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学生就业服务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在国科大顺利召开

  • 画子 (学生处)
  • 创建于 2014-01-14
  • 372
合影
座谈
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国科大学生处处长谭红军讲话

2014年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公益校园、凹凸人网、盖帮人力资源网、倍斯德人力资源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新环境·新趋势、新理念·新服务’第二届大学生就业服务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暨公益校园2013年度工作总结及优秀导师表彰大会”在国科大成功召开。

本次峰会以“90后就业”为主题,对“职业规划、90后管理、就业指导的创新性实践分享”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更好地贯彻教育部11月29日发出《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集结高校就业办、各大企业、政府就业部门,共享就业服务经验,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探索更新的就业服务形式和内容,搭建高校与企业就业沟通的良好平台,探索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路径。峰会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高校、中科院研究所、专业机构、大学等200余位社会各界人士。

来自教育部就业中心的有关领导、管理委员会理事长国科大学生处处长谭红军、公益校园管理委员会秘书长邹秀峰、管理委员会主任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宏武主任等重要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与多家媒体进行了互动交流。谭红军理事长、邹秀峰秘书长先后为此次大会作了开场致辞。

2014年全国毕业生总人数将达727万,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就业市场一直存在着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招不到人才的怪相,这不光是因为当今中国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还和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岗位要求的不适应、就业歧视的普遍存在以及大学生就业期望不切实际有关。目前,90后已经成为就业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有着独特的群体特征,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使命感,其就业观与70后、80后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必须与时俱进,探索优化就业结构的道路。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公益校园同各大企业、高校就业办积极合作,建立公益、开放、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一方面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提升应对就业新形势的适应力;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上追求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和谐衔接,开展与就业政策和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教育,辅助高校就业部门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此次峰会上,公益校园将政府、高校、企业、高校学生邀请在一起,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进行深入探索与合作,进一步探索并切实推行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多元化对接,多措并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创大学生就业服务与合作新格局。

自2012年4月成立之日起,公益校园就专注于推动大学生就业服务事业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了满足大学生求职就业的需要,公益校园在以谭红军理事长为首的管理委员会的共同精心打造下,不断调整升级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优化授课课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就业服务标准和体系。在团队建设方面,公益校园已建立了一支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公益校园管理运营队伍,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目前,公益校园已吸收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共204人次成为就业导师,并创建了导师成长路径规划,明确了导师晋级机制,现已成功举办了两次执业导师考核,两次导师成长训练营,初步建立了就业导师的准入和成长制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公益校园共举办了340场就业服务活动,形式包括主题演讲、培训分享、沙龙互动、活动交流、求职咨询、拓展体验、线上答疑等丰富多元的活动,服务学生人数达两万人次。公益校园在就业服务实践过程中,尤其强调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和职场适应力。截止到2013年12月,公益校园的服务足迹已经遍及京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8所高校,并逐步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天津、山西等地,服务的京外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在未来,公益校园将把公益就业服务推广至全国各大高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高校就业服务的公益道路上,公益校园的实践只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未来,公益校园将进一步整合就业服务链条上的各方资源,发动全社会的优势力量,联合有着强烈责任心和公益心的各方人士共同铸造更坚实的公益平台,将大学生公益就业服务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画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