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故事,助力科研道路——傅伯杰院士做客院士大讲堂侧记

  • 刘艳伟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04-25
  • 616
傅伯杰院士在讲座中
讲座结束后,傅伯杰院士与部分师生的合影

4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做客院士大讲堂,做了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科研道路”的报告,赢得了在场的师生的阵阵掌声,给予了国科大学子深刻的启发。在给国科大学子的五四寄语里,傅伯杰也写也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八个字,这是傅伯杰从事科研工作四十载的真实写照。

走上科研道路

1977年冬天,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生,傅伯杰走进了高考的战场。“你们当中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当时考场里监考老师的这句话,傅伯杰记忆犹新,可转眼间,已经相距近四十个年头了。

那一年,全国共有五百七十万考生,却只录取二十七万人,录取率百分之四点多。在这场激烈的“战场”上,傅伯杰脱颖而出,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误打误撞地被分进了地理系。“认识五百汉字,都能上地理系”,就是带着这样的偏见,傅伯杰开始了他的科研道路,结下了他与科研不解的缘分。

搞科研也和许多行道一样,在门外总是忐忑不安,可一入了行,许多人就被它的魅力深深征服了。进入地理系后,傅伯杰也爱上了这个专业,他感慨道:“地理学是目前复杂学科中最耀眼的明珠”。在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傅伯杰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1984年,他遇到了人生重要的伯乐——著名地理学家林超,在林超的赏识下,傅伯杰免试进入了北京大学地理系,并前往英国Stirling大学环境科学系学习。

如此,在科研的道路上,傅伯杰渐行渐远。他从事于土地评价和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生态系统评价和景观生态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学术影响。他主持完成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去当县长都是屈才。”在讲座上,傅伯杰妙语连珠,惹得在场同学掌声如雷。“土壤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傅伯杰列举起了在大学里学过的课程,虽然时光荏苒,可他依然清楚得记得。正是这些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让他终生受益。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在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狂激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白,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的自传。”这是1982年冬天,傅伯杰摘抄的赫尔岑的一段话,以此自勉。那时,傅伯杰正在读研究生,当时教学条件不是很好,他读的书都是影印的。当时阅读的一本《Land use in advancing agriculture》,他时隔几十年才看到了原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读书热情,基于广泛的阅读和创新的思维,1982年,刚上研究生的傅伯杰向《生态学杂志》投稿,发表了《地理学的新领域——景观生态学》一文,这也是我国在景观生态学方向的第一篇文章。

谈到对同学们做科研的建议,傅伯杰强调阅读是最关键的,只有多读书、多读文献,才能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汲取经验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不做井底之蛙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傅伯杰求学时期去过的地方,由于是地理系,傅伯杰在硕士期间就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大西北的沙漠、海南的海角天涯、贺兰山脉……在今日,一看到这些地名,很多人联想起来的都是那些壮丽的自然景观,然而在当时,很多地域都未开发,人际荒芜,傅伯杰和同事们的工作条件也不好。本科地质考察时,他和同学们背着被子,夜里睡在废弃的工厂里;在黄土高原,他们则要住在租来的窑洞里。

可正是这些实地的考察,让傅伯杰对中国各个省市的地质地貌概况都熟记于心,当别人提起某个地方,他总能自然而然地想到当地的概况。在英国的求学时,傅伯杰也游走了英国西欧,参加了众多国际会议,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这些帮助他拓宽了知识面和视野,并为他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伯杰告诫在座的同学们“不要做井底之蛙”:这一方面要通过博览群书来了解国际前沿,提高对新知识的灵敏度,提高获取情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多实践,多交流,以开阔的胸怀与他人合作,以开放的思维吸取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傅老师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见解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讲述的那些科研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多,对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很有启发。”资环学院陈敏同学说道。来自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倪平同学表示通过傅老师的讲述,她深刻意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实践才能出真知,她表示以后既要多读书、多读文献,也要把知识运用到科研和实践中。

 

责任编辑:刘艳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