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所研究高能质子引起的核反应中奇异粒子产生获重要进展

  • 近代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创建于 2015-02-02
  • 602

近代物理所理论物理室科研人员基于兰州量子分子动力学(LQMD)模型,研究了高能质子与原子核碰撞中奇异粒子产生动力学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

高能质子与原子核碰撞产生的局域密度压缩程度小,是研究饱和密度区域强子介质效应的有效手段。奇异粒子是指含有奇异夸克(s夸克)的介子或重子。自然界中,奇异粒子可能存在于致密星体内部,如中子星等。在核介质环境中奇异粒子会与核子发生相互作用,高重子密度核物质中的奇异成分会改变其状态方程性质。在实验室里,人们可以通过核反应产生奇异粒子,并结合微观输运模型研究奇异粒子的核介质性质。

科研人员在LQMD输运模型中考虑了涉及奇异粒子产生的所有反应道,介质效应主要通过对其产生截面的修正和引入光学势来实现。基于LQMD模型,科研人员研究了高能质子与原子核碰撞以及重离子碰撞中奇异粒子产生机制和介质效应影响,如粒子多重性激发函数、不变截面动能分布、快度和横向动量分布等;结合德国KaoS合作组实验数据,得出在饱和密度附近K+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势为28 MeV,而K-介子则呈现出较强的吸引作用,其值为-100 MeV。

此项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专项基金资助,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C 90,064604(2014)。

文章链接:http://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C.90.064604
责任编辑:近代物理所

相关链接