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系列讲座】之风吹草低见牛羊

  • 朱丽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10-16
  • 365

10月15日下午1点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袁靖在玉泉路校区综合楼306给同学们带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讲座。期间的近两个小时内,袁靖老师介绍了中国古代家养黄牛和绵羊等动物的考古学研究及动物考古学研究在人类社会史上的意义。

袁靖老师从“动物考古学研究是干什么的?”展开讲座。他说动物考古学研究正如武王伐纣,商鞅变法一样,是在讲故事。用科学原理,科学测试理解人类和动物的关系,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动物考古学研究也是考古学的一种,对各个学科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五谷丰登、六畜繁盛被认为是繁荣的象征。从最早出现的甲骨文到清末,许多出土的文物上都有动物的刻画。不仅如此,在发现的古代墓穴中,有些动物也被用作陪葬品,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猪,在这些陪葬品中,假如有三条猪或牛的前腿,如果其中一条是左前腿,则另外两条也是左前腿。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在祭祀方面的礼仪。同时表明饲养家畜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历史中。

毫无疑问,饲养家畜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古代用牛耕田,马是陆地上主要的交通工具,猪是主要的肉制品,狗用来防卫等等。袁靖同时提出,家畜的出现除了上述的好处之外,其弊端也相伴而来,比如有些和人类接触紧密的动物无形之中会传染疾病。袁靖分别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代绵羊和黄牛的出现、绵羊和黄牛在肉食中的地位、在祭祀中的陪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说明。他提出,在动物考古中要将今论古,将出土的古代动物全身骨骼和现代的动物对比、对照,推测其年龄、重量、性别等。他指出现在的很多家畜例如马、牛、狗、羊等都比人类出现之前的体型要小很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干涉,多半家畜未成年之前就被人类屠杀,长期以来,就导致了家畜小型化。同时袁靖还给我们介绍了鉴定家养动物的方法,即:骨骼形态学的测定和观察、定量分析、年龄结构统计、考古学现象推测等。新的动物种类例如马,可以通过同位素分析,DNA分析7个方面加以鉴定。就算同一种类,外形相似的物种其遗传因子也不相同,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袁靖还列举了他近期正研究的课题,中日古代家犬遗传因子(DNA)比较研究来说明。

最后,进入学生提问环节,三名来自国科大的同学向袁靖老师请教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其中一位同学说动物的骨骼在土壤中能够存留多久,对此,袁靖老师说因土壤而异,北方气候干燥,存留时间更长,故出土的大部分动物骨骼是在北方,而南方气候湿润,并且多半是酸性土,所以存留时间久相对短。另一名同学问科技和考古该怎样融合才能促进考古学的发展,袁靖老师对此也给出了详细的回答。整个过程,同学们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讲座在浓烈的学术气氛中结束。

 

责任编辑:朱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