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毕业就要一年了,很快的,一年的青春就这么悄悄的流逝,无法掩饰住心底深深的惆怅和叹惋。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我的博士生活——那段无比灿烂的年华和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那是一段有人同行的日子。
 
也许,走得最多的便是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了。每天吃完饭出了西门就到汇泉湾,湾边细细的沙滩就是海水浴场了。曾经的夕阳把影子拖得很长,饭后黄昏沙滩漫步,海风拂面,涛声阵阵,浪花点点。三五好友,近观小渔山落日,远处烟波浩淼,偶尔晚归的游船,在逐渐模糊的海天交界处越发的轮廓鲜明。
 
是的,每一个空闲的黄昏,记忆深处的东西就越发的鲜活。仿佛毕业典礼的欢声笑语就在昨天;庭院深深小酒吧最后一次聚会的调侃依然清晰;篮球场上踢足球的神勇历历在目;卧谈会中的困惑至今仍没有答案……潮涨潮落,马上就天南海北各在东西了。碰到研究生院校园中三三两两的学生,忽然感觉好亲切,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恍如昨天的自己。
 
记得我们五十米的大大的客厅吗?装修宿舍的日子,我们的临时的家。打开门,靠南墙的一排桌子上,依次排着我们的锅碗瓢盆。每天从办公室出来,我们就直奔菜市场,回来自是丁丁当当一阵子,嘻嘻哈哈一阵子。我们的口号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博士学位证和厨师证一起拿”。现在的学弟学妹们都住海景房标准间了,为了安全起见不再允许做饭。
 
记得我们自己的马拉松吗?从八大关到五四广场,家乐福是我们休息的场所,顺便带回自己的日常所需。我们一路就闹着跑了过去,一步一步,虽然木质栈道上留不下我们的足迹,但那足音与潮声,是我们青春旋律中的鼓点。
 
现在想起我的博士生活,依然会为之窃笑。那里赋予了我太多的东西,我在那里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在那里遇见了慈父一样的导师,在那里结识了肝胆相照的挚友……
我的老师们,我们朋友们,同学们。
 
我现在闭上眼睛,也仍然可以清晰描绘出他们的轮廓。导师爽朗的笑声,现在想起来都开心。在他面前似乎永远都没有什么为难的事情,淡定自如,乐观向上;那位不苟言笑的副所长,教育我如何高效率的办事情,虽然现在我还是怕他,但无疑他的话是对的;魏老师数语点播借书之谊;宋老师的儒者风范;尹老师的平易近人;办公室中开心果师姐;老大派头的学长;如同名字一样热情四溢的小太阳;宁静致远的彪哥;敦厚朴实的小何;幽默的东北大忽悠;安静的静妹妹;开朗活泼的美女;我的那些鱼,那些花……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细节,如同显微镜下叶子清晰的脉络,在我脑海中缠绕,我却无法一一用我晦涩的笔墨描绘。
 
那些可爱可敬的人们啊,那些仰首是天俯首是海的日子啊,我那幸福得近乎梦幻的青春啊。当时年轻的我懵懂无知,如今在经历是是非非中逐渐成熟的我才深深体会到他们的包容与宽容,那段日子有多么珍贵,那时的我,有多么幸福。
 
我何其有幸,能遇到你们;我何其有幸,能够拥有这段回忆。
 
然后等我才发现,我已经离开那里,走了那么久,那么远,然而回过头,他们和海洋所一起,在原地默默守望。
 
时光如水。
 
也许现在说感谢已经太迟,也许简单的两个字已承载不了我的感激,但我仍然要说那迟到的两个字:谢谢。纯白的墙灰在角落里暗褪,年华伴着斑斓的蝴蝶翩翩飞,我问,办公室外的小梧桐是否茁壮,昔日沙滩是否喧嚷依旧。洁白的玉兰年年盛开,我问,他们是否看到我迟来的感谢,夹在心扉。
 
感谢研究生院,她曾经让那么多高尚的人走进我的生活,丰富我的人生。
 
 
 

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研究生会小红帽服务队5月14日成立以来,积极为同学们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从给同学们提供应急药品,发放同学们急需的灭蚊电蚊香,到给同学们提供新闻报纸等,切实为同学们献上一份爱心,解决了同学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助同学们及时准确地了解信息,消除疑虑,认真做好抗灾自救工作。

