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年院士鼓励科苑学子勇做知识创新者

  • 何海勇、李伟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12-13
  • 6177
【新闻网讯 记者何海勇、李伟】1211,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人文楼教一阶教室,一位白发老人正在为在场的同学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他就是中国矿物学家叶大年院士。 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教授主持讲坛。

  “学习几门课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创造知识能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点东西。”叶老师说到,他还形象的把光拷贝知识比喻为光盘存贮。的确,如果我们只一味的学已有的东西,大脑只当做一个存贮知识的地方那还不如刻几张光盘。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最主要区别就是,研究生不像大学生那样只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去探索未知领域,创造新的知识。

  叶大年院士还鼓励同学们要用怀疑的眼光看书,在他看来,书上有的不一定都正确,正确的东西不一定都全面,因此对某一个问题如果有点新的发现就是为人类做了贡献。

  记者联想到李国杰院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知识的,硕士也要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但硕士尤其是博士时期,应该准备开始创造新的知识,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是研究生与大学生的最大区别。”由此看来,创造新知识早已被科研大家所广泛认同。

  记者有幸读到了叶大年院士在2009年写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的一封信,他这样强调选题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很重要的,往往会使我们终身收益。几十年来我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地给科学院、北大和清华的研究生讲述钱伟长院士教给我的选题和研究的方法,目的是授之以渔。”

   叶大年院士在科研上做出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它的成长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报告最后叶大年院士借用毛主席那句话把我们比作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未来的希望,深切的说到:“希望寄托在大家身上,不会没有立锥之地的,只要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何海勇、李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