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新“力”量,跨越新高度——钱学森先生思想报告会有感

  • 傅茜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9-11-14
  • 1354

11月13日下午,积雪初融,仍沉浸在对钱老逝世的沉痛哀悼中,我们走进了位于中关村四环路边上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心中不觉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在郭永怀先生的雕像前,我们聆听了郭老生前为国捐躯的壮烈举动,心灵为之震撼,一束鲜花,一个鞠躬,一分钟的默哀,以表我们的敬意。在青松白雪的映衬之下,眼前这座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楼宇,它的高大、宽阔以及深邃给人以静谧神圣之感,它舒展的庭院和苍桑的树木更与车水马龙的四环路迥然不同。其实,还不仅这些,走进它的主楼大厅,两旁悬挂着钱学森先生、郭永怀先生等数十名伟大科学家的画像,他们是科学界的元勋,是我国物理力学界的泰斗,敬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而今天,我们将要聆听与曾经与钱老共同见证祖国实现飞天梦想的“三院院士”、力学所第二任所长郑哲敏先生和中科院力学所研究院谈庆明先生讲述钱老生前的点点滴滴,心里感到无比荣幸。
    
    郑哲敏先生不仅师从钱学森先生,而且与钱老共同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过,还共同受到了一位著名应用力学家冯·卡门科学家的影响。他讲述了钱老生前从求学到做研究的经历,结合自身经历,他说,钱老教会了我点点滴滴。同样,科学先驱的事迹也给在台下聆听的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启迪。

    经郑先生回忆,钱老曾说过“国家需要的就去做”。的确,钱学森先生在大学时是机械专业学火车头的,由于目睹淞沪战役中日军肆虐地在我们的空中横扫而无能为力时,他决定转向航空,然后转向空气动力学,然后又转向火箭,然后又转到控制论,从而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我们,未来将是准备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自身的微薄之力的当代学生,在嘹亮地唱响“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的口号的同时,是否想过如何从祖国的利益出发,甚至放弃个人原初的理想,为国家某个科学领域的进步作出个人的成绩?郑先生还说,钱老曾跟我说过”你做这个问题要想到后面更大的问题是什么,要想到工作在更大范围内的位置”,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就是说在全力做好手头的工作时不要把眼光只是局限在当时的“小”问题上。的确,眼下的我们,缺乏的不正是高瞻远瞩的研究精神吗?“写文不要空洞无物,不要做数学游戏”也是钱老留给我们的谆谆教导,他教导我们做研究要身体力行,着眼于现实,从实际出发,要注重所得成绩的效用。谈先生回忆说,钱老生前说过“要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解决最大的问题”,这也是他博士论文的宗旨和他生前的一贯作风,1936—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求学期间,他的博士论文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通过参加火箭奠基人马利那的“自杀性小组”,通过自身的勤勉努力,与恩师冯·卡门联合完成了4篇博士论文。

    走出力学所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心中除了对钱老的哀悼之外,还多了份对科学先驱的崇高敬意和由报告会所激发的前所未有的对科研的热爱与赤忱,不由觉得心中沉甸甸地,钱老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祖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也不仅仅是工程力学的伟大卓著,更是他教导我们后人“towards new horizon”(跨越新高度)的科研态度和为后人指明的为科研奋斗之路!

 

 

责任编辑:傅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