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7日北京讯(记者韩琳)昨天下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出席国科大中丹科教中心大楼奠基仪式。女王发表了讲话并与陪同的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共同为中丹科教中心大楼的奠基石培土。

白春礼院长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丹科教中心项目的发展历程。他说,中丹科教中心不仅是中丹两国学者开展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推动科技人才交流的学术平台,还是为中丹两国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研发平台。中丹科教中心大楼是中丹科教中心的基础设施,是承载中心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的物质平台,是福泽后世、百年树人的历史工程。他希望中丹科教中心大楼将来能成为代表中丹两国人民相互交流、世代友好的地标性建筑物。

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在致辞中说,她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参加中丹科教中心大楼的奠基仪式。35年前她曾访问过中国,此次重访,发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她以自己年轻时留学经历为例,说明留学海外的经历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对选择在中丹科教中心学习的丹麦学生表示祝贺,鼓励他们珍惜这个特别的学习机会。她说,中丹科教中心项目增进了中丹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交流,感谢为中丹中心项目发展做出贡献的各方人士。

丹麦高等教育科学部部长Sofie Carsten Nielsen部长在发言中说,中丹中心是丹麦目前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唯一一个科教机构。中丹科教中心增进了对话,促进了文化交流,已成为中丹友谊的美好象征,中丹科教中心大楼奠基典礼日将成为中丹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她还说,文学大师安徒生一直对中国心生向往,曾幻想从丹麦那里挖条地道直通中国。她今天参加中丹中心奠基典礼,可以说是完成了安徒生的夙愿。她祝愿,中丹科教中心未来将更加光明,更加开放,更能惠及中丹两国人民。她最后还表示,已从中丹中心的丹麦学生那里得到了积极的反馈消息,回国后他们将积极宣传中丹科教中心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为中丹科教中心捐资的丹麦工业基金会主席Sten Scheibye先生也做了简短发言。他认为,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丹麦工业基金会资助中丹科教中心项目,其重要意义远非金钱价值可以简单衡量。

随后,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与白春礼共同为中丹科教中心大楼的奠基石培土。

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主持了奠基仪式。教育部、外交部、北京市教委、中科院有关职能局的领导、新闻媒体、国科大中外师生代表,及来自丹麦驻华使馆、丹麦高教部、丹麦高校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

据悉,200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高等教育科学部(原丹麦科技创新部)、由丹麦8所公立大学所组成的丹麦高校联盟共同商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共建“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科教中心)。中丹科教中心先期合作的学术领域包括:生命科学、水与环境、可再生能源、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社会科学。经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于2012年9月成立。9月10日,丹麦首相Helle Thorning-Schmidt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共同出席中丹学院首届开学典礼。目前,中丹学院共招收硕士生249人(中方154人,丹方95人); 博士生68人(中方24人,丹方44人)。

201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高教部、气候能源建筑部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丹麦工业基金会大厦”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建设启动协议》约定,丹麦工业基金会(Danish Industry Foundation)捐资1.096亿人民币,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建设1万余平方米的中丹科教中心大楼。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韩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14日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不再兼任校长一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丁仲礼出任新一届校长兼法人代表。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当日宣读了国科大新一届行政任免通知。他表示,过去5年以来,校长白春礼、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邓勇等对国科大有突出贡献。在其任期内,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国科大、启用了北京怀柔雁栖湖校区、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等变革,体现出学校良好的发展势头。

詹文龙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向新一届领导成员提出要求,包括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深化“科教融合”机制等方面。

国科大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中科院研究生院,一直以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为主,2014年起首次招收本科生。詹文龙提出,要举全院之力,高起点、高标准办好本科教育,争取在短期内形成特色优势的本科生培养体系,“紧紧围绕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的这个主题,培养造就出一批未来科技创新骨干和学科领域带头人”。


 

中国网4月15日北京讯(记者韩琳) 昨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玉泉路校区召开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任命宣布大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詹文龙代表中科院党组宣读了新一届国科大领导班子成员任免通知:丁仲礼兼任国科大校长(法定代表人),吴岳良、席南华、高鸿钧、郭正堂、苏刚、王艳芬、王颖任国科大副校长;马石庄由副校长改任国科大党委副书记。

詹文龙在随后的讲话中指出,中科院正在抓紧制定“率先行动”计划,深化科教融合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国科大对此承担着重要使命。国科大在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基础学院建设,使之成为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大平台和引领示范;二是落实“岗位教授制度”并与院“特聘研究员制度”相结合,把全院的骨干力量纳入教育工作,形成教学相长局面;三是推动国科大专职教师的科研工作融入研究所,实现校部科研与研究所科研的相溶相促。

詹文龙强调,国科大今年起招收本科生,实施“小而精、特而强”的本科生教育,要举全院之力,高起点、高标准办好本科教育。

詹文龙表示,中科院党组对国科大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积极倡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将大学普遍崇尚的学术自由、学术民主的传统,与中科院追求严谨、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有深厚积淀的、独具特色的国科大文化。本届领导班子要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詹文龙还代表中科院党组对国科大上届领导班子的辛勤工作和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国科大领导班子在白春礼院长、邓勇书记的带领下,实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西区建成启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等重大任务,国科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丁仲礼在接受兼任国科大校长的任命后发表了讲话。他首先对上一届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许,并对国科大近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谈到,作为新一届国科大校长,一定会切实地负起责任,希望全校教职工,能够统一思想,按照中科院党组要求,切实推进科教融合,一切工作将以学生为本,将中科院最优质的科教资源集中提供给学生,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后备科技领军人才。

丁仲礼提出,近期将重点开展本科招生宣传与招生工作、建立先进的本科生培养体系、落实基础学院院长负责制、建立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和完成授课老师队伍聘任及岗位教授聘任、修订完善制度体系、组织教职员工学习《高教法》、《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11项工作。他还指出,国科大未来发展的标志在于科教融合日趋紧密、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日趋完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感染力、全院职工愿为办好国科大而尽力等十个方面。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马扬主持了当天的会议。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人事局副局长董伟锋,以及国科大新老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副处以上中层管理人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各类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


 

本报讯(记者邱晨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该校4月14日召开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任命宣布大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丁仲礼当天正式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不再兼任该校校长。

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际知名的地学家,在第四纪地质,特别是中国黄土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天,丁仲礼表示,作为新一届国科大校长,他将切实推进科教融合,一切工作将以学生为本,将中科院最优质的科教资源集中提供给学生。

据介绍,国科大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以研究生培养为主,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从今年起,该校开始招收本科生,实施被称作“小而精、特而强”的本科生教育,丁仲礼表示,国科大要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围绕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的主题,致力于培养造就出一批未来科技创新骨干和学科领域带头人。《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4月19日   03 版)

 

今天,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在京举行了十周年院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丁仲礼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教授及500余名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庆典。

丁仲礼在致辞中表示,中科院将以科教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国科大今年开始了本科生招生培养工作,未来将会在教师队伍建设、共享研究所科研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他希望各个研究所能积极参与到国科大的教学中来,并鼓励优秀校友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资环学院院长傅伯杰介绍说,10年来共有6234名学生参加了该学院的集中教学,开启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在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各个领域,资环学院的学子开始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庆典结束后,吴国雄、秦大河、曲久辉、郭华东和傅伯杰等5位院士分别作了题为《“未来地球”研究计划》《气候变化》《环境复合污染与控制》《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及《生态系统过程、服务与管理》的报告,为前来参加院庆的学子和校友奉上学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