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中心王如松研究员谈生态与城市

  • 张立荣 (资源与环境学院)
  • 创建于 2009-06-23
  • 958

6月22日上午,城市生态学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玉泉路园区教学楼504教室如期进行。此次课程请来了生态环境中心的王如松研究员,他一直致力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及生态规划、生态管理和生态工程的应用研究, 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关于生态与城市关系、管理及建设的相关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至今为止,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6.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45%。城市化过程中,使人们的生活更富裕和便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问题,比如大气水体的污染,癌症等的多发,贫富差距的拉大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问题。他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时的生态学不止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而是研究经济、社会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科学,是生态学与城市学的交叉;这时的生态是生物与环境耦合关系,使生物与环境的整合学问(科学、哲学、工学和美学),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状态;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管理和规划的核心不是“无为”,而是“为无”,为无的核心是生态整合。

    他认为,城市的复合生态是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刚,文化为常;生态城市建设是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和生态服务相支撑的;生态城市需要紧凑的空间格局、宽松的红绿边缘、健康的代谢环境、健全的肾肺生态、凸现主动脉、混合功能、低耗高效、生态标示、民本公交和民风淳朴的邻里交融。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从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从农耕文化向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转型,从物理景观向生态景观的人居环境转型。他认为,从传统的循环经济走向生态经济需要观念更新(Rethinking)、体制革新(Reform)和技术创新(Renovation),从而带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cycle)和在循环(Reuse);生态城市的文化转型则需要决策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人居环境的转型则要求水“活”、土“肥”以及地上地下立体空间资源的统筹管理和系统开发。


    王如松   1947 年9月生于江苏南京,1985年于中国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副主席兼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生态学会及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执委,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命学科评议组成员,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科学顾问。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国内外城市及人类生态学领域撰编论著10余本, 发表论文150余篇,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3名。在主持中德国际城市生态学合作研究及京津, 宜昌城市生态系统等研究中成绩显著, 先后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和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次。曾先后获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国务院颁发“在科学技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优秀中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博导),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担任《生态学报》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环境与资源经济》,《应用生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多种杂志编委。

 

 

责任编辑:张立荣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