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难”之我见

  • 刘艳伟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05-05
  • 358

近日,中科院的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发表了这样一条微博——“中国每年有4000多篇研究铅与环境的论文发表,但报道解读和科普挖掘实在太少。”在2010年,中国的SCI论文数就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的科普现状却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较大。这也难怪“科普”、“科研”这两个词语常常被人们放在一起,一些民众觉得许多科研人员都只顾搞自己的“阳春白雪”,不接地气。可“科普难”真的是因为科研人员对科普事业不够热忱吗?其实不然。

在我国,与农林牧副渔业密切相关的科研人员参与科普事业众多,那农业科普为什么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又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农业难以撼动的社会地位,如何吃饱、吃好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高度重视的问题,自然国家对于农业科普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也多。另外,从事农业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研究目的也多是为了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许多研究必须服务于农业的实际生产,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所以,许多农业科研院校都有相应的实验基地来推广技术,科普人员的队伍的规模和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与农业科普相比,其余科研领域的科普成效明显逊色了许多,然而,这绝不是意味着其他学科的科普工作意义不大。以舆论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例,环保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但是,中国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公众环保意识不强。而通过科普可以提高公众对于我国环境现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发挥主人翁意识,监督进而影响企业、工业甚至国家的相关行为,也促进他们从自身的行动出发保护环境,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认为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工作是一个科学家社会工作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他曾这样说道:“每个科学技术工作人员都应该把它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更重要的,一个科学工作人员,当他能获得成就时,便有责任对人民作报告。”资环学院的朱老师认为虽然科普劳时劳力,但也可以提高社会对科研工作的认可,提高科研人员的知名度,大多科研人员也是希望力所能及地参与科普活动中,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的。

科普好处多,那为何中国存在“科普难”现象呢?为何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少呢?朱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科普工作对于科普人员的要求高,所以学术泰斗们更适合于做科普,因为他们知识面广、眼界开阔,并且能把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第二,一些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并不是大众关心和感兴趣的,科普的意义不大;第三,在中国科普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多的人是出于公益的角度来从事的,从而不能长期有效地进行。另外,朱老师提到了美国科学基金会,其申请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标准就是研究活动的广泛影响性,即如何使研究结果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以及提升研究工作对社会的意义。这就类似于硬性规定美国的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开展科普活动,这一点中国可以借鉴,但也绝不能照搬。

在中国的科普事业中有着许多忙碌的身影,他们身体力行地作出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从事科普。其中不得不提原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普及工作部部长李象益先生,他开创了我国的多项科普事业,是中国科普事业的一面旗帜。在2013年,75岁的李象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卡林加奖”。该奖项被称为“科普诺贝尔奖”,李象益也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他也被评为2013年中国十大科学新闻人物。在他从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退下来的14年时间里,他一直站在讲台上宣传科普,如今每年所做的科普讲座多达百余场,亲制5万余页PPT讲稿。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如此热衷于科普事业,身体力行地作出了榜样,给了人们很多的启发,也激励着更多人去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全民科普。提起中国的科普现状,李象益也曾表示目前对于科普的重视和投入需要加强,而且科普要让人们深入地去探索研究问题,而不是走马观花。

科普是不是一定要学术造诣极高的科研人员或者学术泰斗来做呢?这个问题其实是存在争议。好的科研人员不一定能做好科普,不搞科研的其实也可在科普领域开辟一片天地。例如“打假狂人”方舟子有一项比打假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科普,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做科普比做科研对中国意义更大”。尽管社会上对方舟子的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他的确是科普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拥有中科大学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方舟子出版过关于科普的书籍二十余本,并做过一些科普节目,比如“方舟子土豆公开课”等。此外,他也通过写博客、发微博等渠道向公众解释一些科学现象,科普知识。看起来“打假狂人”的名声为他的科普事业增添不少社会关注,也让他把科普做得有声有色。

科普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本科生、研究生所从事的支教活动、天文馆或者科技馆的志愿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的科普。科普的成效如何,与科普人员有着莫大的关系,科普人员应该既要有较强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也要有很好的语言交流或者文字功底。另外,无论何种形式的科普,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科普人员要认真对待,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要杜绝错误。

中国“科普难”的现象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在中国科普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意识到问题了,距离解决的方法也就近了一步。我们相信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责任编辑:刘艳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