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汉病毒所研究生部组织2010级研究生进行一年一度的入室教育活动。此次入室教育由研究生部主任秦正麦老师主持,鄢慧民研究员、肖庚富研究员、石正丽研究员以讲座的形式主要就科研道德、如何开展科学工作及创新科研思维以及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生动讲解了研究生入室之后将要注意的问题。2010级博士、硕士6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入室教育活动。
 
树立诚信的科研态度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鄢慧民研究员通过英文漫画幽默风趣的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何为科研道德及遵循科研道德规范的三点核心内容,即“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求是的态度”。鄢老师用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话做了总结,强调一年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自醒、自爱、自律。最后,他对学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岂能不自爱乎?
 
开展科研学习工作有章可循,肖庚富研究员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做了如何开展科学工作及创新科研思维的报告。肖老师以实际的案例讲解如何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怎样从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阅读、实验计划和记录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给了一年级的研究生很多的启示和建议。最后,他提醒学生们趁着年轻,努力学习,通过100%的勤奋加上运气,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生物安全是关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大问题。石正丽研究员系统讲解了生物实验室安全的内容,石老师从实验室存在的风险因素等方面讲解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生物安全一、二、三、四级实验室的结构和安全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等。通过种种不正确的操作告诫学生们在实验室应该正确操作,个人的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环境安全的前提,她强调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听完三位老师的报告,一年级研究生学生代表赵亮同学上台宣读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生科学研究道德承诺书》,而后,同学们郑重在承诺书上签字。时间在愉快的交流中流逝,同学们表示意犹未尽,并期待更多这样的交流。
 
入室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已经开展多年,起到了研究生从课堂学习到实践学习的过渡,对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意义重大。
 
 
 

为了给国内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思维,全面了解科研方法与过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1年大学生暑期科研实践活动于2011年7月20日正式开幕,该活动吸引了复旦、南开、兰大、清华、中山等国内10所著名高校的18名优秀本科生参加。开幕式由研究所党委书记宋秋生主持,他在致辞中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段时间里了解遗传发育所的科研氛围,并祝愿他们能有所收获。

研究所所长薛勇彪向同学们做了生动而详实的报告,介绍了遗传发育所辉煌的历史、欣欣向荣的发展和研究所未来的发展蓝图,并对遗传发育所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奖励机制、学习环境等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王道文研究员、张劲松研究员和黄勋研究员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的详细情况,让同学们从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及研究环境等多个方面对三个中心及相关重点实验室做了进一步了解。

随后同学们就平时所关心的生物产业问题、科研工作流程问题及生物能源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各位研究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对于同学们关心的实践活动中的工作问题,研究员们宽慰同学们不要过于紧张,希望同学们能够仔细感受科研氛围、了解科研生活,愉快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相信短暂的实践活动会对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及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在为期一个月的本次实践活动中,18位同学将会参观实验室并分别进入相应的实验室体验具体的科研活动,还会参加相应的交流会等活动,增加对遗传发育所的了解,更直观的体验生物科研,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7月23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组织夏令营同学参观了北京的名胜古迹颐和园。同学们在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从东门井然有序的进入,进入园区之后应同学们的要求自由活动,各班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同学工作做了相应的部署,要求同学们在游园期间要注意安全,有事情及时和班主任联系。
 
同学们有的以夏令营的班级为单位,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等游览了颐和园中心最富盛名的建筑物——佛香阁,还有水光潋滟的昆明湖、中国园林最长的游廊——长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船楼——石舫、坐落于昆明湖上园中最大的石桥——十七孔桥等颐和园内比较大的景点。同学们被雄伟华丽的建筑物,十里飘香的荷花,郁郁葱葱的大树,碧波荡漾的湖泊,星罗棋布的假山,连绵不绝的山脉深深的吸引,流连忘返。他们中间,有的跟外国友人积极交流拍照留念,有的对里面展出的历史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则一路高歌穿行于连绵的小山上。
 
虽然夏日炎炎,同学们仍然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一张张朝气蓬勃充满笑容的脸上写满了他们对此次颐和园之行的满足。
 

7月23日下午,物理学科夏令营所有营员参观完天安门广场之后,接着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大家先在博物馆门前有秩序地合影留念,然后各位辅导员细心叮嘱各班营员注意安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参观完博物馆后在门前集合。营员抑制不住好奇心,带着一颗探索之心走进了国家博物馆,自由参观。

一走进博物馆,清凉的空气瞬间将大家在馆外因闷热天气产生的浮躁心情一扫而空,而馆内陈列的展品更是让营员们一饱眼福。那里有着跨越几千年的瓷器和铜器,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着被誉为“立体摄影”的超现实写真主义雕塑艺术——蜡像等等,美妙的青铜器皿增加了营员们许多关于青铜时代的认识,奇形怪状的石头让大家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特的蜡像馆不禁让大家佩服着艺术家们对蜡像人物深刻的揣摩和恰倒好处的把握,感叹着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营员们一边参观一边讨论自己所了解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之前彼此生疏的同学也因为共同的话题而熟悉起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琳琅满目的展品让参观的同学大开了眼界,许多在普通博物馆没有的展品让营员们惊叹不已,博物馆的大厅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赞叹之声。博物馆的展品展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带给了参观者从物质到精神的享受和激励。当同学们一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众多的文物中间漫步时,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气息,领略着昔日的时代风采和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大家在博物馆门前集合,恋恋不舍地乘校车离开了博物馆。

7月22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为了让夏令营营员得到更好的体验,为了确保各位营员能得到更多的收获,有更丰富的趣味活动,组织营员赴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历经近百年的历史沿革。国家博物馆于2007年进行改扩建工程,2010年完成改扩建,建筑面积由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现在参观门票免费,凭身份证领取。全营有111名营员参加了本次活动,营员们在外面耐心排队,领票、存包、通过安全检查,然后进入大厅。
 
改扩建后的国博有49个展厅、105万件藏品,囊括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珍贵文物。《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为两个基本陈列,展示中华文明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此外,还有中国古代青铜器、佛造像、瓷器、书画等多个专题艺术陈列,以及占据1/3展厅面积的各种临时展览,第一批推出了潘天寿、李可染、黄胄三位艺术大师展,囊括了他们的山水、花鸟、人物艺术精品。营员们先后参观了以上这些展览。
 
国际、国内的交流展也是国家博物馆展览的重头戏。营员们同时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等联合举办的大型主题展览《启蒙的艺术》。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了,大家的参观活动也结束了。很多营员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参观国家博物馆,不但开了眼界,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