成都教育基地研究生会小红帽服务队迅速组织了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尽管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地区受灾严重,成都分院的学子们也是受灾群体中的一员,但汶川、北川、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人民遭受的苦难更是煎熬着学子们的心。在经历地震过后的茫然、恐惧和紧张之后,成都分院的学子们积极行动起来,纷纷为重灾区的人民捐款捐物,奉献出了成都分院学子的爱心。附近的热心居民也踊跃赶来捐款捐物。我们相信,勇敢的中华儿女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带来的困难,重新建立起美好的家园!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举国悲痛。面对灾难,太多的泪水已无济于事,武汉教育基地广大师生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对“众志成城、携手同心”最好的阐释。武汉分院、武汉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了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
 
武汉教育基地师生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捐款。截止5月16日下午16时,已收到善款53万余元,还有许多师生仍在陆续捐款。据悉,武汉分院将尽快汇总在汉各单位的全部爱心捐款送往省民政厅备灾中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5月14日中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36小时后,在电工研究所党委和团委的组织下,全所举行了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截止5月15日下午两点,参加捐款的人数为464人,共计捐款44489元。

   团委的青年志愿者们连夜制作了倡议书、宣传海报和横幅,并准备了400余朵康乃馨,准备分发给每位志愿捐款的有心人。志愿者们还相约在活动当天统一着装,T恤的名字叫“胜利中国”,胸口和后领口赫然印这鲜红的中国版图和胜利飞翔的和平鸽。

   路过的职工和学生纷纷驻足,主动参与捐款。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无论钱数多少,都代表了一份献给灾区人民的爱心。大家慷慨解囊,在捐款投入爱心箱的一刹那,脸上都流露出欣慰的笑容。短短三个小时,就募集到了近三万元捐款。

   捐款中有许多感人的一幕幕,有的捐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有的捐了一次又一次。其中最感人的是离退休老同志们。有很多离退休的老同志专程前来捐款,甚至夫妻联袂而来;有些老同志行动不便、卧病在床,也委托老干办或亲人朋友前来捐款。天灾让我们看到了真情的力量!

   捐款活动于5月15日下午暂告结束。所筹集的善款已上交院工会,并将由院工会统一汇到民政部救灾专户。

5月14日晚,海洋研究所07级学生支部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5月3日北大校庆之际发表的讲话。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师生所提出的四点要求,同时怀着沉重和悲痛的心情对于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区人民表达哀思和关切。
 
座谈会由班长郝彬主持,他首先向同学们概括和总结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北大演讲中向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四点希望:要弘扬爱国情深,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本领;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瞄准科学前沿,加强自主创新;培育优良的校风,扎实治学,热心公益,营造良好学术风气。并结合当前大家所处的实际环境和位置提倡大家把爱国的热情投入到刻苦学习、发奋工作和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中去。努力增加知识积累,陶冶文明素养,平衡心态,锻炼好心理素质,努力拓宽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坦诚待事,热心待人,真正体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前一段时间中,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都能够客观理性的对待火炬传递中的不和谐因素,抵制家乐福等行为,同学们都给与了相互认同和鼓励,这也充分折射出我们当代大学生和研究生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可以用理性、用实际行动去爱国,决心以突出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为国家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因此,大家也一致认为胡锦涛主席的此次讲话一方面是对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广大学生爱国热情的鼓励与肯定。
 
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特别是在此国家危难之际,同学们举手投足间无不反射出对于祖国和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付敏同学说:“从前一段时间的藏独事件到四川的大地震,使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作为学生,我们要理智的爱国,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我们最好的爱国行动。”蔡文倩同学表示:在这样的时刻,大家更要团结一心,尽力奉献一份爱心,努力办好奥运,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证明给困难,证明给世界看我们中华民族是坚强的。秦媛媛、张均龙、宋新新等同学也认为,面对当前困难的情况,我们要认清事实,不传播谣言,不埋怨、不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另外,同学们对于国家和政府在此次救灾中所付出的努力都非常的敬佩和感动,决心以每个人良好的表现来感谢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付出和努力。
 
座谈会尾声,海洋研究所07级学生全体同学在《地震无情,关爱无价——海洋研究所全体学子赈灾倡议书》上签字。并纷纷解囊捐款,尽微薄之力,表一片真情。
 
大难当前,学子们和人民更紧紧地凝结在一起,胡锦涛总书记5.3北大讲话也正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大家决心从自己做起,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宽容与积极的大国心态,维护好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以国家的发展进步作为自己奋斗和爱国的目的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