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系列讲座】作为遗产的“昆曲”和“昆剧”

  • 宋春静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04-16
  • 378
王教授为同学们讲解昆曲和昆剧

4月15日晚7:00—9:00,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王浩副教授做客国科大明德讲堂,在玉泉校区阶一6为同学们讲解了“昆曲”和“昆剧”。他分别从昆曲的概念、清工和戏工的概念与区别、申遗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讨论等四个部分讲解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和“昆剧”。

王浩首先从自己与昆曲的结缘历史讲起。1998年4月,即北大百年校庆前夕,当时他正好路过教室门口,忽然听见播悦耳的戏曲,各种相见恨晚、如痴如醉的感觉涌现,后来知道听到的是昆曲。从此,他被昆曲深深吸引。2005年起开始学唱昆曲、为昆曲吹笛伴奏。王浩坦言,他收集的关于昆曲的资料不比专业人士少,也正是对昆曲深深的喜爱使他走到了同学们面前。

王浩以昆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组织这次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昆山腔”、“昆腔”、“昆曲”、“昆剧”的概念,讲述了在昆曲的发展历史中那些关键的艺人(魏良辅等)、剧作家(梁伯龙等)。他从发展历史和概念比较了“昆曲”和“昆剧”的不同之处。之后,他介绍了昆曲中的“清工”和“戏工”,并阐述了清工在昆曲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王浩说,“昆曲”和“昆剧”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却出现了衰落的迹象。然后,他针对收录的昆曲作品数量剧烈下降这一现象,表达了对这一传统文化保存的担忧。王浩引述了近100年来俞平伯对昆曲灭亡过程的预测,表达了他自己作为一个昆曲爱好者沉重又无能为力的感情。他说,“这可能是必然的,我很难过,我只能强制自己不要太难过”。对于目前现代风格的全本大戏数量的上升,而传统剧目数量锐减的现象,王浩认为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方式未必是最合适的,“其幸儿不全亡者则在有此癖好者只努力及社会上之扶植耳”(俞平伯),“职业演员与曲友为昆曲艺术的保存、继承和发扬,理想的目标该是力求一致的。”

讲座的最后,王浩再次讲解了昆山腔的魅力——“字清、腔纯、板正”三绝。昆曲追求字与腔的高度协调一致,“声辞和谐”是昆曲的一大贡献。这种特点是由历史上文人士大夫的主导和发展决定的。他援引章培恒《不能欣赏昆曲是知识分子素养上的缺陷——关于保存和复兴昆曲的几点设想》,表达了对同学们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期待。

责任编辑:宋春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