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以来,地球科学学院组织全体老师和学生开展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前夕与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的活动,大家结合当前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习效果显著。
 
5月3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向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二,要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第三,要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第四,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不仅是对北大同学的勉励,也是对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的希望。为此,地球科学学院的全体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班会,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老师们认为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应结合当前实际,现在抗震救灾非常紧迫,地学院老师身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借此机会,老师们认真地讨论了汶川地震的有关情况并利用相关地震数据做了模拟演示。
 
同学们一致认为:我们应该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结合,特别是在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发奋工作的实际行动,倡导理性爱国。
 
对于总书记提到的“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校风” ,田东晓同学是这样理解的:“优良的校风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都要努力做到一流。在学习上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在生活中要热爱同学,热爱校园,热爱生活。我们要让要一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努力为学校创造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廖海华同学说:“总书记的讲话是关于爱国主义的精辟论断,他不只是给北大师生讲的,也是给全国所有高校师生提出的殷切期望,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
 
徐杰同学说:“我们应该像胡锦涛总书记期望的那样,用实际行动来贯彻理性爱国的理念,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珍惜大学的时光努力学习,打下专业基础,将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管西竹同学:“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期望,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但有一些国家和部分反华人士却借此发挥,对我国的国内事务横加干涉,阻扰圣火传递,他们的目的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充分暴露了他们的丑陋嘴脸。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抵制任何对我国奥运会抹黑的行为,树立我们青年的良好形象,为我国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现我国的风采尽自己的力量。”
 
在提到汶川大地震时,邱振同学说:“二零零八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十二号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夺走了我们的兄弟姐妹,毁坏了我们的家园,前方救援人员在出力流汗,作为后方的我们,就是捐款捐物,也捐出对灾区人民的一腔农情和厚意。作为科院的一名研究生,我们除了捐款捐物之外,更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努力钻研,为国分忧解难。我期盼地震能够早一天被人们精确预测,不让灾难再次发生在我们身上。”
 
各班同学都畅谈了自己对胡锦涛讲话精神的理解,并表示要把此次会议的收获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去。
 
 

5月16日下午,中科院党组副书记、院党校校长方新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和中科院党校第七期所局级领导干部特训班学员就如何处理所长负责制与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的关系,切实加强党在科研院所的领导进行调研。
 
院党校第七期特训班学员植物所党委书记赵锡嘉、国家科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许平、兰州分院党组书记王学定、青海盐湖所党委书记胡彦明、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陈浩、光电研究院党委书记牛红兵等15位同志先后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阐述了目前贯彻落实所长负责制与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中遇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所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在科研院所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方新指出,大家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就完善所长负责制,更好地发挥党委在科研院所的作用进行了很好地交流。党要管党,党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务工作和创新文化建设上来,放在加强对基层总支和支部建设的指导上来。党组织要想在研究所有“地位”,就必须有作为。所长和书记要互相帮助,相互“补台”,共建和谐研究所。希望大家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落实所长负责制和发挥党委作用的工作细则。
 
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党校副校长苗建明,院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谭红军参加了座谈会。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情一直牵动着大连化物所青年学子们的心。同学们不仅解囊相助,参加了所里的捐款活动,还有的同学亲自到大连市红十字会献血,想为灾区受难的同胞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以尽作为同胞的微薄之力。“大灾大爱”,在灾情面前,大连化物所的研究生们正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一份博爱之心。
 

2008年5月15日下午3:30,两位国际晶体学大师Alexander McPherson(下简称Alex)和Gary Gilliland(下简称Gary)给研究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
 
他们当天上午刚刚结束了为期15天的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CSHL X-ray Workshop1008),完成此课程学习的有来自生物物理所、微生物所、上海生化细胞所等中科院研究所,和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高校的共计150余名研究生。老师在给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后,不顾课程的辛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精心准备这次交流会。他们的态度着实让我们钦佩和折服。
 
参加交流的都是这次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的组织者和老师。冷泉港晶体学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了15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晶体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主旨就是“为中国培养最优秀的晶体学家”。
 
