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中科集团环境保护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雷梅如此感叹。

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达19.4%,污染形势更令人担忧。

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凸显,“土壤修复”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土壤修复工程”;4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并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遏制土壤污染恶化趋势。

在政策驱动下,土壤修复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雷梅告诉记者,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林牧用地和工矿业场地污染严重,还有不少传统产业将面临转产、搬迁或关停的现实处境,这些都给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也表示:“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总体差距较大。一旦市场打开,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专家普遍预计,土壤修复产业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但是,这个全新的市场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技术、资金、标准规范和政策法律等都是亟需跨越的门槛。

“土壤修复首先碰到的是技术问题,一项技术的适用性、经济性决定了其推广应用范围和进度。”雷梅长期从事土壤修复,对修复技术了如指掌。“采用工程、物理化学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常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生物活性下降和肥力退化等,难以应用于大规模污染土壤的改良,特别是耕地修复。而植物修复技术不仅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对土壤结构不产生破坏,还能改善土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碳固定。”

2011年,第一个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雷梅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采用一些原生的重金属或类金属超积累植物,如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等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同时,每年焚烧超富集植物后的灰烬还可以被矿业公司回收,既不产生二次污染,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几年来,在雷梅主持下,项目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从小规模探索走向大规模应用两个突破,在环江县修复了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1280亩,奠定了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基础。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在云南、河南、湖南、北京等地多个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范围很广,从南方到北方,从干旱地区到高海拔寒冷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雷梅说。

土壤修复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城市用地的土壤污染修复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然而经济效益不好的农耕地修复却举步维艰。雷梅说:“农田耕地污染牵涉食品安全,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引导和相应政策落实力度。”据专家估计,全国耕地修复需投入10万亿元以上。

除了资金缺口,土壤修复还存在责任不明确、相应的技术标准缺乏和法律缺失等问题。“比如,一块地怎样才算修复好了,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标准和法律问题。现在一些企业把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场地挖走之后,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将污染转移,并没有把污染物消除掉。”

雷梅说,在我国耕地紧张的情况下,恢复土壤生产力的植物修复技术符合我国的国情,又比较容易被接受和推广,希望国家从立法、政策上尽快出台配套的土壤污染修复标准、规范,更好地引导土壤污染修复市场。


 

[提要]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淘宝每天的交易数据超过20TB……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舒静)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淘宝每天的交易数据超过20TB……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大数据时代,人们也越来越多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然而,“看得到,摸不着;摸得着,抓不住”是人们对大数据的普遍观感。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也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为满足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该专业将面向于科研发展及产业实践,培养信息技术与行业需求结合的复合型的大数据人才。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肖俊书记介绍,不同于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该专业首先瞄准的是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带着相关行业数据应用问题的在职人员,通过整合中国科学院及其合作伙伴中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领域发展前沿的企业资源,打造出独具中国科学院特色和优势的专业方向。

肖俊介绍称,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兼顾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原则,同时充分结合了中科院自身在基因、遥感、高能物理、金融和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和优势,有助于理论落到实处,以解决大数据“看得到,摸不着”的问题。

58同城技术部总经理曲浩称,企业目前最需要两类大数据人才,一是数据平台建设人才;二是数据挖掘应用人才。对此肖俊表示,大数据是因应用而生的,也是结合应用来体现其价值的,之所以开设这一专业,就是希望学生不仅能胜任大数据平台搭建、存储和分析等技术工作,同时也能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纽带,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金融、气象、行政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例如快速推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个人信贷和医疗保健等。

IBM、微软、腾讯、阿里巴巴、NEC、58同城等在大数据领域具有引领性的企业专家也表示,愿意参与此次大数据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提供实践平台、开放数据源、提供实践实习、开展多角度项目合作、提供一线专家师资等形式,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推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人才的培养及产业的发展。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5月17日表示,“十二五”规划的前三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只完成五年总任务的20%,今后两年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李庆瑞说,“十二五”规划提出氮氧化物减排10%的目标。三年下来,氮氧化物实际减排2%,意味着2014年、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须年均下降4.2%以上,远高于前三年的平均降幅,才能完成“十二五”既定的目标。

据了解,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北京氮氧化物45%来自机动车。(记者 刘松柏)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合唱团昨晚在四川大学巡演,歌者个个“高大上”

一曲怀旧的《牵手》,唱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阵阵悸动;周董的《菊花台》在大合唱的烘托下,台上台下被浓厚的哀婉浓浓包裹,让人如置身气势磅礴的音乐剧中,引来台下掌声雷动。
   
    这是某位人气歌手在举行演唱会吗?不,引起这股疯狂小旋风的并非是大腕明星,而是一群来自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 (以下简称 “国科大”)的博士合唱团,演唱者均为该校博士生、硕士生。

“书呆子” 个个是“才子”
   
    昨晚7时30分,国科大博士合唱团十周年巡演第六站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拉开帷幕,由62人组成的博士合唱团带着《蒙古人》、《美丽的神话》等14首歌曲烧热听众们的耳朵。“今天(24日)的表演 曲 目 之 一——《 牵手》,有一次在外地的演出中就曾经把听众唱得是老泪纵横。”国科大副校长马石庄对演出效果成竹在胸。
    
    舞台下,这些来自国科大博士合唱团的表演者,年龄大的三十出头,年龄小的只有二十三四岁。当他们面对陌生人时,稍显严肃的表情,再加上其博士、硕士的身份,多多少少让人主观地便给他们勾勒出一副“书呆子”的形象。不过,就在他们走上舞台站定、亮嗓的那一瞬间,“书呆子”的定义便被彻底颠覆:低音如高山岩石,深沉内敛;高音如山鹰清啸,高亢嘹亮,一个个音部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景象,如此美妙的合唱顿时震住全场。

“女学霸”流行美声样样通
   
    在博士合唱团,石油勘探地下石油介质成像专业的女中音白兰淑,便是“才女”加“学霸”的混合体,“微偏分方程,小白能考90多分。不仅智商高,情商也极高,而且多才多艺,能跳现代舞、民族舞,能唱流行、摇滚,也能唱美声,她就是传说中那种‘叫别人怎么活’ 的 ‘学霸’。”马石庄的介绍,让人感觉“酷毙”了。
   
    这名26岁的博士二年级“学霸”,说起自己平时喜爱的歌曲,她的口中便一连串地冒出韩文歌、英文歌、欧美歌的名字,既有Angel等经典歌曲,也有流行新曲,“我追求的是学习更多科学技术,但我的爱好是音乐。我既喜欢RAP,也喜欢古典美声。”

 


 

记者从17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科集团环境保护论坛上获悉,随着中国城市化加速,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全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还不断增长,预计到2015年、2020年城市垃圾产量分别达2.6亿吨和3.23亿吨,全国垃圾年产量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与GDP增速匹敌。因此,垃圾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
  
        此次论坛由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基金会共同主办。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和环保官员指出,利用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改善城市环境是大势所趋,垃圾焚烧发电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中国目前焚烧已占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的20%,5年内比重上升10%,其中8成焚烧厂在近5年建设,垃圾清洁焚烧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对比发达国家70%以上的焚烧处理率,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业内专家称,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如简单填埋、堆肥等极易造成水体和土地污染,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而垃圾清洁焚烧技术确保安全排放,全面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利于环保。同时,垃圾焚烧发电还能使垃圾成为提供丰富电能和热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能有效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据了解,中科集团是中科院高新技术生产力转化示范企业,于2001年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迄今已先后在广东东莞、浙江宁波的镇海和慈溪、山西汾阳投资建设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