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张韵】9月25日晚,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团委参加由两院团工委组织的“迎中秋、庆国庆”珠江夜游活动。全所青年团员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团员青年一边观赏珠江两岸夜景,一边欣赏两院团工委准备的娱乐节目。广州本地的团员饶有兴趣地向外地团员讲叙了过去老广州的面貌。身处霓虹灯绽放的珠江夜景,感受着佛面的阵阵微风,聆听着轻拍船舷的阵阵涛声,所有人员都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市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坚定了他们对广州未来的信心。

【新闻网讯 记者 黄叶君】9月24日下午,新一届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记者团全体成员在玉泉路园区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记者团新老成员近50人参加会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记者团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04年仅20余人,05年发展到30余人,而今年达到了50余人。研究生记者团自2004年成立伊始,就以传播校园文化、推进学校工作为己任,在学生、院方、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记者团稿件质量不断提高。至今已有多名记者的数篇稿件在院外公众媒体发表,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为科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会上,党委宣传部牛晓莉副部长首先提出了记者团成员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并期望新一届记者团能够再接再厉,真正把“学生记者团”做大做强。随后举行了记者团岗位的换届选举,许多岗位都是多人争相竞选,气氛热烈,在多番角逐之后最终产生了中关村园区和玉泉路园区各自的部门负责人。 记者团的火种遍布全国。由于科学院的特殊性,记者团有许多老团员遍布在全国各地从事科研工作,至今还经常向新闻网邮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投稿。 记者团团员文化多元。这里既有新闻背景的专业人士,还有各个学科的新闻工作爱好者。据统计,本届记者团成员有超过半数来自理工科院系,打破了传统上认为的文科学生适合做传媒业的观念。面对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需要,中科院将不仅要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也要培养一流的多学科交叉人才,以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整体发展。 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思想的火花在这里闪耀,内部创新比比皆是。记者团在科学殿堂里,一定能够创造出更有科学院特色的业绩!

     【新闻网讯】2006年9月22日,生物系举办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学术报告。主讲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负责人之一 Maynard Olson教授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所长杨焕明教授。演讲于上午10:00开始,阶一3教室座无虚席。Maynard Olson 教授做了题为“Human Genome Variations”的90分钟精彩演讲。他阐述了当前人类基因组学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的前沿信息,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了同学们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杨焕明教授做了题为“Genomics, Present Progresses and its Future” 的报告,就基因组学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杨教授演讲幽默风趣,报告气氛活跃。

    此次学术报告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增进了同学们对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此有热烈的反响,都希望以后能够开展更多类似的讲座。

【新闻网讯 记者沈丹丹】在欢庆国庆、团圆中秋、加上迎接新生回所“三喜”临门的特别日子里,9月24日广州化学所学生会组织了新老生游植物园和烧烤的集体活动。 对于刚入所的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集体活动,而且还可以欣赏美景与夜玩烧烤,每个人脸上都荡漾出欣喜的笑容。 大家在学生会主席的带领下在下午4:30左右抵达目的地后分开活动,自由观赏植物园的风光。新生不是刚从北京回来的,就是从其他学校考来的,来植物园还是首次,看着各科各类不认识的植物与鲜花,争先恐后的合影留念。看到题名“血见愁”的植物,大家联系起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谈的不亦乐乎。植物园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满眼的绿让人不禁心胸开阔,释放所有的压力,重返童年的快乐——草是绿的,树是绿的,就连水也是绿的。 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个个潇洒的动作 ,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无一不洒在华南植物园的风景里,融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里,新老生之间好像没有什么陌生,有的是相互的融洽,你帮我拍照,我帮你选景…… 渐渐天色暗下来,学生们期待已久的烧烤拉开帷幕了。大家分成四组,生火,串鸡翅,分豆干、烤香菇,忙的叫一个高兴。生火对新手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按耐不住烤肉的诱惑,大家都略显得着急,引火的、添碳的、吹风的忙成一团;纤一组的杨小旭同学的烤鸡翅算是一绝,油黄的外皮,嫩嫩的肉,让他的两位师姐赞口不绝;另一组的沈丹丹同学把快熟的香菇包在吐司里,香菇的香气加上烤黄的吐司,香酥可口,令人回味。最后臧运晓、郑景新、许林利、苏倩倩等十几个同学大展歌喉,《学习雷锋好榜样》《精忠报国》《纤夫的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耳熟能详的歌带动了现场的气氛,使本次烧烤达到高潮。老生在新生的带领下也活跃起来。 那一夜,没有了师兄师姐的严厉,有的只是朋友间的温馨;那一夜,没有了实验室里科研的严肃,有的只是身心的全放松;那一夜,烤肉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火红的木炭激荡着快乐的心,动听的歌声增添着无限的惬意。 最后大家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本次活动。在回所的路上,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会主席侯梦华感叹道:“今年的新生比较活跃,给我们带来了朝气,希望我们所越来越生机勃勃。”

【 新闻网讯 记者 田硕】9月21日晚,在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六号楼第一会议室,志愿者协会迎新大会如期召开。40余名新老会员踊跃参加,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在各位同学们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协会各项目负责人向到会新生介绍项目开展经历及本学期活动计划。老会员的拳拳深情溢于言表,新入会员积极报名参与项目活动。 中科院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为奥运组、支教组、敬老组和骨髓库组(MDP)、环保组、儿童村组。在憨厚可爱的杨冰同学的主持下,各项目负责人依次介绍了协会的各组的情况。 奥运组备受同学们青睐,虽开设时间不常,前来咨询者络绎不绝;支教组已和定点支教学校的900多名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亟需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其中;敬老组的同学向每周向老年互助中心的退休老教师们发放《健康生活小贴士系列》,还会表演文艺节目,为晚年孤寂生活增色不少;骨髓库组则需要每一个同学共同关注,宣传、传播并积极投身骨髓库事业;环保组曾举办过“建设绿色和谐园区”主题宣传月活动,进行“绿色周末”环境考察和宣传活动,组织“五•七西山环保行”和 “骑行北京”,倡导一种环保、健康、便捷的出行文化;儿童村项目是始于2005年3月的“太阳村儿童救助中心”活动,已与爱心小屋建立了结对关系。 之后,会长向大家讲述了协会整体历程。从自发的去儿童村照顾孩子,到今天拥有大批会员和六个常规项目组的志愿者协会,会员们一路走来,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美好的回忆让所有人心潮澎湃。再自由交流时间里,新入会员围着前辈悉心请教。老会员们向学弟学妹们传授工作经验、活动心得,并且爆料协会的趣事,气氛热烈。大家愈聊愈投机,将会议推向高潮。 老会员一再强调,志愿活动并不像匝听起来那样光鲜有趣;作为奥运志愿者,可能干一些枯燥的基础工作,无缘奥运激动人心的赛事现场。同学们怀揣一颗以北京为荣、为奥运增光的热心,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考验。支教、儿童村等工作地点远离同学们的生活区,而且和孩子们交流也是会员们面临的一大考验。但感动于孩子们不幸的生活经历,希望为孩子提供更为公平的学习生活条件,会员们都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志愿者的活动完全是出于自愿,不计报酬,仅仅是内心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在驱动。志愿活动服务没有任何强迫性,以同学自主选择和自愿参与为前提。在同学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撑开庇护伞的同时,也更深入了解社会,明确自己定位。 研究生院志愿服务活动已初见成效,但仍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我们的爱心共同来庇护。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地交换,只要小小一缕风险,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每位同学都有一颗博爱的胸怀,将一颗爱心化作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一支援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也不用追求太多,仅仅是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让阴暗的角落里多一线光明、多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