在交流会上,两位大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一生的宝贵经验。Alex声情并茂,在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下了他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给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几点建议。他首先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娓娓道来,他很感谢自己在杜克大学读本科时所获得的物理学背景,使他从中得到了很好的数理训练,为他以后从事晶体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Purdue大学读PH.D时的导师就是Rossmann Fold的发现者,他的导师的导师是研究核糖体结构的,他的导师的导师的导师就是研究出第一个蛋白质大分子结构hemoglobin的第一人。Alex鼓励年轻学生要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因为晶体学是一个交叉学科,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他说:在美国,单做X-ray的人找不到职位也申请不到基金。另一方面,Alex不认为晶体学已经步入“暮年”;相反,他认为晶体学在未来数十年一定会出现大的飞跃,会结合其他技术如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改变人们对晶体学的认识,不光从原子水平了解蛋白质结构、细胞器、细胞,乃至人脑以及整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还会从宏观水平反推至原子水平来研究各个生命过程发生的机制和结构基础,而这是化学家、物理学家所无法实现的。他的这番话深深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Alex还说,晶体学的发展不会停留在静态的结构层面,动态研究更是了解蛋白质发挥功能所必需的,如核磁共振技术为实现动态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终生学习,时不我待。
 
Gary和Alex已经是二十年的老朋友了。Gary向我们介绍了在没有分子生物学技术、没有计算机、没有解结构的各种软件的时代,作为学生的他们如何作科学,如何取得每一步进展,如何得到晶体学史上一个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如tRNA、GST(谷胱甘肽转移酶)等。他曾是RCSB PDB(protein data bank)的co-director,为PDB的发展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他曾经在很多大公司任职,包括罗氏。后来Centocor, Inc.找到他执掌结构生物学研发部,他说公司与研究机构科研氛围还有深造机会方面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在公司更注重的是产品和产业效益,研究机构则更偏重于基础科学研究。如果你想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究竟如何运作,想见证它们未来的发展,去公司是很不错的选择,公司也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和深造。 
 
接下来两位大师走到学生中间,针对大家各方面的困惑与大家亲切交流,气氛热烈融洽。在被问到对北京,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如何时,他们很坦诚地说中国的学生都很优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他们所意想不到和十分欣赏的。他们相信在未来不久这里就会诞生越来越多一流的科学大师的。
沙龙即将结束之前,我们把签有在场每一位同学名字的礼物送为了两位大师,同学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与大师们交流合影,向他们道别。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今天在中国这片热土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明天就会硕果累累!祝他们一路平安。
 
注:生物物理所研究生沙龙不同于单纯的学术报告,这里以研究生为主体,从联系大师、到主持、到组织全都是研究生自己参与,更注重学生与主讲人的互动交流;这里有宽松自由的环境,你可以与科学家们讨论任何你感兴趣的问题,解答你的各种困惑;这里有人性化的服务,小食品品出大味道;这里有热情服务大家的研会成员,您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是我们工作的宗旨。
 

 
2008年5月15日,应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燕敦验副教授邀请,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陆国震教授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N206作了题为“Discrete Littlewood-Paley-Stein Theory and Multi-parameter Hardy Spaces Associate with Flag Singular Integrals”的学术报告。讲座结束后, 研究生院教务长苏刚教授和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庆明教授与陆国震教授亲切交谈.
 
陆国震教授于1983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尔后于1991年在美国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获得博士学位。他于2002年起为美国Wayne州立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2005年起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京师学者”讲座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调和分析、几何分析和偏微分方程,已经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担任8家国际数学杂志编委,多次在国际数学会议上受邀作大会报告并担当大会组委会主席。2005年,陆国震教授荣聘美国密西根州州长美亚太事务顾问,并于2007年被邀请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2006年底,他和他的夫人高美玲女士创办了“美国手牵手教育基金会”,为帮助中国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尽心尽力。到目前为止,基金会已将30多万元赞助了河北省石家庄地区500多名贫困学生。
 
陆国震教授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离散的Littlewood-Paley-Stein分析展开多参数Hardy空间理论,即建立关于由Muller-Ricci-Stein和Nagel-Ricci-Stein研究的flag奇异积分算子的Hardy空间理论。这次报告极大的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让大家了解了很多关于flag奇异积分算子的有界性的研究,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陆国震教授的报告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报告结束,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