、有执行力的团队来执行。”李党生表示。
有个案例李党生印象颇深。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向《自然》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文章被编辑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辰宇紧急把文章转投给《细胞研究》。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李党生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在48小时内就完成了审稿程序,文章在一周内被安排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论文发表后,至今已被引用超过400次,创《细胞研究》所发表原创论文“单篇被引次数”的纪录。
《分子植物》则充分展现了互联网的传播力,陈晓亚介绍,如今《分子植物》的所有论文均可在线全文下载,迅速扩大了杂志的读者群,目前的论文下载量每月已超过2.5万次。
陈晓亚表示,“不是每个期刊都要办成国际化的英文期刊”,中文期刊要改变思路,因为基础性研究的目标终究是要国际化,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因此,各个期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
怎样突围
不要盲目倚重国外期刊和标准,建立综合科研评价体系
有专家坦言,中国科技期刊还面临多头管理的问题,纵向的“婆家”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横向的“婆家”有主办方、承办方、科协、学会等,政出多门,执行不易。
除了多头管理,“对于学术期刊,我们一直抱有崇洋媚外态度,充满了不自信。”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刘东信认为,当前的评价体系决定了科技人员只追求国外期刊,造成国内科技期刊质量堪忧的恶性循环。
刘东信表示,全国目前有1000多家学报,有些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让其自然淘汰,而对于小众化、纯学术类的学报则不应该采取市场化手段。
“学术类学报和市场化之间应该有个缓冲带。”刘东信呼吁,影响因子是一个评价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不能对性质不同的学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当务之急是科技期刊体制机制改革。”陈晓亚指出,“科技人员抱怨最多的是科研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地评价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是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难以逾越的问题。”对此,陈晓亚建议,可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放弃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做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科研论文产出、同行评议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 (原引题:国内科技期刊《分子植物》、《细胞研究》率先跻身国际一流/原标题:这两本期刊,为什么能?)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12日 18 版)

“做科学家,尤其是应用学科的科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战略需要联系起来,通盘去想,去布大局,做大事。”
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身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的王曦如是说。
同时,他认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当前必须善用全球化资源,大力引进海外科技创业人才。
“必须要有全球化视野”
作为十八大代表,在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之后,王曦对报告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一段印象特别深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王曦表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以前都曾有过表述,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是一个新提法,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科技创新不足,虽然有很多探索,比如促进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制度建设等,但这还不够。我们必须要有全球化视野。”
他透露说,上海现在已经在尝试引进一些海外科技创业人才,这些人才在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块,有着更强的能力和经验。
“他们很多人不仅有着科研能力,同时也在国外大企业做过,参与过国外资本市场的运作,非常有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国内相对还比较薄弱的环节。”王曦说。
王曦还告诉记者,在他所从事的信息领域,上海已经在引进一批“传感器及超越摩尔集成电路”方面的海外创新创业人士,上海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正在酝酿一个重大专项,以加速推动这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让SOI材料走出实验室
早在1996年,王曦就已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罗森多夫研究中心接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离子注入技术。
1998年,王曦回国竞聘成为离子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高端硅基SOI材料”制备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离子注入是制备SOI材料的工具和手段,我对离子注入有很深刻的了解,这样就非常容易把它应用在SOI材料上。”王曦解释说。
SOI,即绝缘体上的硅,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微电子新技术之一和新一代硅基材料,在低压低功耗电路、耐高温电路、微机械传感器、光电集成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高端硅基SOI制备中的关键技术,正是王曦钻研多年的“离子注入”。
“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产品,把这个在研究所里埋藏20多年的技术推向市场?”于是,“让SOI材料走出实验室”成了王曦奋斗的目标。
2001年7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联合北京盈富泰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科高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等,成立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将SOI材料产业化。
除了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积累近20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I专有技术全部投入外,在王曦的带领下,研究所SOI课题组主要技术骨干全部进入该公司。
从实验室思维到产业思维
2002年4月底,王曦和他的团队仅用5个多月的时间,就在新傲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OI生产线。7月2日,第一批光润无瑕、晶莹剔透的SOI圆片材料问世。
美国硅谷《半导体商业新闻》惊呼:中国“突然”出现了一个现代化的SOI圆片工厂。
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等各项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同时,王曦运用他专长的离子注入技术,带领团队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其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已获授权16项,并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新傲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国际屈指可数的SOI生产基地,总资产已经由10年前的1300万元发展到近10亿元。
不过,对王曦而言,SOI产业化的成功已成为“过去时”。
现在,王曦的眼光已投向更大的市场——将新傲打造成中国最好的外延服务商,同时在SOI领域谋求差异化生产。
当老牌的法国SOITec公司只针对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公司提供SOI时,王曦已把目光投向汽车电子、传感器等SOI硅片的新应用领域。
“做产业的人必须懂得差异化竞争,这又和做实验不一样。”王曦说,从实验室思维到产业思维的转化,比SOI本身更值得珍视。
《中国科学报》 (2012-11-12 第1版 要闻)

11月6日下午在北京首发的中文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称,在人力资本趋势方面,中国不久将成为研究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份报告指出,2002-2007年,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商业研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007年,韩国开始挑战日本技术领军国家的位置,新加坡已差不多追上美国,而中国也已能与欧盟比肩。
 
研究人员的发展趋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关注研发投入的另一个核心领域。报告显示,中国在研究人员的绝对数量方面即将超过美国和欧盟,这3个大型经济体分别占世界研究人员总数的20%左右。如果加上日本(10%)和俄罗斯(7%),这5个最大经济体占世界人口的35%,却拥有全球研究人员的75%,可见研究人员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极度集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第18章专门对中国进行分析研究说,中国政府在过去4年里颁布一系列重要政策以保持高增长率并保证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主要机制包括激励企业在创新上投入更多、鼓励中国研究人员从海外回国。中国政府还计划在未来5至10年聘用2000名外国专家到国家实验室、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及众多大学中工作,同时提出到2020年,将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比例从1.5%提高到2.5%。
 
记录全球科学发展状况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每5年出版一次,2010报告中文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权,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翻译出版。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卡隆基等出席首发式并先后致辞。王春法表示,中国科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前景,这次合作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卡隆基则对与中国科协未来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